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防御作战的典范——
黄洋界保卫战
■薛闫兴
位于江西省井冈山市的黄洋界炮台,作为黄洋界红军哨口工事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把守从湖南方向通往井冈山的小路,是黄洋界保卫战的主要战场。资料照片
位于江西省井冈山市的黄洋界保卫战胜利纪念碑。资料照片
1928年8月30日,留守在井冈山根据地的红4军第31团一部,在第32团支援配合和广大群众支持下,采取虚实相济、攻防结合的战术手段,凭险据守黄洋界,对湘、赣国民党军4个团实施痛击、狠击、巧击。黄洋界保卫战的胜利,为红4军主力后续打破国民党军的第二次“会剿”、恢复井冈山根据地创造了条件。
坚定信心,全面准备。1928年8月中旬,第一次反“会剿”结束后,中共湘赣边界特委考虑到敌人“会剿”军的主要部队仍停留在井冈山根据地内或周围地区,在近期发起新“会剿”的可能性依然存在,为扭转根据地斗争局势,决定由毛泽东同志带领红军第31团第3营前出桂东,接回第28团;由第31团一部和第32团1营、2营留守井冈山。
8月下旬,国民党湘军第8军军长在探知赴桂东的红军未归、井冈山防守兵力薄弱的情报后,认为进犯的时机已经成熟,随即与赣军第3军军长合谋“会剿”。湘、赣国民党军出动7个团的兵力,其中4个团兵锋直指黄洋界。
黄洋界位于井冈山主峰北面,扼山险要道,为井冈山五大哨口之一,是国民党军进犯井冈山的必经之路。
得悉敌军进犯的消息后,第31团团长朱云卿、党代表何挺颖等人牢记毛泽东同志临行前关于坚守井冈山的指示精神,在综合分析对比研判“敌兵多装备好、来势凶猛,我人少武器差、防守比较困难”等不利条件和“我占据地利优势、群众基础好、人民支援力度大”等有利条件的基础上,坚定了保卫井冈山根据地的信心,提出“誓死坚守井冈山,与‘大小五井共存亡’”的战斗口号,以统一部队意志,并决心以主力凭借黄洋界哨口天险阻敌、以部分兵力袭扰牵制敌人。
随后,各部队紧前展开迎敌准备。担负主要作战任务的第31团第1营连夜进入黄洋界哨口阵地,构筑起以竹钉阵、竹篱笆障碍和铁丝网、礌石滚木、壕沟、堑壕和掩体等互为支撑、相互衔接的5道防御工事。部队分头深入各村广泛发动群众,动员军民合力展开插竹钉、抬石头、扛木头、挖壕沟等行动,组织赤卫队、暴动队和革命群众紧急赶制松树炮、土地雷等武器装备,并积极以游击方式袭扰和牵制敌人。与此同时,第32团迅速抢占其余4个哨口,做好痛击入侵之敌、保卫井冈山的战斗准备。
以逸待劳,近战歼敌。8月30日晨,国民党湘军2个团在浓雾掩护下抵近黄洋界哨口。受山势险峻、山路狭窄和障碍工事等影响,敌人在火力侦察后只能采取鱼贯式散兵线匍匐方式缓慢前进,待越过第一道竹钉,打开第二道竹篱笆墙路障缺口后,进犯之敌已疲惫不堪、筋疲力尽。朱云卿抓住敌缓慢越障、小心翼翼向上攀爬的有利时机,急令以逸待劳的第1营采取火力歼击、礌石滚木冲击等方式,对接近阵地之敌实施突然而猛烈的打击,待敌人反应过来,已来不及躲避,“从天而降”的木石迅即突入敌阵。一时间,进犯之敌进攻队形被冲乱,大量敌军被木石砸得头破血流、折腿断臂。见势不妙的敌军四处逃窜,慌忙中陷入竹钉阵,伤亡惨重,在一片哀号中连续败退。
随后,湘军又以密集队形组织2次冲击,第31团第1营在弹药缺少情况下,充分依靠黄洋界天险和工事,居高临下,以礌石滚木砸向冲击之敌,进犯之湘军在丢下大批尸体后败退。
击其要害,巧退敌军。战至16时许,敌军决定孤注一掷,先是集中全部火力轰击并压制第31团防御阵地工事,而后便以蚁群般的密集队形向黄洋界哨口阵地蜂拥扑来。面对敌强大的攻势,朱云卿迅即将担负总预备队的特务连调入阵地增强防御,同时调集了1门刚修好、且仅有3发炮弹的迫击炮。虽然第31团的炮兵战士精心测准射击距离、沉着发射,但前2发炮弹落入敌群中却成了哑弹,正在官兵万分焦急之际,仅剩的最后一发炮弹恰好精准击中敌指挥所。霎时,数十名敌军被炸死炸伤。一声炮响,端掉了敌人指挥所,吓破了敌胆,导致敌军顿时军心大乱。
第31团乘机开始全面反击。顷刻间,黄洋界哨口防守官兵、暴动队员和当地群众密切配合,阵地上木石齐发、枪声齐鸣、红旗遍野,营造出红军主力已返回井冈山的强大声势。礌石滚木向着敌阵倾泻而下,一颗颗手榴弹在敌群中爆炸,不明真相的敌军立即慌了神,随即慌忙逃窜。黄洋界哨口的红军战士、暴动队员在响彻云霄的喊杀声和响亮的军号声中趁势端起刺刀、挥舞梭镖,如猛虎下山般向敌人直扑过去。本就四散逃命的敌军见势更是草木皆兵、毫无斗志,争先恐后扔掉武器装备仓皇逃命。当夜,惊恐不安的进犯之敌趁着山间云雾浓密弥漫之际,连夜撤出井冈山根据地。
第31团在黄洋界哨口痛击进犯井冈山根据地“会剿”之敌的同时,第32团第2营、赤卫队等力量在严密监视各路进犯之敌动向基础上,灵活采取“乘虚逼近遂川迫敌撤兵回救、沿途多次袭击扰乱迟滞”等攻势作战行动,积极破坏敌人的联合“会剿”图谋,致使各路敌军疲于应付、惊恐不安。在得知湘军惨败的消息后,赣军也不得不连夜逃遁。
井冈山根据地留守兵力在1天时间内连续击退数倍于己之敌的疯狂进攻,取得了黄洋界保卫战的胜利。此战,顿挫了国民党湘、赣两军联合“会剿”的强劲势头,极大振奋了井冈山根据地军民的士气。毛泽东同志在返回井冈山途中,喜闻黄洋界保卫战胜利的佳讯后欣然挥毫,写下《西江月·井冈山》:“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