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山是一片充满红色记忆的土地。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大别山军民在党的领导下,革命斗争不断,革命火种不灭,创造了“二十八年红旗不倒”的奇迹,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
重要的建党基地
俄国十月革命后,董必武、恽代英、林育南等一批较早接受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即在大别山各地通过办学、办刊物等途径传播马克思主义,成立共存社等早期共产主义组织。建党初期,党的创始人陈独秀、李大钊,中共一大代表董必武、陈潭秋等亲自指导了这里的建党活动。1921年11月,陈潭秋在鄂东黄冈县的八斗湾和陈策楼成立了两个党小组,不久后发展成为两个党支部。1923年、1924年,董必武先后组建中共黄安工作组、中共麻城工作组。在皖西地区,1923年冬成立了安徽省第一个农村党支部——中共寿县小甸集特别支部。在豫东南地区,商城、光山两县于1924年建立了党小组。大别山区各地陆续建立起党的组织,树起了领导革命的红旗,开启了大别山革命斗争的新纪元。
大革命时期,大别山区是大江南北农民运动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在毛泽东、董必武的指导和推动下,大别山区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其间,大别山一大批农运骨干到毛泽东主持的武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结业后回到家乡,广泛发动农民群众,组织成立农民协会。当时,大别山区有100多万农民群众加入农民协会,占当时全国900多万农民协会会员的1/9以上。为了保卫农民运动成果,各地还普遍展开了大规模的农民自卫武装斗争。百万农民觉醒与奋起,经受了战斗的洗礼,为大别山区党组织迅速发动工农武装起义,实行土地革命,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全国第二大革命根据地
土地革命时期,大别山创建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成立了多支主力红军,坚持了10年土地革命战争。八七会议后,1927年11月,党领导发动了长江以北地区规模最大的农民武装起义——黄麻起义,揭开了大别山区工农武装斗争的序幕。1928年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七军和地方党组织开辟了以河南省光山县柴山保为中心的鄂豫边革命根据地,实行工农武装割据,成为中国共产党人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重要实践。黄麻起义后,党又先后领导发动了商南起义和六霍起义,创立了豫东南、皖西革命根据地。1930年6月,鄂豫边、豫东南、皖西三块革命根据地实现统一,正式形成了以大别山为中心的鄂豫皖革命根据地。1931年5月,中共鄂豫皖中央分局成立。11月,红四方面军在黄安七里坪成立,随即发起黄安、商潢、苏家埠、潢光四大战役。鄂豫皖苏区达到鼎盛,面积4万多平方公里,人口350万,红军主力4.5万余人,地方武装20余万人,建立了3个市和27个县级革命政权,成为全国第二大革命根据地,与中央苏区、湘鄂西苏区相互呼应,支撑起土地革命战争前期的战略格局。
1932年,红四方面军第四次反“围剿”失利,被迫离开大别山,向西实行战略转移。留在根据地的中共鄂豫皖省委重建红二十五军,创建红二十八军,进行坚持和保卫根据地的斗争。1934年11月,按照中央指示,红二十五军高举“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的旗帜开始长征,并先期到达陕北,为党中央把中国革命大本营放在陕北创造了条件,大别山成为红军长征出发地之一。红二十五军长征后,留在根据地的党组织又重建红二十八军,独立坚持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这里成为南方8省中面积最大,也是唯一保持有军级建制红军部队的游击区。在长达十年的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经历了三年创建与统一、两年巩固与发展、两年多坚持与保卫,近三年游击战争,党的领导始终未曾间断,革命烽火始终在这里熊熊燃烧。
华中地区重要的抗日战略支撑点
全面抗战初期,党中央和毛泽东电令将南方游击区建成抗日战略支点。大别山创建了豫鄂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成为华中抗战的中流砥柱。1938年2月,红二十八军改编为新四军第四支队。随后,第四支队开赴皖东抗日前线,在蒋家河口打响了新四军对日作战的第一枪。六届六中全会后,为贯彻中共中央开辟武汉外围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指示,李先念重回大别山区,组建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成立中共豫鄂边区委员会,统一领导豫南、鄂中、鄂东地区党的工作及抗日武装。皖南事变后,这些抗日武装改编为新四军第五师。在孤悬敌后的情况下,新四军第五师在日、伪、顽军的夹缝中求生存、谋发展,从小到大、由弱到强,成为拥有5万余人的威武之师,先后抗击日军15万、伪军8万,歼敌4.3万,是华中抗战的中坚力量。鄂豫边区抗日根据地发展到地跨豫、鄂、皖、湘、赣五省,成为党在华中敌后的独立战略区。
抗日战争胜利后,遵照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指示,1945年10月,由王震率领八路军南下支队、王树声率领河南军区主力与新四军第五师会师,组建了中原军区,辖主力部队3万余人,地方部队近3万人,是党在中原腹地的一支强有力的反内战的战略力量,中原解放区成为“向南防御,向北发展”体系的战略前哨。中原部队组成后,以罗山的宣化店为中心,克服种种艰难困苦,坚守在中原反内战前哨阵地达半年之久,牵制国民党30余万兵力,为中共中央在其他各解放区的战略部署赢得了宝贵时间。1946年6月26日,国民党悍然发动对中原解放区的进攻,全面内战由此爆发。中原解放军遵照中央关于立即突围的指示,分三路实施突围。东路以一个旅伪装主力担负迷惑和牵制国民党军队的任务,主力分南北两路向西突围。8月初,三路部队历经艰难险阻,完成战略转移任务。南北两路主力向西突围后,根据党中央指示,分别依托秦岭、武当山,创建了新的根据地,继续在黄河以南、解放区外线,发挥着对国民党军的战略牵制作用,留下的部队继续坚持大别山游击战争。
革命走向全面胜利的战略转折地
中原突围后,在主力部队转出大别山,敌我力量极为悬殊的形势下,大别山区始终有鄂皖工委、皖西工委等党的各级组织坚守着阵地。这些分散在各地的党组织,扎根在人民群众之中,领导20多支游击武装约3000人,分散在根据地东西两部坚持斗争,革命红旗始终在大别山上高高飘扬。
1947年,为打破国民党的重点进攻,中央军委决定实施“三军配合,两翼牵制”的战略方针,指示刘邓大军不要后方,直出大别山。8月11日,刘邓大军挥师南征,以锐不可当之势跨过陇海路,越过黄泛区,强渡沙河、汝河、淮河,于8月底胜利到达大别山,完成了无后方依托、千里跃进大别山、插入敌人战略纵深腹地的空前壮举。进入大别山区后,刘邓大军在地方党组织和游击队的支持和配合下,迅速实施战略展开,重建大别山根据地。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拉开了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的序幕,实现了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的战略意图。刘邓、陈谢、陈粟三路大军在中原地区的战略展开,使这一地区成为解放军夺取全国胜利的前进基地。
大别山革命斗争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完整历程。在党的领导下,大别山军民前仆后继、浴血奋战,200万人先后参军参战,数十万人牺牲,为新中国的诞生作出了巨大贡献,用热血和生命谱写了“二十八年红旗不倒”的光辉篇章。
来源:学习时报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