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张顺
几年前,台湾女星大S与大陆商人汪小菲的恋情还令大家惊奇不已,一度引起媒体热追,到如今,高圆圆与赵又廷、刘诗诗与吴奇隆、陈妍希与陈晓、林心如与霍建华……,明星跨海结合已蔚然成风。而在明星结合的风向标之下,两岸民众之间的“跨海恋”亦如顺风扯帆,一发而不可收。从1987年台湾开放大陆探亲,到现在两岸关系迈向大融合的新时期,两岸“跨海恋”逐渐水到渠成,载着两岸同胞的亲与情,将两岸命运交融在一起。
一、两岸婚姻阶梯式增长
1987年开放探亲后,大批台湾老兵返陆,促成了两岸隔绝多年后第一批跨海婚姻。当时健在的台湾老兵约1.2万人,有7939人与大陆新娘结婚。此后,两岸婚姻随着两岸关系跌宕起伏,直到2008年两岸进入和平发展新阶段,两岸婚姻才步入正轨。时至今日,两岸婚姻蓬勃发展,从2012年的32万对,到2014年底的34万对,再到目前的近38万对,增长的速度越来越快。在网络上,类似《台湾人和大陆人结婚完全攻略》、《在大陆如何结识并娶到台湾女孩》等文章占据两岸婚姻热搜榜,两岸婚姻的火热程度可见一斑。
两岸“跨海恋”的热潮主要得益于三个方面。一是大陆的飞速发展引起台湾“西进”潮流。台湾开放大陆探亲至今的三十年,也是大陆经济腾飞的三十年,尤其是近年来许多城市人均收入、发展环境赶超台北,台湾人登陆发展迎来井喷期。通过长期接触,自然会改变往日的成见,也容易擦出爱的火花。二是两岸交流的渠道越来越多。2008年两岸开放大三通,两岸交流开大门、走大路,两岸民众接触的机会大幅增多。随后,台湾开放陆生赴台,大陆也不断出台惠民政策,为台湾民众来陆求学、就业、创业等创造更好条件。三是两岸婚姻越来越便利、后顾之忧越来越少。大陆方面,民政部门持续简化两岸婚姻审核、登记手续,取消了婚姻登记费用,在多个城市设立两岸婚姻家庭服务中心,两岸有情人不再对繁琐的手续望而却步。台湾方面,马当局时期也取消了陆配财力证明、财产继承、人数配额等限制,缩短了陆配身份证明取得时间。
二、两岸婚姻迈向正常化
两岸婚姻起初基本是大陆新娘嫁去台湾,渠道上中介“包办”,年龄上“老夫少妻”,经济上完全依赖,在跨海他乡没有家庭地位可言。这一状况延续很多年,到2002年广西桂林、柳州、南宁三城市结成的1300多对两岸夫妻中,还只有两对是陆男配台女,且大多是中介搭桥。也因此,大陆新娘在台湾长期被蔑称为“大陆妹”,身上被贴着贫穷、低素质、没文化等标签。
但近些年随着两岸交流融合的深化,两岸婚姻正常化趋势持续加快。一是自由平等化,与过去“买办”婚姻、经济依赖不同,现在的两岸青年男女主要通过求学、就业、经商、旅游等方式自然结识,两情相悦再谈婚论嫁,年龄相仿,家庭地位也比较平等。二是性别均衡化,在大陆经济繁荣的背景下,陆男已成为“绩优股”,深受台女青睐,许多台女在网上评价陆男“责任心强、包容大度,特别会宠爱女生”。而台男在陆女心目中的“台湾偶像剧男主角”形象逐渐破灭,不少台湾网友调笑说“台男在大陆热门应该是20年前的事了”。2013年在北京登记的两岸婚姻中,仅16.5%是陆男配台女,2015年就增长为37.1%。2016年在台湾登记的两岸婚姻中,陆女配台男较2015年减少679对,陆男配台女则增加30对。三是双向流动化,由于台湾对陆配仍然很不友善,而大陆环境越来越好,两岸情侣婚后在大陆定居的逐渐增多。此外,随着两岸交通的便利化,婚姻双方也不再执着于朝朝暮暮,不少情侣婚后各自打拼,闲暇时再团聚。
三、促进两岸融合发展
30年来两岸婚姻的发展演变是两岸关系曲折前进的一个缩影,它反映的不仅是两岸交流往来的扩增,还有两岸对立、隔阂的逐渐消弭,以及两岸同胞间心灵的沟通与融合,两岸血肉从分离慢慢地又长到一起。这些年岛内“台湾主体意识”的上升曾引起不少忧虑,也被台当局用做拒绝发展两岸关系的挡箭牌,但事实表明,两岸融合、两岸关系越走越近是大势所趋,犹如大江东去,任何“台独”逆流都翻不起什么大浪来。
与此同时,两岸婚姻又进一步促进两岸融合发展。一方面,两岸婚姻把成千上万青年男女结成家庭,双方各自的小家组成一个大家,真正实现了命运与共,他们最不希望两岸关系割裂,最盼望两岸交流融合不断深化。另一方面,两岸婚姻丰富了两岸深入沟通的渠道,双方敞开怀抱、增进了解、互相体谅,是促进两岸心灵契合最有效的方式。在大陆深受欢迎的台湾女生刘乐研曾笑称,“两岸和平统一最好的方法就是通婚,两岸都是亲戚,自然就统一了啊”。现实当中也的确如此,在台湾最激进的PTT网站上,网友也不抵触两岸婚姻,还有网友表示,“认识出身很绿的一个女生,嫁到大陆后,一家子现在一口一个我们中国……”。未来随着两岸交流的继续深化,一峡之隔将不再构成障碍,两岸婚姻与两岸融合势必倍道兼进。 (作者 张顺 社科院台湾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华夏经纬网专稿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华夏经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