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简体

一代宗师 两岸敬重 三好在人间

华夏经纬网 > 评论 > 台岛夜话      2023-02-13 14:44:13

 台岛夜话


  作者 任我行 台湾特约评论人

  2023年2月5日,兔年元宵节傍晚,佛光山开山宗长星云大师圆寂,享耆寿97岁,大师后事循佛教仪式采“坐塔荼毘”,5日坐入塔中,七天后荼毘火化,择于2月13日上午9时举行圆寂颂赞典礼。

  回顾大师生于动荡战乱的中国,一生颠沛流离,1949年后度海来台后在桃园中坜圆光寺修行,更曾被诬陷“匪谍”而入狱,但仍坚守弘法大爱,并在两岸开放探亲交流后,多次赴中国大陆弘法,深获两岸佛教界尊崇,如今大师圆寂,但 “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事”的三好箴言,永留人间。

  出生江苏,12岁就出家,星云大师一生弘扬佛法,秉持“有佛法就有办法”的精神。为宣扬人间佛法,星云大师迄今在世界各地创建200多所佛寺,门下来自全球僧侣及信众人数以百万计。为宣扬佛法,大师还开设了图书馆、出版社、学校、电台及电视台,落实其“人间佛教”的信念。

  1987年,台湾地区开放回中国大陆探亲,在两岸关系和缓时,星云大师开始至中国大陆进行访问及弘法。2000年之后,两岸因承认 “九二共识”之和平红利,星云大师奔走两岸,扮演两岸佛教文化使者,希望避免发生两岸兵戎相见的悲剧,在近年台湾一片“去中国化”氛围中,他仍自称“台湾中国人”。

  近年,星云法师于大陆宜兴复兴大觉寺,捐建中国书院博物馆、扬州鉴真图书馆、南京大学佛光楼,成立扬州讲坛、星云文化教育公益基金会,及复建南京天隆寺等,积极推动文化教育,促进两岸和谐,带动世界和平。

  2009年3月31日,释星云在江苏无锡世界佛教论坛中发表 “台湾没有台湾人,台湾哪个不是中国人,两岸你来我往,一家就统一了”,他并向达赖喇嘛喊话,希望达赖喇嘛面对一个中国,不要忘记自己是中国人……”。虽然在台湾内部引发渲然大波,但他仍不改初心,认为“两岸一家,本来同手足一体”。

  星云大师也在2013年底出版《百年佛缘》全集,阐述大师从中国大陆渡海来台宣扬佛法,一步一脚印,在僧信、文教、社缘、行佛之间,行走世界五大洲、广开佛缘之路的挚诚告白。

  2014年2月18日傍晚,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钓鱼台国宾馆会见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所率领的访问团,习近平在见星云大师时特别表示:“大师送我的书,我全都读完了。”隔天,星云大师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会中发言,针对 “中国梦与人间佛教”,提出四点看法,包括:一、发扬中华文化要加强软实力的建设;二、两岸和平要以五和为基础;三、心灵富足要实践三好四给;四、人间佛教有益于国家社会。这四点意见既是大师对中国梦的建议,也是大师人间佛教实践的总结,大师的佛教文化事业正是自觉地践行中国梦;人间佛教既是中国梦的重要理论资源,又可成为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助力。

  星云大师毕生以佛教促成两岸和平交流的行动,也于2013年3月30日,由凤凰卫视联合两岸三地十余家华文媒体共同主办的 “影响世界华人盛典2012-2013”上获颁“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

  “我告诉你们啊,我的座位在这里,我的办公室、我的会客室,我在这里吃饭”,星云大师生前对着来访的客人指着他的长桌说,“我没有抽屉、我没有秘密,我什么东西都在这里(指桌子)”,藉此向访客表达,“空无啊,才拥有世界,世界才是我的”、 “无,即是有”的人生哲学。

  星云大师也说过,“一生没有存款,我的所有一切都是大众的、都是佛光山的,一切都归于社会。”因此早已预立遗嘱,2000多万元的个人存款,已全部捐作公益信托教育基金。

  星云大师也从不避讳表达其政治立场,早年加入国民党后,1986年担任国民党党务顾问;1988年并被推选为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1998年,72岁寿辰,由连战并致赠“吾党之光”寿匾祝贺。

  也因此,星云大师时常卷入政治议题,这让外界台湾其他政党或主张不同政见人士讥讽其是“政治和尚”,但大师并不因此而恼怒,反而主张“关心政治,不代表问政”,政治人物也是众生之一。只要对众生有利,就不必太考虑个人利害。而其对政治的态度是“问政而不干预”。

  2008年,星云大师在接受媒体专访时又表示,当大家问他,“出家人,为什么要涉足政治?”,而他认为,出家人也是公民,也没被褫夺公权,为什么不能爱国?为什么不能表达道义,选贤与能呢?

  2015年10月中旬,星云大师展望此生最后一次中国大陆之行,为新书《贫僧有话要说》宣传,在北京接受《环球时报》和“佛教在线”网联合访谈时表示,“总的来说,我是一个和尚,我做过国民党的党员,我是中国人,这是贫僧一生不能改变的。”

  当被问到难道不介意被台湾反对党讥为“政治和尚”吗?他自在的说,“我究竟是什么和尚,我想不是哪个人说我是,我就是。”他也打比方,我在世界上办了五所大学,那我应该也有资格做“教育和尚”吧!“而我布施,我也救灾、救苦、救难。我也建了几百个寺院,弘扬佛法五大洲,我也应该是“传教和尚”;而我练书法、写字,以“一笔字”结缘,我也可以算是“艺术和尚”。表达了其“隐心而后动,谤议庸何伤”的心境。

     华夏经纬网专稿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责任编辑:黄杨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