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王昆义 台湾国际战略学会理事长、教授
民进党的选战策略简单来说,就只有 “抗中牌”与“认知作战”两项双重变奏。
“抗中牌”就是要制造“红色恐慌”,“认知作战”就是要在选民的脑袋里植入 “认知病毒”,两者相互作用在选战中就能无往不利。
“抗中牌”是一种共产主义的图腾,却被转化成另一种“红色恐慌”,过去曾影响美国人民对苏联共产主义的认知,让美国人民认为实行共产主义的国家只会想要战争,不想和平。民进党再把这种“红色恐慌”,以“抗中保台”的口号操控人民,让台湾人民也相信依靠中国大陆只会带来战争,不会有和平。
民进党制造“红色恐慌”
至于“红色恐慌”的起源,主要是指一次大战以后在美国兴起的反左风潮,依照维基百科的说法,经常被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自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后延续至1920年代,“红色恐慌”受到当时欧洲的影响,美国人认为工人阶级与社会主义者,可能在美国内部爆发政治激进主义或革命运动。
第二阶段是指开始于1947年,并几乎贯穿全部1950年代的麦卡锡主义。恐慌来自于美国国内外共产主义者,对美国社会的影响以及对联邦政府的间谍行为。因此美国政府制定形形色色的反共政策,使国民接受了国家安全与反共密不可分的思想观念。而此观念以美国共和党参议员约瑟夫·麦卡锡发起的“麦卡锡主义”有密切的关系。
而近来美国又兴起第三阶段的“红色恐慌”,苗头则完全转向中国。
第三阶段的“红色恐慌”主要是起源于特朗普时期,在中美地缘政治紧张与经济竞争日益加剧之下,美国想方设法维持自己在全球的主导地位,并抵抗中国崛起,这似乎已经成为一股不可逆转的趋势。随着中美两国竞争趋于白热化,部分专家担忧中美可能落入“修昔底德陷阱”(Thucydides's Trap),亦即新兴强国威胁现有强国地位时,双方最终可能爆发战争冲突。
“修昔底德陷阱”是由哈佛大学战略问题专家艾利森(Graham Allison)在他的著作“注定一战?”里提出一个概念,用以描述中美的潜在冲突,并指出过去历史上两强相争的16起实际案例里,共有12起爆发战争,他提问中美是否能打破此恶性循环的规律。这项理论虽不乏争议,却有助于理解中美竞争背后战略思维。
在“修昔底德陷阱”的迷思中,民进党在2019年蔡英文寻求第二任连任时期,开始提出“抗中保台”策略,并透过修改“国安五法”与制定所谓“反渗透法”,配合香港反送中行动,成功在台湾内部营造出具有“芒果干”意涵的“红色恐慌”迷思,也让蔡英文在民心向背之下胜选。
民进党操作“认知作战”
2019年5月2日台立法机构外事与防务委员会,邀请台“安全局”、大陆委员会等相关单位就“中国大陆假讯息心战之因应对策”进行项目报告,报告内容罔称,大陆对进行“认知作战”。2020年5月20日,蔡英文于连任的就职演说中提及,防务事务改革中有三个重要的方向,而其中一个重要方向便是要对“网络战(Cyber Warfare)”、“认知战(Cognitive Warfare)”与“超限战(Unrestricted Warfare)”所带来的威胁加强提升安全警觉及意识,并且认为台湾正与大陆进行认知战的交锋。
其实,自民进党2016年重新执政以来,随着两岸关系紧张情势与台湾政治社会的变化,“认知战”议题在台湾被炒作得甚嚣尘上,特别是民进党以侧翼及网军对台湾人民进行认知作战,除了频发攻击性与恫吓性梗图外,也有以精短文字来发贴文,同时通过党政系统与亲绿媒体,民进党一再指称中国是制造假新闻与认知作战的危害者,如此绵密讯息网络的影响力不可小觑。尤其是民进党在完全掌控台湾政权之下,2020年以后更是利用新冠疫情大爆发,继续营造台湾面对中国大陆的危机感。
而“认知战”是一种“认知空间作战”又被称为“认知域作战”或“制脑作战”,在军事领域上属于“信息战争”中的一环,而在政治事务与公共政策领域中又同时存在于政治心理、政治传播、政治公关与民意研究的范畴。在认知空间中所使用的“武器”是精神意念,亦即所谓的“认同”,凡是精神意念、价值可以传递到的场域、空间,都可以作为认知作战的 “战场”。
早在1990 年代美国兰德公司的两位学者阿奎拉(John Arquilla)与伦菲尔德(David Ronfeldt)在研究新兴网络所存在的安全隐患时,即已预见网络战的发生,他们主张未来的冲突不再仅靠强大的实体武装力量来获取胜利,而是凭借网络信息的可得性和操纵手段,试图扰乱、破坏或修改目标群众所认知到的自己与周遭的世界,同时伴随公共外交举措、宣传战和心理战、政治与文化颠覆、对媒体的欺瞒或干扰等作为,是一种全新的冲突形式与横跨各个领域的“新战争”型态。
