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简体

毛泽东论学习

华夏经纬网 > 评论 > 经纬观察      2021-07-29 14:54:42

  ◆才不胜今人,不足以为才;学不胜古人,不足以为学。

  ——《讲堂录》,1913年10月至12月

  ◆于是决定为学之道,先博而后约,先中而后西,先普通而后专门。

  ——《致湘生信》,1915年6月25日

  ◆友不博则见不广,少年学问寡成,壮岁事功难立。

  ——《致萧子升信》,1915年9月27日

  ◆志者,吾有见夫宇宙之真理,照此以定吾人心之所之之谓也。……十年未得真理,即十年无志;终身未得,即终身无志。此又学之所以贵乎幼也。

  ——《致黎锦熙信》,1917年8月23日

  ◆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1936年12月

  ◆知识的问题是一个科学问题,来不得半点的虚伪和骄傲,决定地需要的倒是其反面——诚实和谦逊的态度。

  ——《实践论》,1937年7月

  ◆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人家,“诲人不倦”,我们应取这种态度。

  ——《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1938年10月14日

  ◆一般地说,一切有相当研究能力的共产党员,都要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理论,都要研究我们民族的历史,都要研究当前运动的情况和趋势;并经过他们去教育那些文化水准较低的党员。特殊地说,干部应当着重地研究这些,中央委员和高级干部尤其应当加紧研究。

  ——《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1938年10月14日

  ◆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这对于指导当前的伟大的运动,是有重要的帮助的。

  ——《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1938年10月14日

  ◆工作忙就要“挤”,看不懂就要“钻”,用这两个法子来对付它,学习是一定可以获胜的。

  ——《在延安在职干部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1939年5月20日

  ◆学习一定要学到底,学习的最大敌人是不到“底”。自己懂了一点,就以为满足了,不要再学习了,这满足就是我们学习运动的最大顽敌,今天开会后要把它克服下去。

  ——《在延安在职干部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1939年5月20日

  ◆惟有一事向你们建议,趁着年纪尚轻,多向自然科学学习,少谈些政治。政治是要谈的,但目前以潜心多习自然科学为宜,社会科学辅之。将来可倒置过来,以社会科学为主,自然科学为辅。总之注意科学,只有科学是真学问,将来用处无穷。

  ——《致毛岸英、毛岸青》,1941年1月31日

  ◆现在我们党的中央做了决定,号召我们的同志学会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认真地研究中国的历史,研究中国的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对每一问题要根据详细的材料加以具体的分析,然后引出理论性的结论来。这个责任是担在我们的身上。

  ——《整顿党的作风》,1942年2月1日

  ◆去年八九月中央经过讨论,印了《六大以来》这本书,在中央高级学习组里研究。我们怎样研究呢?我们是用整个党的发展过程做我们研究的对象,进行客观的研究,不是只研究哪一步,而是研究全部;不是研究个别细节,而是研究路线和政策。我们要用这样的研究来使我们对今天的路线和政策有更好的认识,使工作做得更好,更有进步。

  ——《如何研究中共党史》,1942年3月30日

  ◆最后一个问题是学习,我的意思是说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和学习社会。一个自命为马克思主义的革命作家,尤其是党员作家,必须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知识。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1942年5月

  ◆关于十二本干部必读的书,过去我们读书没有一定的范围,翻译了很多书,也都发了,现在积二十多年之经验,深知要读这十二本书,规定在三年之内看一遍到两遍。对宣传马克思主义,提高我们的马克思主义水平,应当有共同的认识,而我们许多高级干部在这个问题上至今还没有共同的认识。如果在今后三年之内,有三万人读完这十二本书,有三千人读通这十二本书,那就很好。

  ——《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总结》,1949年3月13日

  (待续)


文章来源:学习时报
责任编辑:黄杨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