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罗庆生 台湾国际战略学会执行长、博士
3月24日,中国大陆媒体将去年10月,瑞典服装品牌H&M因“人权问题”将不会采用来自新疆产品或原材料的官网声明翻了出来,强调“一边赚中国大陆的钱一边使坏,该掂量掂量了”,因而引发网友抵制,各电商网站纷纷将其商品下架。合作艺人宣布解约。
随后网友翻出有过类似声明的西方企业,包括Adidas、Nike、Converse、Calvin Klein、Burberry,以及日本品牌的无印良品、UNIQLO等都遭点名,事件扩大。美国因此谴责大陆政府“主导”攻击,强调国际社会反对这种扼杀言论自由和抑制商业道德的行为。美国电商龙头亚马逊(Amazon)也传出下架新疆棉产品的消息。大陆26日宣布因“恶意传播谎言和虚假信息”对英国9名人员和4个实体实施制裁。27日再追加制裁美国与加拿大3位国会议员与1个实体。动作之大,令西方惊愕。
表面上看,这是东、西方的民粹反应,实际上是拜登上任后发动“联合盟友抗中”攻势,中、美聚焦新疆议题的第一回合交手。相较以往响应美国贸易战、科技战的保留,大陆这次回击的又快又猛,出乎西方意料之外。这是未来趋势吗?大陆响应美国激烈竞争的战略将不再温和,而是强硬回击,以战止战?我们先梳理这一轮美中的战略互动,以厘清大陆强势回击的战略意涵。
中美战略互动脉络
3月19日,中美2加2阿拉斯加会晤,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以16分钟的强硬讲话,响应了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对中国在新疆、香港、台湾以及对美国网络攻击的指控。不仅令西方印象深刻,在中国也引起巨大反响。“中国人不吃这一套”、“美国没有资格居高临下同中国说话”的“金句”甚至被制成T衫上架贩卖。
相对杨洁篪的强硬,布林肯的响应则显得过于温和。白宫前贸易顾问纳瓦罗(Peter Navarro)即指出,当中国将新疆问题和美国种族议题相提并论时,布林肯就该站起来,抓着国家安全顾问苏利文(Jake Sullivan)的衣领离开会场。并表示,如果是特朗普,会立刻加征中国1,000亿美元商品的关税。
布林肯没有让会晤破局,事后也没有升高对抗,除了外交风格与前政府迥异外,还因为这是整体攻势的一部分,不宜因小失大。中、美阿拉斯加会晤前布林肯已到过日本、韩国固桩,会晤是向中国宣示立场,之后即到欧洲,与欧盟、加拿大、英国同时以人权为由,宣布对新疆官员实施制裁,澳洲、新西兰则配合表态支持,谴责中国。
这是拜登“联合盟友抗中”的起手式,看似成效良好,其实不佳;因为美国的东亚盟友并没有入列。日本仅与布林肯会晤后在联合声明中批判中国违背国际秩序,并没有加入联合制裁或谴责的行列;韩国的联合声明则连这种口头上的强硬都没有。
大陆的响应则是在第一时间宣布制裁欧洲10人和4实体,包括多名欧洲议会议员、智库和学者。不仅如此,24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还发表《2020年美国侵犯人权报告》,就种族主义、贫富不均与应对新冠疫情的失策提出质疑,批评美国“不仅自身疫情失控,而且与之相伴的还有政治失序、种族冲突、社会撕裂”。
除此之外,王毅还与俄罗斯外长在桂林会晤,发表“反对将人权问题政治化”的联合声明,并赴德黑兰与伊朗签署为期25年的战略合作协议,完全不理会美国对伊朗的制裁。
中国大陆强硬回击的理由
大陆这次回击强度很高。三波名单共制裁欧盟10人4实体、英国9人4实体、美国与加拿大3人1实体,包括重量级议会领袖如英国保守党前党魁史密斯(Iain Duncan Smith)、德国绿党资深议员包瑞翰(Reinhard Bütikofer),重要机构如欧盟理事会政治与安全委员会、欧洲议会人权分委会、英国保守党人权委员会等。
相对而言,列在欧盟制裁名单上的官员分量相距甚远。大陆这次的报复性制裁有加倍奉还,且无惧对方升高对抗的气势。这与之前中美贸易战、外交战的象征性或对等报复,并不一样。
