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简体

嫦娥探月 台湾可以搭便车?

华夏经纬网 > 评论 > 网友评说      2020-12-31 14:37:55

     2020年11月24日,大陆嫦娥5号探月器发射升空成功,于发射后约370秒经过台湾上空,飞往月球,预期将于12月16、17日会把2公斤的月球表面及地下2米深采集的月壤样本与科研成果带回地球。这是全中国人都引以为傲的日子,今后十多年内,只有中、美两国,能够独力实现载人登月。

    自美国1969年7月“阿波罗”Apollo 11号成功载人首登月球,前苏联于1972及1976两度发射无人飞船,带月壤回地球后,43年来人类迄未再有登月活动,嫦娥5号是最新尝试。

    目前看来,除中、美之外,俄、欧盟,和所谓第二梯队的日本、以色列、印度及一些其他国家,都各有探月说法,但都没有官方登月决定,并且都不同程度的须要依赖美国技术支持。

    2017年末美国总统签署“重返月球”命令,责令美太空总署NASA于2024年载人重返月球(2028实际载人),这计划的代号为“阿提米丝”(Artemis)。为此美国采取多管齐下: “阿提米丝”将有NASA与欧盟太空总署ESA合作的猎户座飞船Orion、SpaceX的星船Starship、波音的星航Starliner、亚马逊的蓝源Blue Origin 等多款载人登月器的开发,只要其中有一个如期开发成功,NASA就能达到目的。

    中国登月是后起之秀,探月遵循十分成功或略显保守的绕、落、回三步走探月模式,迄今5次探月任务全部成功,且为人类在月背留下第一道印记。

    2007年嫦娥1号经16个月的临空探月后,程控在月球硬着陆;2010年嫦娥2号进行了482天的临空探月任务;2013年底嫦娥3号带月球车“玉兔二号”在月球正面无人软着陆,配置了月基天文望远镜,全景相机、红外光谱仪和X射线谱仪等,迄今嫦娥3号在月服役已超过6年,获取了大量资料;2019年初,嫦娥3号的姐妹飞船嫦娥4号,藉助定位在L2点的“鹊桥”中继卫星,成为世界迄今唯一能执行高难度的在月球背面软着陆的国家。

    因为 L2点与月球和地球的均距离分别约为6万1347公里与38万4400公里,定位在该点的鹊桥中继卫星,其所受到的月球地心引力与地球的地心引力相同,而互相抵消,无需花费大量的卫星能量来保持其卫星姿态,所以“鹊桥”中继卫星具有高生命周期、和高效节能的特性

    嫦娥5号重约8.2吨,有4个模块,其中两个将在月表预定地点软着陆,一个负责收集月球上样本,另一个负责将样本从月球表面升空运到留驻在绕月轨道上的另两个模块,经整合后,以“打水漂”的先进创新方式,重返地球大气层,这大幅减少了隔热材料的要求。

    中国太空科研的广度和深度仍远不及美国,但有后来居上潜力。在运载火箭方面,美国1969年登月的运载火箭土星5号,是由德国V2火箭专家冯布朗领导主持、全美有40万人员参与、历时仅6年完成的。如今土星5号和航天飞机STS都因技术过时被停用,目前美国主要用于国防的待塔重型火箭(Delta IV Heavy)与中国长征五号B的LEO(近地轨道)有效载荷均约25吨级,不过今年刚实现的SpaceX猎鹰重型火箭LEO有效载荷达50吨级。

    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长56米、发射时重量约870吨,起飞推力超过1000吨,其设计与技术都比较先进,且使用无毒无污染推进剂,它能满足中国近期的月球、空间站、火星与深空探测等的发射推力需求。此外,新一代LEO有效载荷达100吨级的中国长征九号与美国SLS号运载火箭,都正在开发中。

    据报导,嫦娥5号之后,嫦娥6号将于2023年登陆月球南极,嫦娥7号将更广范围探测月球,为在月球建设科学基地作准备。台湾业界应争取参与大陆的嫦娥计划。(作者赵尔东为台湾太空工程师)

来源:台湾《中国时报》


责任编辑:邱梦颖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