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加紧对共产党进行封锁、分割和破坏,为加强中共中央与各地组织联系,迫切需要无线电台的建立。1928年中共六大后,周恩来领导筹建共产党的第一座秘密电台,开创党的无线电通讯事业。
指定李强、张沈川筹建共产党第一座秘密电台
中共中央早期无线电训练班旧址四成里弄口
当时,创建无线电台是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一无现成人才,二无设备,环境又极其险恶,因此挑选合适的人选成为重中之重。1928年10月,周恩来选派李强担任中共中央特委会下新设的交通科科长,负责建立无线电工作。同时,还找张沈川谈话,指定他去学习无线电通讯技术。此外,还委派毛齐华、陈昌浩、涂作潮等10人在苏联秘密学习无线电通信技术,形成党第一批无线电专业人才。
李强、张沈川在上海一起秘密钻研,反复拆装实验,1929年秋成功自制了共产党第一台无线电收、发报机,并在大西路福康里(今延安西路420弄9号)建立党的第一座秘密电台。该电台由李强负责机务,张沈川负责报务,黄尚英负责收发报。为使电台便于隐蔽,周恩来派刚从苏联回国的女共产党员蒲秋潮到电台工作,她和张沈川假扮夫妻,衣着讲究,房内布置阔气,以驻守掩护机关。为熟练掌握该项技术,他们分别在楼上、楼下勤练收发电报技术。1929年底,李强、黄尚英在香港开设了分台,经香港分台的转递,促进了革命事业的发展。此时邓小平正好从上海到广西经过香港,与香港台取得联系。此后,上海党中央与邓小平领导的百色起义部队的联络就由香港台转达。
1930年,李强、张沈川他们还在巨籁达路四成里(今巨鹿路391弄12号)开设无线电培训班,培训班门口挂“上海福利电器公司工厂”招牌,培养党的无线电人才。1930年10月,在苏联学习无线电的同志回到上海,壮大了无线电通讯力量。中央又在慕尔名路安吉里(今茂名北路111号)等处开设新的电台,并建立收发报机装配车间,党的无线通讯事业不断壮大。
“豪密”:共产党第一部无线电密码
在极其艰难的环境中,周恩来等人根据当时获得的各种密码本资料,借鉴苏联无线电通信的经验,结合汉字和阿拉伯数字的特点,反复钻研,编写出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本通讯密码——“豪密”(以周恩来党内化名伍豪命名)。“豪密”所用的密码从不重复,简单好记,却难以破译。这部密码在我军的保密通讯中起到了重大作用,直到1949年国民党垮台,都没有被破译出来。
1931年3月,时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长任弼时率涂作潮等在中央苏区建立电台。9月,苏区电台与上海的中央电台接通联络,开始两地之间的无线电通讯。第一份来往电报用的密码就是任弼时带到苏区的“豪密”,由周恩来从上海发给苏区中央局,内容是问任弼时是否到了中央苏区。这次,任弼时、周恩来和邓颖超分别在苏区和上海两地亲自翻译这次电报。
审定第一个有关全党全军的电报处理程序的文件
周恩来在长期担任党和国家领导职务的过程中,一直领导和关怀党的电报收发归档工作,使其走上科学化、规范化之路。1933年中央军委《关于保持机密问题的训令》、1942年《中央书记处办公厅关于汇编(中央电讯)和精减电文的决定》等,都由周恩来主持制定。1948年,随着共产党领导的军队节节胜利,全党全军无线通讯工作的快速发展,电报档案的数量逐渐增多,为消除战时电报文件管理中的散乱状态,提高办文效率,周恩来让中央办公厅主任杨尚昆起草《承办收发电报程序》文件。这份文件,周恩来仔细修改,增写文电拟制、批办人、主管人、主送机关、抄送机关、会签、批签、文电运转和归档等条款,并将标题改为《中央办公厅关于承办和收发电报(文件)及归档程序》,1948年9月30日以中央办公厅的名义颁发。
这个文件涉及到中央和中央部委领导人办文和决策程序的一些重大问题。凡收到的电报均按照党务、政治、军事、群众团体等分成若干类别后送领导人批阅批办,按照一定程序办理,创立了全国党政军系统按内容类别,分别行文的制度。至此,形成统一的文电处理程序,将全党全军的文书处理,从战时散乱状态纳入规范管理轨道,也开创中共档案管理一文一事的先河,为后来新中国行文制度的发展打下基础。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