繁体简体

《逐苍穹——沈荣骏访谈录》:航天亲历者的奋斗足迹

华夏经纬网 > 军事 > 军史钩沉      2025-04-14 09:11:38

    航天亲历者的奋斗足迹

    ■褚  银

    7fec00dbca0e62e8c9cdd4a9aa437583.jpg

    ce49b0ce5265a867993a920c2b508104.jpg

    沈荣骏(左三)在测通所(拍摄于20世纪70年代末)。资料图片

    《逐苍穹——沈荣骏访谈录》(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以下简称《逐苍穹》),是一部以沈荣骏院士为第一人称,采用访谈形式呈现的纪实类作品。本书以航天测控技术发展为主线,以重大发展成就为节点,通过丰富的情节和生动的叙事,讲述了中国航天测控事业的发展历程,带领读者回溯那段筚路蓝缕、自强不息的光辉岁月。

    沈荣骏院士作为我国航天测控系统的奠基人之一,早在20世纪60年代便投身导弹航天测控技术研发工作,直接参与过我国第一个导弹靶场测量系统的建造。从西北荒漠中的导弹试验场到“神舟”飞船的成功发射,从北斗导航系统的组网到深空探测的不断拓展,在长达60余载的工作生涯中,沈荣骏院士亲历了我国导弹航天测控系统从无到有、由弱变强的伟大跨越。正如“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孙家栋所讲:“我和沈荣骏院士是老同事、老战友,他是我国航天测控技术领域的著名专家,半个多世纪中,我们几乎是共同经历了中国航天事业从起步到辉煌的历程。”

    在接受访谈时,沈荣骏院士的讲述逻辑清晰、层次分明。他从早期大地坐标测量的基础工作讲起,详细阐述航天测控系统的技术演进过程,每一段回忆都紧扣航天测控事业发展主题。这种层层递进的讲述方式,有益于读者更加清晰地把握航天测控事业的发展脉络。

    沈荣骏院士的讲述,不仅饱含珍贵的史实,也充满浓厚的人文情怀。书中讲到第一代航天人创业时的艰苦。他们一头扎进人迹罕至的戈壁滩,在物资极其匮乏的年代,为了解决温饱问题,尝试了诸多办法,比如,把骆驼刺磨成粉,掺到面里蒸窝窝头,或是到沙枣林打沙枣充饥,但食用过多又引发肠胃不适……沈荣骏院士用朴实的语言讲述这些鲜为人知的细节,既不回避挫折,也不夸大成功,虽无刻意渲染的跌宕情节,却传递着触动人心的力量。从这些故事细节中,读者可以深切感受到老一辈科研工作者为了党和国家的事业,无惧艰难、默默坚守的奉献精神。沈荣骏院士回忆道:“‘死在戈壁滩,埋在青山头’,现在看来像是豪言壮语,那时确实是我们这批创业者的真实想法……大家都认为能从事国防尖端事业,是党和人民对自己极大的信任,非常光荣,非常自豪。”

    《逐苍穹》兼具科普与纪实。作品中徐有智领衔的创业团队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航天领域的专业知识,将深奥的技术术语转化为读者易于理解的内容。这种深入浅出的表达,既保证了科学内容的严谨性,又增强了书籍的可读性,让非专业读者也能沉浸其中,领略航天科技的独特魅力。

    在笔者看来,本书不仅仅是一部个人访谈录,更是一幅中国航天事业的群英谱。某型导弹首射失败后,钱学森身先士卒,冒着寒风在发射现场附近的沙漠寻找导弹残骸碎片,并且日夜围着残骸分析研究,总结失败原因;为了攻克技术难题,黄纬禄带领团队日夜攻关,多日未曾合眼……书中通过沈荣骏院士的回忆,让我们看到了钱学森、陈芳允、王大珩、孙家栋、黄纬禄等一大批航天先驱的不朽功勋,也看到了无数一线科技工作者的默默奉献。他们是时代的楷模,是民族的脊梁。

    创作团队耗时6年编写《逐苍穹》,历经访谈整理、专家座谈、文献查证、事实甄别等诸多环节。为确保书稿的科学性、准确性、可读性,创作团队特邀航天及出版领域的专家,对书稿进行了细致审阅,并依据专家反馈意见,对书稿进行了两次重大修订。年近九旬的沈荣骏院士也亲自参与,对书稿进行了两次审慎的修订。这种精益求精的态度,与航天人严慎细实的工作作风一脉相承。

    《逐苍穹》既是一部记录航天科技发展的著作,也是一部书写航天精神的作品。回顾中国航天科技的发展征程,每一步都充满着艰辛和挑战,沈荣骏院士的讲述往往以当时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为开篇。正是这些真实可感的细节,为访谈内容增添了引人入胜的故事性,也更加凸显老一辈科学家的深思熟虑与远见卓识,以及航天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

    《逐苍穹》不仅让我们看到了中国航天事业的辉煌成就,更让我们读懂了伟大成就背后的精神密码。它是对中国航天人的崇高礼赞,也是对未来的深情期许。正如沈荣骏院士在本书首发座谈会上讲道:“个人不重要,重要的是一代又一代的人为国家的振兴所作出的努力和贡献……这本书记录了我们的峥嵘岁月。我们这一代能做到的,现在的这一代,还有将来的一代又一代,他们都能做到。”


作者:褚 银
文章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责任编辑:唐诗絮
军情热议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