事实上,对欧盟来说,这次制裁新疆官员只是个酝酿已久的“象征性举动”。欧盟去年底通过“全球人权制裁机制”(global human rights sanctions regime),即所谓欧洲版《马格尼茨基法案》(Magnitsky Act),当时即宣布,首批制裁名单将于2021年第一季结束前落实。因而制裁名单除了新疆官员外还包括俄罗斯、朝鲜、利比亚、南苏丹、缅甸等国的人员和机构。宣布时机只是配合林布肯的到访,一方面给拜登政府面子,制造联合抗中业绩,二方面也没有失去欧洲人民重视的欧洲主权,堪称两全其美。
大陆为何如此强烈回击?难道不怕得罪欧洲?让欧盟原本配合演出的操作变成玩真的?或将原本不愿选边的欧洲推向美国?欧洲议会在大陆制裁后即宣布停止审议《中欧全面投资协议》。
首先,美国与其盟友就人权议题的制裁,对中国大陆来说,就是所谓“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美国与欧盟凭什么自定义规则,对其他国家的人权指指点点,当“人权教师爷”?杨洁篪话讲得很清楚,中国遵循的是以联合国为中心、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而不是小部分国家所倡导的“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
其次,根据以往交手经验,大陆采取守势与温和态度并无助于化解美方攻势,反而会引来新的攻击,例如贸易战与科技战;反而外交战报复性的关闭美国成都总领事馆,却能以战止战。这在美国要求盟邦联合抵制中国时同样也是如此。
美国最初发动全球封杀华为5G,欧洲国家包括英国在内原本都拒绝。但美国不断施压,对英国甚至威胁将取消F-35布署,并将英国排除于五眼联盟的情报分享之外。当时中国大陆并没有采取反制动作,结果英国与欧盟挡不住美国压力接受排除华为5G。这次大陆强势的反制裁,或将使英、欧大国在面对美国施压时更谨慎思考配合抗中的后果。
至于《中欧全面投资协议》,虽然欧洲议会宣布停止审议,但这只防御性反应,如果协议符合欧洲产业界利益,欧洲业者自然会发动游说。大陆去年外商直接投资(FDI)已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今年前两个月累计再年增34.24%。强大的市场吸引力是大陆自信的来源。
第三,大陆对新疆人权状态也有自信,并非如西方指控的种族灭绝或血汗棉花。新疆并没有限制旅行,反而政策上发展观光业,欢迎旅游,包括外国人。2019年新疆接待中外游客2亿多人次,旅游收入超过3,400亿元人民币,双成长超过40%。目前因新冠疫情冻结旅行,外国人无法入境,新疆人权问题难以查证,但疫情过后若吸引大量西方人士进入新疆旅游,或在乌鲁木齐召开大型国际会议,新疆人权真相将逐渐澄清。
因此大陆以“恶意传播谎言和虚假信息”制裁多位西方政界人士与实体,等于将西方对新疆种族灭绝或血汗棉花的指控提交国际检验,可达到反批判西方媒体垄断与政府诚信的效果。
第四,新冠疫情肆虐让西方损失惨重,各国无不债台高筑。美国以发债印钞力挽经济颓势,公共债务GDP占比较疫前的107%升高到130%,目前金融情势严峻,经济亟待复原,而中国大陆则相对国力增长。现在美国其实缺乏发动强硬攻势的条件,寻求“联合盟邦抗中”即意味着本身的国力不足。双方实力的“东升西降”提供了大陆强硬回击的底气。
以战止战 能达到目的吗?
中美阿拉斯加会晤,杨洁篪发表16分钟的强硬讲话,意味着中国大陆响应美国拜登政府“激烈竞争”的战略转变;宣示未来对美国攻势将予以强势回击,甚至不排除争取主动,加倍奉还。
中美关系已面临本质上的转变,这从双方会晤前皆表示对对方已不再存有“幻想”可以得到理解。虽然这“幻想”指涉为何双方都没有明确说明,但可理解为双方对彼此立场都已有深刻认知:美国作为当代国际秩序的领导国,必将竭尽所能遏制中国崛起;大陆除非放弃“中国梦”目标,否则无论如何都无法避免美国的激烈竞争。
这表示双方对抗形势已成,中美关系不会再回到从前。强硬回击,以战止战,是大陆因应美国激烈竞争的战略转变。而大疫之后美国百废待兴,面对大陆强力回击,只能在个别议题上,以价值观的“道德制高点”联合盟友批判中国,实务上却避免全面升高对抗。
美国选择新疆议题作为联合盟友抗中的目标,是个战略错误。新疆人权并不是中国大陆的真正弱点,真相厘清后反将打击美国“道德制高点”的优势。大陆强力回击,美国除了口头指控外无力升高对抗,也将消耗美国长期作为国际秩序领导者的威信。
华夏经纬网专稿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