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优秀者吃香 促平庸者奋蹄
■栾 飨 赵伟齐
仲春清晨,某部某连下士红刚早早来到训练场,带着班里战士进行战术训练。作为连队训练标兵,红刚能力素质较强,一直是连队主官眼里的得力骨干。大到参加集团军比武,小到内务整理示范,他常被点将。
此前有段时间,接踵而来的任务压得他有些喘不过气。那一次,该部组织实兵对抗训练,红刚不仅要带领全班完成作战任务,还要加班协助连部制订方案。刚从训练场下来,又接到参加军事技能比武的通知。为了取得好成绩,他每天天不亮就起床,晚上还要加班或带大家加练。
“大项任务一个接一个,我感觉自己像上紧了发条,一刻都停不下来。”一天谈心谈话,红刚对连长道出了苦恼,“不是我怕吃苦,只是精力真的有限,担心自己顾不过来,甚至忙中出错……”
让连长犯愁的,还有班里战士小陈。小陈身体素质平平,训练还不积极,成绩始终没有起色。找他谈过几次话,可小陈总是低着头小声嘟囔:“我就这水平,再怎么练也追不上别人,还不如省点劲。”
一边是能力强却被任务压得喘不过气的“快马”,一边是能力弱还缺乏干劲的“慢马”,这种两极分化的现象,不仅影响官兵个人发展,还会制约连队整体战斗力提升。如何破局,成为摆在连队党支部面前的一道现实难题。
一次连务会上,指导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不能总把担子压在少数骨干身上,得想办法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让干得多、干得好的同志能喘口气,也能更好帮助其他战友。”
讨论中,大家意识到,问题的根源在于任务分配不够科学和督导激励机制不够完善。以往,连队习惯将重要任务交给少数能力强的骨干,导致优秀的人越来越忙,平庸的人越来越闲。同时,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导致“快马”的付出得不到充分认可,“慢马”也缺乏进取的动力。
针对此类问题,党支部研究决定拿出正向激励、精准帮带举措。对于表现突出的人,优先推荐参加各类培训、比武,在立功受奖、评先评优上给予倾斜。同时,通过加强统筹减轻他们的任务负担,确保他们有足够的休整充电时间。对于像小陈这样的自甘平庸落后的人,连队遴选训练骨干与之结对帮带,制订个性化训练计划,手把手教方法、传经验,并督导他们参与到更多任务中,通过实践增强信心、提升能力。
随着措施实行,连队面貌逐渐改观。训练场上,大家你追我赶,拼劲十足;任务面前,官兵主动请缨,奋勇争先。
后来,红刚因在演训任务中表现出色,不仅荣立三等功,还获得了一次外出学习机会。“以前总觉得干多干少一个样,现在付出得到了认可,干劲更足了!”红刚说,外出学习期间,他学到了前沿军事理念和新的训练方法,回来后与战友们一起分享,带领大家一起研究攻关。
训练骨干郝佳庆和小陈结成帮带对子,了解到小陈的真实想法后,经常找小陈谈心,用自己的成长经历鼓励启发他,并制订个性化训练计划,每天带着他刻苦训练。挥汗如雨中,小陈的训练成绩有了明显提升,人也变得自信开朗起来。“没想到我也能行!”小陈说,“我要再加把劲,争取早日成为郝班长那样的训练骨干。”
“要让优秀者吃香,促平庸者奋蹄。”连长告诉笔者,新举措实施以来,连队官兵的训练士气明显提高。在最近一次旅队组织的比武中,连队获得了团体第三名的好成绩。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