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简体

台湾民调被异化为“爱台湾”就是“挺政府”

华夏经纬网 > 评论 > 台岛夜话      2021-03-29 15:31:53

       作者 萧衡钟 华中师范大学台湾与东亚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大学、中国文化大学博士

       台湾国际战略学会及台湾国际研究学会于2020年10月24日及2021年3月20日举办了两场民调发布记者会,主题分别为“台海安全”及“拜登新局与台海安全”。从两次民调记者会上所发布关于台湾民众对于民进党当局政治态度的数据来看,台湾民众的民意似乎仍是呈现分歧的,在所谓“重本土”与“挺政府”的“沉默螺旋”效应下,显示民意遭到民粹炒作的痕迹。

       一、2020年10月台湾民众对于民进党当局的政治态度

       依据2020年10月24日“台海安全”民调所发布台湾民众对于民进党当局的政治态度来看,在两岸政策的态度方面,民调询问台湾民众对民进党当局两岸政策的满意度为48.7%,不满意度为38.0%,是明显的分歧。

       至于台湾民众对于民进党当局两岸政策的期望,有高达56.5%的多数受访者认为应该要“维持现状”,仅有23.8%的受访者认为应该要“与大陆修复关系”,不过,认同要“台湾独立”的受访者只有13.5%而已。

       而台湾民众在对于“近期两岸关系紧张应该归咎于谁”的问题上,有51.9%超过半数的受访者认为主要应归咎于“大陆的压迫”,认为是“民进党当局挑衅”及“美国挑拨”的比例皆不到两成,分别为“民进党当局挑衅”的17.3%、“美国挑拨”的14.6%。

       二、2021年3月台湾民众对于民进党当局的政治态度

       依据2021年3月20日“拜登新局与台海安全”民调发布台湾民众对于民进党当局的政治态度来看,在莱猪食安议题方面,虽有超过半数多达54.3%的台湾民众担心莱猪进口后会产生食安问题,但也有42.6%的台湾民众表示并不担心,也是明显的分歧。

       对于之前大陆禁止台湾菠萝进口的“菠萝事件”,让台湾菠萝农损失相当严重,民进党当局当下积极推销台湾菠萝,希望能借由“出口转内销”来弥补损失、掀起了台湾社会一股菠萝风潮,调查显示有57.4%的台湾民众认为民进党当局的作为能够弥补农民损失,而有33.7%的台湾民众则是认为无法弥补农民损失。

       在近期台湾政坛所发起的一股罢免活动仍持续进行攻防的态势下,有50.7%的台湾民众表示不赞同罢免活动持续进行,而有37.6%的台湾民众表示赞同。另外,2020年是整个世界都辛苦的一年,有六成以上、63.9%的台湾民众认为在民进党当局的政策下,表示其生活与工作状态是维持不变的、甚至还变了更好一些。

       三、民进党当局不要西进却要进口莱猪

       在两岸关系中,中国大陆的目标为两岸统一,这是长期以来大陆一贯的立场;而台湾的立场倾向则是随着政党轮替及其政策而有所变化,在大陆对于两岸统一不变的前提下,我们可知影响两岸关系发展的重要变量实际上与台湾自身的一动一静息息相关。

       在传统安全观中,安全主要是以军事安全为核心,即防止武力威胁;然而,在当今的安全观中,安全的意涵更为多元,是一综合性安全的概念,许多影响安全的非传统因素,诸如: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环境等,受到人们高度重视。从当今的综合安全观来思考台湾民众对于民进党政府的政治态度,那不管施行何种政策,维护台湾的生存将是政府的首要目标。

       假设每位执政者皆将安全置于首位,那么台湾从原本马英九时期主张的“先经后政、先易后难”,尤其2010年与大陆签订的ECFA,到蔡英文时期提出的“新南向政策”与台美经贸合作议题,这转变的过程中是否有让台湾的安全出现变化呢?

       如果说,认为马英九时期的“倾中”是为了安全(两岸稳定),而现任蔡英文当局的“新南向”台美经贸合作也是为了安全(经济安全),那蔡英文当局的政策是否能达到保障台湾生存的目的便值得探究了。

       按蔡英文当局的说法,美国和日本皆占据台湾地区对外贸易的很大比重、对东南亚的进出口也有一定成长,本身就呈现多元分散的格局;既然这样,那为什么又忽视客观经济规律、要台湾特别去避免依赖大陆市场呢?

       同样的,为了可以促成台美之间的FTA与BTA,便开放美国的莱猪来台,这样是否也有影响到台湾的安全呢?显然,两岸之间与美台之间的经贸往来并非纯粹的经贸问题,其中更牵涉到许多复杂的政治因素,尤其现在的蔡英当局被普遍认为是“亲美反中”与“联美抗中”的态度,让民进党当局这个“马前卒”不得不去配合美国的需要。

       四、台湾的民意遭到操作与异化

       事实上,中国大陆是不会妥协的,亦即在不承认九二共识的前提下,民进党当局无论提出再多“善意”或搁置争议的主张,亦没有办法解决分歧的两岸关系,亦即民进党的两岸政策注定是无解的。

       但是就包含全球产业链分工重组态势、以及区域政治经贸结构变迁在内的整个外部大环境来看,我们也可以明确地看到,时间并不是站在台湾这一边的,台湾和大陆的经贸互赖、甚至依赖情形,已经让台湾没有办法再从大陆这个“世界市场”抽身。

       在后殖民的论述中,适合用来解释台湾民意遭到民粹炒作的观点当属“身份政治”了,它是以一种形式的差异为特别重要的身分标志,用它来衡量此一身分共有者的生存关系的复杂性和多元性,指的是一种关于激进政治的新原则,它包括两个方面:第一、身份成为政治立场的组织动员力量;第二,发扬、表现和肯定某种身份成为政治的中心任务。

       民进党当局在建构台湾民众的国家认同方面,往往脱离了整体思考的逻辑方向,建构出一套以本土主义式的国家认同为中心的想法,民进党当局以此为手段,把台湾民众心里的“爱台湾”与“挺政府”给划上了等号,把一些问题化约成“非黑即白”的二元对立模式中,而成为一种“实践”的方式与社会主流,进而形成了政治认同。

       民进党当局企图从西方或是以一种“非中国为中心”的定位下,去拓展其本土主义的身分建构,在台湾内部透过一种文化上、教育上甚至土地上的一种“认同建构”,来形塑台湾民众对于“本土化”与“主体性”的自我认同。

       如果从民粹操作乱象来说,对于“台湾的民意是自己真实声音的体现还是异化的表现?是真实的民众基于正确的信息基础上的对于自己团体利益最大化的体现吗?”等问题,其实有很多操作会去引导与改变民众意向的,所谓的“人民当家做主”也只有在选举投票前后的一段时间里。

       这些迷思包含有认为有选举(特别是领导人普选)就是等于高度民主政治的迷思,以及有民意和舆论支持就是有政治社会资本去对抗施压的迷思,是一种对于民意与意识形态的异化取向。

       华夏经纬网专稿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责任编辑:左秋子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