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故宫(资料图)
作者 王昆义 台湾国际战略学会理事长、教授
国民党民意代表陈以信在台立法机构指出,他最近接获检举,台北故宫去年2月打破清代文物“娇黄釉绿彩龙纹碗”,还把另一件珍贵的明代青花瓷器摔破,但单位高层却要求相关人员 “不点交、不举报”,意图将事件瞒天过海。
此消息一出,不但点燃台湾社会的愤怒,更有民众质疑,莫非类似状况不只一次?台北故宫获得这些从中国大陆千里迢迢运来的珍贵文物,至今仍存放在台湾,是否有善待它们?
台北故宫终于对此事作出说明,指出台北故宫器物处瓷器科人员整理文物时,2021年2月3日、2022年4月7日打开文物包裹后发现 “明 弘治款 娇黄绿彩双龙小碗”、 “清 康熙款 暗龙白里小黄瓷碗”破损;2021年5月19日整理文物时,由于人员在作业过程中疏忽,致 “清 乾隆 青花花卉盘”掉落破损。
毁损文物的照片上网后可见, “明弘治款娇黄绿彩双龙小碗”从3分之1处断开,断开的三分之一处再碎裂成4片; “清康熙款暗龙白里小黄瓷碗”则是断裂成两截;最惨的就属 “清乾隆青花花卉盘”,因从高处摔落之故,当成裂成7片大小不均的碎片。
这样的情形使台湾社会的不满情绪更加上升,认为台北故宫是 “示范一次连摔3件国宝”,管理显然有重大缺失,民进党当局应严格调查并令故宫馆长吴密察负责。
台北故宫自1965年11月12日成立以来,从未传出打破珍贵文物,因此在民进党当权之下发生这样的憾事,引起社会轩然大波。
台北故宫与台行政机构负责人联合打迷糊仗
根据陈以信接获的消息,事发之后相关人员立即向台北故宫院长吴密察报告,吴却决定隐瞒事故经过,下令对该器物不得点交、不得记录,在进行修复前也不得做检视报告;尤其要求相关人员要封口,所有的相关文件都用最高密件的方式来处理,以免留下任何的证据。
台北故宫院长吴密察表示,发生问题后依循程序报给他,他马上启动调查,并分两路进行,业务单位自己进行报告调查,政风处也报告调查。吴密察强调并无隐匿,表示在第一、第二案中,还未能确认责任归属,现在第三案可以确认责任归属后,就启动惩处作业,在考绩会当中,并未隐匿。按理说,台行政机构负责人苏贞昌有责任下令彻查此事,更须追查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吴密察的责任。
然而,吴密察有强烈的“独派”色彩,因此苏贞昌含糊其辞,只说台北故宫非常专业,为保存文物非常重要的地方,且过去曾经院长有跟他说状况,对于专业的文物保存运作都有严谨规范,依照文物保存专业处理,完全未提及行政机构的彻查程序,也不愿追查吴密察的责任。苏贞昌甚至说,他认为吴密察不是会隐瞒的人,显然将个人判断凌驾于行政责任之上。
绿营民意代表也指出官网标注不用心
台北故宫与民进党当局这种完全不负责的态度,终于连自家人也看不下去了。
民进党民意代表高嘉瑜在社交平台称出,除了摔破珍贵文物外,台北故宫网站上的 “明弘治款娇黄绿彩双龙小碗”,上面的朝代却写成 “清弘治款”,连官网上都误植,突显台北故宫对文物保存及标注缺乏严谨的态度。
至于珍贵文物破损的原因,台北故宫到现在无法交代。院长吴密察表示,往调阅监视器前查10年纪录,也都没有发现有人员疏失,他 “猜想”是在搬运时造成碰撞才会毁损,企图以臆测含糊带过,推托责任。
破损不可能自然发生,台北故宫文物清点、注记、搬移保存过程中,却没有录像、外部见证人等流程,无法避免中间产生移花接木、偷龙转凤等情形。也没人会发现。而包含 “明弘治款娇黄绿彩双龙小碗”及 “清康熙款暗龙白里小黄瓷碗”这2件文物,出现无法厘清责任归属的状况,台北故宫有责任向台湾社会清楚说明
关于文物毁损的原因,吴密察继续推托,瓷器的收藏方式与时代潮流不符,可能是造成为文物破损的原因,又说由于文物储放信息未数字化,所以无法判断两件文物是过去就已破损,还是新进人员处理不当。
其实台北故宫文物早已数字化,在文物管理系统中都有详载。文物不论是清点或策展前的 “健康检视”,都会协同维修单位或由专业资深的库房管理人员共同参与。身为院长吴密察非但没有平时就深入理解,还怪前人没有数字化,让台湾民众无法接受。
民进党当局如果不严格彻查此事,保护珍贵的文物,只是一味着替吴粉饰太平,恐怕无法平息愈发严重的民怨。
华夏经纬网专稿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