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方敬为)民进党官方积极扶植高端、联亚等台制新冠肺炎疫苗,并在二期临床试验尚未解盲前,即签购1千万剂,引起关注。前台大医院心脏血管外科主治医师林义鈜接受香港中评社访问表示,全球所有药物、疫苗都得经过三期试验,台产疫苗若在此之前就投入施打,效用及风险疑虑高,尤其国际无法认证,打了也没办法在世界通行,这批疫苗根本是政治安慰剂。他更预判,届时敢打的人只有少数,台制疫苗恐怕只是徒耗公帑。
林义鈜,台湾大学复健系、高雄医药大学医学系毕业、东海大学工业工程暨经营管理博士。现任义鈜诊所院长、东海大学高阶医务工程与管理硕士在职专班兼任助理教授。曾任澄清医院中港院区副院长暨心脏胸腔血管外科主任、台大医院心脏血管外科主治医师、美国哈佛医学院研究医师。
台湾地区新冠肺炎疫情累积确诊突破7千例,各地闹疫苗荒,疫情指挥中心28日虽然公布“地方政府或企业”申购疫苗专案流程,开放地方政府及民间团体争取购买疫苗,但却频传遭官方“技术性阻碍”。另一方面,疫情指挥中心30日证实,已和高端、联亚2家台制疫苗厂签约,每家采购1000万剂,但尚未进行三期临床试验恐有安全疑虑。蔡当局延缓国际疫苗输台,扶植台产疫苗的做法,引发热议。
林义鈜表示,从客观角度来看台制疫苗的推出进程,事实上是有很大的问题,因为跟全球的药物、疫苗临床试验规范完全不符,这样的疫苗是否安全、是否有效还是其次,最主要是,这批疫苗假如无法获得国际认证,台湾民众恐怕打了也是白打!
林义鈜指出,全世界所有的药物、疫苗都须经过三期临床试验,才可以投入医药市场,目前世界卫生组织(WHO)认可的主流新冠肺炎疫苗,全部都有通过三期,无论是英国AZ、美国莫德纳、德国BNT等皆然,这是最基本的条件,那台湾疫苗目前还处于二期试验,且还没有解盲,距离三期试验还有一段距离,台官方就急着预采购,实在有违国际认知及标准。
分析官方延迟国际疫苗输台,扶植本地疫苗的举措,林义鈜认为,首先,可能是官方在国际疫苗采购上,出现政治性阻碍,这也是目前台当局常见的说词,导致疫苗采购效率不彰,数量缺乏,所以必须透过自产疫苗,来达到自给自足的战略效益。
另外,或许是为了确保本地疫苗市场,林义鈜表示,就如同前述状况,因为本地疫苗没有经过三期临床试验,基本上是无法打入国际,市场范围仅限于台湾本地,台当局投入公帑扶植,必须要有一定的市场反馈,自然会延迟国际疫苗输台,创造本地疫苗的施打率。
林义鈜说,不论官方意欲为何,从常理来看,疫苗还没有完成三期试验就要推出,那是不对的,全世界也不会认证。他指出,目前全球的疫苗注射率逐渐成长、普及,国际间展开疫苗护照等认证机制,这是接下来国际重启交流互动的关键,而台湾疫苗没有经过认证,台湾民众打了也无法被国际承认,恐怕失去注射疫苗的意义。
林义鈜提到,台大感染科医师、高端疫苗主持人谢思民自己就发文指出,莫德纳、BNT及AZ疫苗也是在开始做第三期试验,才取得“紧急授权(EUA)”,不解为何官方在“高端疫苗二期解盲尚未成功时,就下单采购”?在在证明目前台当局在扶植本地疫苗的做法,存在多重瑕疵。
此外,林义鈜也预判,台制疫苗如果急就章投入医药市场,相信大部分的医师都不愿意背书,因为风险过高,谁敢挂保证?届时恐怕会有雷声大雨点小的情况出现,也就是本地疫苗大张旗鼓问世,但民众施打意愿低,这是很基本的道理,因为疫苗未经过严谨的临床试验程序,谁敢打?谁愿意当白老鼠?
林义鈜认为,主政者不应该用这种方式扶植本地疫苗,尤其是蔡英文更不应该开口下指导棋,宣布疫苗投入施打的时程,无论是哪位大官,都没有资格定调时程,这都是要经过严谨的验证程序,不是谁说了算!必须要举出数值来给大家看,确定疫苗的安全系数高,免疫能力强,达到国际认证标准,唯有如此,才可以取信于百姓,才对得起人民的生命安全。
假如本地疫苗没办法达到相关的医疗认证标准,林义鈜表示,这批千万剂疫苗恐怕都只是“政治安慰剂”,疫苗的防护力不明、效益不明、风险不明,且未获国际认证,施打疫苗还出不了国际。他说,现在国际出入境都要认明“国际预防接种证明”黄皮书,如果注射台制疫苗结果未能取得黄皮书认证,台湾民众无法行走国际,还要被踢回遣返,岂非贻笑大方?呼吁主政者,本地疫苗研制,切勿急就章,否则只是徒耗公帑。
林义鈜也提醒蔡当局应要有泱泱大度,面对疫苗迫切的需求性,应尽快授权地方或者民间团体自主采购国际认可的新冠疫苗,只要是符合国际证认的疫苗,都不应该设下障碍、加以排斥,更没有所谓须要申请药证的问题,因为那些疫苗都是经由WHO认可的疫苗,AZ、莫德纳都是卫福部门紧急授权,也没有申请药证,同理也可以适用于其他合乎规定的疫苗,希望官方秉持专业防疫,放下政治成见。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