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霭琳 台湾资深媒体人
美国总统拜登2022年8月16日签署通过4,370亿美元支出的《降低通膨法案》,除了早已被“地缘政治”狭持而被迫去美国投资的台积电公司,在接受一堆不合理限制条件之后,可以获得金额未明的设厂补贴之外;根据近来陆续出炉的执行细节,包括台湾厂商擅长的太阳能发电、储能设备、电动车供应链,以及刚开始切入的风力发电组件,都在法案囊括范围之内。
但美国人也不是佛心来着,台商若欲享有这些补贴,都设有严苛条件,一则是货品的供应链都要“去中化”,其次则要逐年落实在美国当地生产的要求。
中美贸易战以来,美国违反自由贸易原则,处处打压中国大陆相关供应链已是众所皆知,但美国降低通膨法案却贯彻“美国制造”的要求,想来更觉得毛骨悚然;由于这些产业不乏台厂擅长的科技产业链,难免不让人多想,会不会有朝一日,台湾的制造业在这些利诱威胁下,全都自愿或被迫的赴美投资。
据台湾地区海关统计,因贸易战、地缘政治风险等原因,台湾地区近年在美国进口市占率扩增,2021、2022年皆跃升为美国第八大进口市场,主要进口货品包括计算机相关产品、集成电路等货品。而2022年台湾地区出口美国前十大货品中,排名第一、第二者皆与计算机相关。
当民进党拿着台湾货品在美国进口市场大跃进的成绩单来进行大内宣时,民进党没敢实话实话的关键点有二;其一,中国大陆货品依然稳居美国第一大进口市场,美国虽然高唱去中化,实则离不开中国进口货品;其二,台湾出口美国靠的都是资通信货品,当台积电已被迫赴美投资、而其他因全球2050净零排放目标而新兴的绿能、储能、电动车等供应链,也都自愿(厂商为了取得美国补贴),或着被迫(厂商被动因应大厂要求)的赴美设厂投资了,那么能留在台湾的制造业还剩下什么?如今的美国正在以蚕食鲸吞的方式掏空台湾制造业,难道民进党还能继续高唱台美关系半世纪以来最好?
除了美国正以各种补助手段,威逼利诱台商赴美国投资,美国更用其区位优势,与临近的墨西哥、加拿大签署北美自由贸易协议(USMCA),利用墨西哥便宜的劳工,解决美、加两国工资过高的问题,以增强国际竞争力。
于是乎,当美国正重整汽车工业,并顺应电动车崛起的势力,建立新一波的造车新势力时;台湾的电动车供应链,原本可以留在台湾生产,但如今像是储能电池、充电站等业者,为了参与美国电动车供应链商机,即便不去美国,也被迫必须前进墨西哥设厂。这些新兴制造业,还是无法留在台湾。事实上,在美国鼓动下,全球正进入新一波反全球化的浪潮,取而代之的风潮是“短链革命”。
除了美国正在抢夺全球制造业,今年4月刚成为全球人口第一大国的印度也不甘示弱,挟着人口红利,印度正在进行复制中国经济腾飞的经验,广邀全球大厂赴印度当地投资。
今年6月底,印度总理莫迪赴美国进行国是访问,除了见到拜登,也在一天内见到苹果、微软与谷歌CEO,并与美国太空总署(NASA)签署太空国际条约,印度将参与NASA月球探测计划,探索国家之间太空合作的可能。姑且不论台湾涉入不深的探月计划及太空科技,光是苹果、微软、谷歌这三家科技业,哪家业者不是台湾的合作对象?
在苹果公司冲刺“印度制造”的大方向下,包括鸿海、纬创、和硕等苹果组装代工厂,也被迫移到了印度生产,其他电子业像是华硕、仁宝、台达电、东元,也不落人后。而钢铁、制鞋、汽车零件等,则分头去了越南、泰国等地。
从民进党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近来东盟国家自台湾进口比重已从2016年的5.5%,逐步增至2022年的6.7%,今年1-5月进口比重更升至8.1%,超越日、韩,台湾地区成为东盟主要进口来源地,新南向政策大成功。
但台湾地区成为东盟市场主要进口来源,这背后的真实的经济意义是,过去台湾出口中间财赴中国大陆加工组装,如今随着生产基地朝东盟市场转移,东盟又成为台湾主要出口市场。
过去台湾“亲绿、反中”人士总是洗脑宣传,都是大陆害的,台商赴对岸投资,让大陆人抢走了台湾人的工作;但现实证明,这些业者就算不能在中国大陆生产,碍于岛内劳动力不足、工资成本高昂等因素,即便东南亚国家的工人素质仍不高,基础设施尚未健全,法规也诸多限制,但组装厂也不可能重返台湾。
但要命的是,过去离开台湾的都是危险、辛苦、肮脏的“3K产业”,如今随着印度崛起、东盟起飞、还有拜登政府利用墨西哥资源重塑美国制造业,离开台湾的都是高附加价值的新兴科技产业,不得不令人担心,台湾制造业会不会反被美墨印越等市场吞噬?
华夏经纬网专稿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