同时,阿奎拉与伦菲尔德还提出一个“新脑皮层战争”的概念,这个概念的意义是指 “在不破坏敌方组织的同时,通过影响,甚至调整敌方领导者的意识、理解力和意志……,从而设法控制和塑造敌方组织的行动”。另外,“新脑皮层战争”也是在向敌方领导人,灌输那些精心设计的感知和认知的资料,从而对他的谋划和判断能力加以限制和控制,或以假情报迷惑对方。
这种“新脑皮层战争”被认为在信息时代可以结合科技与意志的一种战法,打破以往“唯武器论”和“唯意志论”的战争论辩。为了使科技与意志能结合做到合理的解释,阿奎拉与伦菲尔德还又提出“心灵政治”与“认知管理”这两个概念。
“心灵政治”是把“网络共同体”和“语言共同体”两者合而为一。“网络共同体”是以信息为主导的场域;“语言共同体”是以表述为内容。将信息和语言结合成为一个作战体系,就可以形成“舆论战”的最大效用。当“舆论战”能在作战中产生效用,只要利用传播理论中的“子弹理论”,不断的散播有利己方的讯息给对方,就能产生新的“心灵政治”,达到认知作战的目的。
事实上,在“心灵政治”的转化过程中也会产生一种“认知病毒”,它就像生物界的“生物病毒”,网络界的“计算机病毒”一样,都会对人类社会生活中产生干扰的活动。所以“认知病毒”可以改变人们的“心灵政治”,进而转向去认知不同的事务。
民进党怎么操作“认知作战”
民进党操作“认知作战”就是把中国大陆作为一个图腾,或是一种标靶,再以射飞镖的方式,只要跟中国大陆有关的人事地物,都可以当成标靶的红心。其中主要的操作方式,主要可以归类出以下几项:
一、 军事威胁:民进党会放大解放军的实力,并以台军需要完成主力战舰为由,力推“公机公造”、 “公舰公造”的成就。但是有时也会夸大台湾防务的改革缓慢,所以需要美国军售台湾弥补不足。
台湾的军事弱点:强调目前台湾民间的力量偏弱,尚未能造成对中国武力攻击的压力。所以必须由体制内改革,搭配民间已经建立起相当能量的作用,如黑熊学院,一起创造军民合作的反解放军攻击的行为。
二、 网络战:强调中国黑客的能力高于世界水平,台湾资安要完全依靠台当局不可能应对大陆所谓黑客,必须推给全民。尤其是台湾民众对于资安的不设防程度过高,台当局只能不断倡导防范。必要时必须“立法”反制,但在执行时容易被抓到把柄,这一点还没有解决方式。
三、 统战:民进党认为中国的统战最成功,台湾因应却是最失败,包括第五纵队和假消息对台湾的影响过深。这主要是因为两岸庞大的交流利益与声量,反制统战工作一直都不太成功。例如曾经交由民间人士代表推动的 “代理人法案”已受到亲绿“立委”普遍支持,但各选区反弹的力道也让法案推动失败。
四、 外事战:台湾被“邦交国”抛弃已经势不可挡,能做的就只剩非官方关系,民进党当局只能以扩大宣传“台湾的处境”艰难作为反制。根据最近研究,外事战比较能够撑住,不过国际社会会当台湾的盟友,不是因为多“认识台湾”,而是因为“认清中国”。虽然目前盟友都算配合,但在无法释出更多政府管道的条件下,要靠更多民间白手套串连更多盟友,强化全世界“认识中国”的负面印象。
五、 经济战:目前台湾地方经济与大陆的经济依存度过高,台当局称对大陆投资的审查严重短缺。台湾每次地方选举中打“反中牌”都没有效果,要想犯法利用“大选”延伸宣传所谓“统战重点是台湾地方”,选了非绿就是把地方直接推向与大陆经济结盟的深渊。问题是中资相关议题一直得不到民众关注。现在反服贸成立的团体已经走样,未来对的经济战将更难推展。
六、 舆论战(狭义的认知作战):民进党认为,台湾媒体最主要的问题是代理人制度晋级,媒体被入股或变相收购。另外,粉专、社群平台也要撒下网军策反,让民进党难以防堵。
民进党认为假消息尚可打,阴谋论的反击效果不彰,没打到重点。还是回到培养基本的情搜能力,同时不断加强“大陆在背后操作”的印象,形成反向阴谋论。但是,目前最大的麻烦是Tiktok成为主战场,再加上在地协力者过多,难以防范。
七、 法律战:台湾这方面研究的人员还是太少,应对超级不足。目前民进党当局已考虑直接从体制内快速下手,但需要搭配学者进行研究,在短期内还是可以依靠五眼联盟协助。
结论
2023年12月3日民进党“大选”候选人赖清德在台北竞选总部造势活动上提出批评,称蓝白共同喊出重启服贸,都想让台湾走回老路,国民党甚至提出要开放大量大陆学生来台就业,赔上台湾青年的未来……绝对不能台湾交给这群人 ……在这场造势活动中,赖清德整场演说都是针对蓝白打出的“抗中牌”进行批评,他根本不需要提出什么政见,绿营群众就会为之疯狂。所以用“抗中牌”掀起“红色恐慌”,再加上多年来民进党善用的“认知作战”,民进党自以为在选战中就可以无往不利,让蓝营也难以破解。因此,如何突破民进党这项已经变成老梗的选举战略,就可以翻转台湾政权,创造两岸真正的和平。
华夏经纬网专稿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