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简体

作为红军的高级将领,他的全部“财产”只有……

华夏经纬网 > 军事 > 军史钩沉      2025-04-15 08:21:57

“把廉洁当作头等大事”

■马 昕

“正月里,是新年,陕北出了个刘志丹……”

1936年4月14日,被誉为“群众领袖、民族英雄”的刘志丹同志,在红军东征抗日时不幸被敌人流弹击中,壮烈牺牲。同志们在清理遗物时,发现他身上只有半截铅笔和几支没有吸完的香烟,包内没有分文。作为红军的高级将领,他的全部“财产”只有几份党内文件和一支配发给他的手枪。

刘志丹同志一生清贫,陕甘人民称他为“清官”。一首歌谣如此唱道:“刘志丹是清官,带上队伍一心要共产……”南梁苏维埃政权成立后,他经常告诫身边的同志:“群众最痛恨反动政权的不廉洁,无官不贪。我们一开始就要注意这个问题,穷要有骨气,要讲贞操,受冻受饿也不能取不义之财。”在刘志丹同志提议下,红26军制定了“暂行条令十八条”,凡一切党政军干部,如有贪污行为重典惩治。陕甘边区赤卫军总指挥部制定了《赤卫军暂行简明军律》,对侵犯劳苦群众利益者严加惩处。这些法规的施行,受到了边区群众的高度称赞。

“我们的政权建立后,把廉洁当作头等大事。”习仲勋同志在《难忘的教诲——纪念刘志丹同志九十诞辰》一文中回忆:“老百姓最恨贪官污吏,盼望有为民理政的‘清官’。刘志丹了解群众的心情,才制定严格的法规,以警戒自己的同志。”

俭是廉之根,廉是俭之果。勤俭节约始终是刘志丹同志带头倡导的优良作风。有一年为庆祝苏联十月革命节,要举行阅兵式,大家张罗着要修个阅兵台,还要有彩门。他仔细考察后说:“前面的戏楼就行,把地平一下,四周贴上标语就行了。”虽然只花了一点钱,但群众来得多,又敲锣打鼓,十分热闹。

平时,刘志丹同志的着装与陕北群众一样,穿着羊皮袄或粗布衣,头上扎着陕北“虎头包”式的白毛巾,常年奔走在穷苦百姓中间。部队分配东西时,先分给战士,然后才是干部。有一次,只剩下一条女人穿的花棉裤分给了他,他就翻过来穿,裤脚露出花棉裤的碎花,他也毫不在意。作为高级将领,他既没有勤务员,也没有警卫员,只配有一匹马、一个马夫兼炊事员,他的马也经常给伤病员骑,自己步行。乡亲和战士们见到他,都亲切地称呼他“咱们的老刘”。

在刘志丹同志的眼里,公与私从来都是泾渭分明的。1934年春,国民党抄了他的家,逼得一家老小走投无路,躲进敌占区。同志们知道此事后,马上派人寻找,把他们接到了根据地。他从前线回来,看到自己的家属被接来了,就说:“咱们红军现在不准带家属,我怎么能带这个头?”为了不给公家增加负担,他坚持叫妻子马上到被服厂当工人,把父亲送到了亲戚家。

自古为将廉生威。在刘志丹等同志的示范带动下,“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红军纪律被官兵自觉遵守。有一次,从国统区过来一个商人,见到红军哨兵,习惯性地递上一根烟。这个战士非常生气,说这是糟蹋人。商人见状,非常害怕。刘志丹同志和习仲勋同志听说后,赶忙过去解释说,我们红军是有纪律的,不拿老百姓任何东西。商人十分感动,回去后一传十、十传百,就有更多的人跑到苏区来了。随着南梁苏区的快速发展,一首歌谣也广泛流传:“长枪短枪马拐枪,跟上哥哥上南梁。你骑骡子我骑马,剩下毛驴驮娃娃。”

廉者,政之本也。清正廉洁是党的纪律要求,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也是共产党人的鲜明政治本色。1943年4月23日,在延安各界公祭刘志丹同志的大会上,朱德同志代表党中央和八路军在祭词中说:“如果有人要问共产党员是什么样子,那么就请看刘志丹同志。”


作者:马 昕
文章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责任编辑:唐诗絮
军情热议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