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充分信任 战士闯劲十足
■第82集团军某旅某连干部 刘小云
“要不是您当初逼我一把,我不可能取得这样的好成绩。”前不久,旅里组织创破纪录比武活动,连队下士齐少江发挥出色,夺得基础攀登课目第一名。成绩公布后,他立即跑来向我表达感谢。看到他开心的样子,我也很是欣慰。
此前,接到比武通知后,连队决定让我负责比武人员集训。于是我动员大家积极报名,准备初步选拔比武人员,然后有针对性地专攻精练。
起初拿到各排上报的人员名单后,我满心欢喜,觉得大家报名很积极,这次肯定能选出不少好苗子。
选拔前,我提醒大家要准备充分,发挥出真实实力。可热身时,我发现有多次比武经历的老选手都在认真做准备活动,但有的“新面孔”只是随意动动,准备并不认真。“或许是深藏不露吧。”我这样以为。
有些出乎意料,选拔结束,连队符合参赛标准的只有寥寥数人,还基本都是老骨干。
其实,从平时训练看,有的战士成绩并不差,为何一到选拔就表现不佳?带着困惑,我找到小齐询问缘由,他坦言:“如果不报名,干部骨干会说不积极,可报名之后也比不过那些训练尖子。因此,有的同志就报名应付一下。”
听到解释,我有些诧异,但也不得不承认,有的老骨干训练刻苦、经验丰富,优势确实比较明显。
但我转念一想,新战友潜力十足,经过努力肯定会有所提升,即使上不了比武场,也能积累经验增强能力。若是未战先怯,连迈出第一步的勇气和决心都没有,就永远成长不起来。
“不如‘赶鸭子上架’逼他们一把,或许能激发出大家的潜力。”一次连务会上,我的想法得到了大家认可。连队研究决定,除选出来的训练尖子之外,再遴选一些有潜力的战士,两拨人一块训,最后再确定参赛名单。
“只要有1%的可能,就要努力去争取,如果不逼自己一把,你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优秀!”集训期间,有的战士适应不了强度,一时打起“退堂鼓”,我一边进行减压疏导,一边鼓励他们努力发掘潜力,多跑几圈、多练几次,不断挑战自己的极限。
渐渐地,参训战士不再怕苦怕难、畏手畏脚,开始主动加码训练,也敢于同老骨干同场比拼。
一次熄灯后,我看见齐少江等几名战士还在健身房挥汗如雨,便上前劝他们劳逸结合。可他们却态度坚定:“相比老兵我们经验不足,只有加倍努力,才有机会超越他们。”
比武前,连队进行最终选拔考核,第一次没被选上的齐少江、任凯、李炳利等人成绩排名靠前,获得参赛资格。被比下去的老兵也心服口服,将一些经验技巧倾囊相授,希望他们能为连队争得荣誉。
决赛当天,这几名年轻战士敢打敢拼、冲锋在前,不仅取得好成绩,还刷新了旅队纪录。
培养后起之秀的这段经历,让我更加坚信,基层带兵人要用欣赏、信任、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年轻战士,不能以一时的成绩高低,过早下定论,要注重挖掘战士潜力,激发训练动力,营造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带领大家共同进步。下次比武,相信我们连会冲出更多“黑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