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一百年前,山河破碎,国弱家贫。一百年后,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和第一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国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创造出世所罕见的发展奇迹。中国经济为何能迎难而上实现一个又一个新跨越?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时与势在我们一边,这是我们定力和底气所在,也是我们的决心和信心所在。”
核工业作为国家高科技战略产业,肩负着国防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任。核工业经过60多年的发展,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大变强的跨越。核电是核工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华龙一号”为代表的中国自主知识产权三代核电技术,是“铸就大国重器,打造国家名片”的生动体现。
从“国之光荣”到“国家名片”
所谓核电,是利用原子核内部蕴藏的能量产生电能。核电是战略高科技产业,是核大国必争的核能技术高地。发展核电是和平时期保持和拥有强大核实力的重要途径。
秦山核电全景图。邵帅摄
1985年3月20日,秦山核电站开工建设,我国自主和平利用核能迈出新步伐;1991年12月15日,秦山核电站成功并网发电,16天后中巴两国在北京签订了合作建设巴基斯坦恰希玛核电站协议,标志着中国跨入核电出口国行列。此后,中核集团陆续研发10万千瓦、30万千瓦、60万千瓦和100万千瓦压水堆系列技术。
30年来,在“国之光荣”秦山核电站基础上,中核集团建成田湾、福清、昌江、三门等一批大型核电基地,实现核电规模化发展。此外,中核集团打造我国第三代自主核电技术“华龙一号”,成为彰显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国家名片”之一。
2021年1月30日,“华龙一号”全球首堆中核集团福清核电5号机组投入商业运行,首堆前后耗时68.7个月,形成700余件国内专利,设备国产化率达88%。从此,我国核电技术水平和综合实力跻身世界第一方阵,成为继美国、法国、俄罗斯等国家之后真正掌握三代核电技术的国家。2022年3月25日,“华龙一号”示范工程第2台机组——中核集团福清核电6号机组正式具备商运条件。至此,“华龙一号”示范工程全面建成投运。
坚持自主创新 掌握关键核心技术
作为中国核电走向世界的“国家名片”,华龙一号是当前核电市场接受度最高的三代核电机型之一,是中核集团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在总结30余年核电科研、设计、建设、运行和管理经验的基础上,研发设计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压水堆核电创新成果,满足国际最高安全标准,完全具备批量化建设能力,已成为中国为世界贡献的三代核电优选方案。
福清核电站。福清核电供图
华龙一号在采用经工程验证的成熟技术基础上,独创性地采用“177堆芯布置”和“能动与非能动相结合”的安全设计理念,首堆设备国产化率达88%,还运用了单堆布置、双层安全壳等先进设计理念,具备完善的严重事故预防与缓解措施、强化的外部事件防护能力和改进的应急响应能力等先进特征,经过充分分析试验和工程验证,充分保证了电厂安全性、经济性和先进性。
华龙一号具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中核集团协同国内17家高校、科研机构,联合58家国有企业与140余家民营企业,共同突破了包括反应堆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堆内构件等核心设备在内的411台设备的国产化,共获得700余件专利和120余项软件著作权,覆盖了设计技术、专用设计软件、燃料技术、运行维护技术等领域,满足核电“走出去”要求。
确保核安全 助力“双碳”目标
长期以来,公众对核电安全极为关注。核电安全如何确保万无一失?
我国核电站设计中均设置了四道安全屏障——第一道是核燃料芯块,核裂变产生的放射性物质98%以上会“滞留”在二氧化铀陶瓷芯块中,不会释放出来;第二道是燃料包壳,芯块燃料密封在锆合金包壳内,防止放射性物质进入一回路水中;第三道是压力边界,由核燃料构成的堆芯被封闭在壁厚20厘米的钢制压力容器内,确保放射性物质不会泄漏到反应堆厂房中;第四道是安全壳,反应堆厂房是一座高大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构筑物,壁厚近一米,内表面加有6毫米厚的钢衬,防止放射性物质进入环境。
“华龙一号”还采用了双层安全壳设计,提供多一层放射性物质包容屏障,进一步提升了反应堆对外部灾害的抵御能力,安全系数再次升级。层层屏障使核电站具备抵御强震、大飞机撞击等极端灾害的能力,在安全性上满足国际最高安全标准要求。
3月25日,我国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示范工程第2台机组——中核集团福清核电6号机组具备商运条件。 福清核电供图
此外,作为安全、清洁的能源,核能发电对优化我国能源结构、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华龙一号”每台机组发电相当于每年减少标准煤消耗312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16万吨,相当于植树造林7000多万棵,经济、社会和环保效应显著。
“华龙一号”走向世界舞台
“华龙一号”的成功,为我国核电技术“走出去”搭建了桥梁。2021年5月21日,“华龙一号”海外首堆巴基斯坦卡拉奇K2机组投入商运;2022年4月18日,“华龙一号”全球第四台、海外第二台机组——巴基斯坦卡拉奇K3机组投入商业运行。至此,“华龙一号”海外首个工程两台机组全面建成投产。
巴基斯坦卡拉奇核电2、3号机组。
据悉,卡拉奇2、3号两台机组每年将为巴基斯坦当地提供清洁电力近200亿度,能够满足当地200万人口的年度生产和生活用电需求,相当于每年减少标准煤消耗624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632万吨,相当于植树造林1.4亿棵,对优化巴基斯坦能源结构、推动实现全球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和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危机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项目建设还带动了巴基斯坦经济和相关产业发展,对促进巴基斯坦当地民生和经济发展等起到重要作用。巴基斯坦当地供货设备大幅增加,项目建设高峰期为巴基斯坦直接提供了1万余个就业岗位,通过产业链间接创造了就业岗位超过4万个。
目前,海内外多台采用“华龙一号”技术的在运在建核电机组运行安全质量全面受控,进一步增强了世界各国对“华龙一号”的信心。除巴基斯坦外,我国还与阿根廷等“一带一路”沿线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核电项目合作关系。这是落实“一带一路”倡议、构建核能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途径,也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
综合自中新网、人民网、中国网、环球网、光明网、科技日报等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