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简体

辜鸿铭剪辫赠红颜

华夏经纬网 > 评论 > 经纬观察      2022-06-28 20:50:36

  说起辜鸿铭,留给国人印象最深的,大概要算那条拖在他脑后的长辫子了。北大的学生嘲笑他,他反唇相讥:“我头上的辫子是有形的,你们心中的辫子是无形的。”其实,早在英国留学时,他已剪掉辫子,西装革履;回国后,他反而把清朝人硬“栽”上的辫子重新留了起来。原因很可能是“立异以为高”。当然,这也符合他复古派的身份。

  1857年7月,辜鸿铭生于南洋马来半岛,他的父亲辜紫云当时是英国人经营的橡胶园的总管。没有子女的橡胶园主布朗先生非常喜欢他,将他收为义子。1867年,布朗夫妇返回英国时,把10岁的辜鸿铭带到了当时最强大的西方帝国。临行前,他的父亲在祖先牌位前焚香告诫他:“不论你走到哪里,不论你身边是英国人、德国人还是法国人,都不要忘了,你是中国人。”

  辜鸿铭到了苏格兰,与布朗先生一家生活了很长一段时间。每天出门,街上的小孩子总是围着他看。他走哪里,就跟着哪里,一个二个不停叫喊:“瞧啊,支那人的猪尾巴!”辜鸿铭心里一直装着父亲的教诲,强忍着满心的愤怒和不堪的侮辱,始终不敢剪辫子。

  有一个冬天,辜鸿铭的保护人布朗先生一家到伦敦去了很长时间。天资聪颖的辜鸿铭是不乏朋友的,其中有个女孩与他很要好。一天晚上,辜鸿铭去这个女孩家拜望她。由于年幼,又活泼顽皮,对辜鸿铭的小辫子十分好奇。征得辜鸿铭同意后,就拿起辜鸿铭的辫子赏玩。嘴里还不停说道:“中国人的头发真黑得可爱!”辜鸿铭见女孩真的喜欢,一眼看到她的头发也是浅黑色的。于是便说:“你要肯赏收,我就把辫子剪下来送给你。”他见女孩有点羞涩,笑而不答。辜鸿铭便真的找来一把剪子,毫不犹豫地剪下辫子送给了这个女孩。


文章来源:人民政协网
责任编辑:黄杨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