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简体

揭秘“赖团队”人物:“黑马”刘镜清接任“国发会”主委无法为台湾财政把脉

华夏经纬网 > 评论 > 台海观潮      2024-05-29 13:03:07

台海观潮

 

  “曾在IBM、资诚(普华永道)系”任高官的刘镜清,被赖清德延揽为台“政务委员”兼负责台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及管理公营事业投资的“国发会”主委。刘镜清意外出场,让外界好奇“务实台独工作者”赖清德为何看上了刘镜清。梳理刘镜清的工作经历,发现其受到重用的最重要原因有二:一是刘镜清曾经服务的IBM与资诚台湾有着强大的国际企业背景,二是与刘镜清和民进党特别是赖系渐行渐近的关系有关。

  一、刘镜清曾经服务的资诚台湾为普华永道系企业,实力雄厚

  刘镜清服务的资诚台湾系企业,是全球四大国际会计事务所普华永道(PwC)的“联盟”企业,在台湾名称为资诚联合会计师事务所,英文名称为PwC Taiwan,名义上为朱国璋及陈振铣于1970年设立。虽不登记为台湾地区的“侨外资”企业,但它是妥妥的普华永道(PwC)外资企业,在台湾会计师业界有强大的影响力。普华永道(PwC)在中国大陆的实体为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在香港为罗兵咸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因此可以说资诚联合会计师事务所是妥妥的“侨外资”企业,旗下又有所谓的策略合作伙伴企业如普华商务法律事务所、资诚企管顾问有限公司、资诚永续发展服务有限公司、普华国际财务顾问有限公司、资诚税务咨询顾问有限公司、资诚创新整合有限公司、资诚普华国际财务顾问有限公司、资诚创新咨询有限公司等等。

  据台湾标案网显示,光资诚联合会计师事务所参与投标的270多个台湾公部门标案中,获得174项标案,总金额近999,081,853(9.99亿)元新台币。资诚联合会计师事务所不仅接单企业、行政单位的审计业务,更是从事全球产业投资、技术创新、资本流动、企业管理的战略性研究,如资诚联合会计师事务所与台湾经济研究院等机构有长期合作,执行过《2021年台湾创新生态大调查》;资诚联合会计师事务所还作过《2018年全球区块链调查报告》《2022年台湾企业领袖调查报告》,每隔两年会作《全球暨台湾家族企业调查报告》,其中2023年的报告对全球82个国家地区2043家企业(包括在大陆企业及在大陆投资的台资企业泰山企业等)进行调查。2023年资诚系重点调查了全球企业AI与创新的关联情况,关切台湾企业在AI创新中的需求、挑战。可以说,资诚拥有全球企业的资源,熟悉全球产业发展趋势,了解海峡两岸企业家情况,掌握独一无二的企业数据。

  表一:资诚联合会计师事务所2022-2023年获得的公部门标案

  

      

  资诚台湾系在大陆也有业务。如资诚联合会计事务所2013年获财政部在内地临时执行业务,2023年曾向上海有关机构提交“境外会计师事务所在中国内地临时执行审计业务(许可数据)审批。现任资诚联合会计事务所所长周建宏称,不少台湾金融企业赴大陆、香港设立海外分行,但在当地认识的客户、洗钱防制等管理仍交资诚与内地、香港的普华永道系伙伴操刀。在中美贸易战后,加上台湾蔡英文当局以优惠利息吸引台资返台,使得一部分在大陆的台商撤离资金,而资诚积极帮助相关台商以并购或卖地方式获利了结,顺利出场。

  2、刘镜清在资诚系的经历

  刘镜清(英文名PAUL)曾在IBM全球企业咨询服务事业群任专案管理师,后升任总经理。2012年加入资诚联合会计事务所暨联盟事业部,任副执行长,同年担任资诚企业管理顾问股份有限公司经理人、副董事长及合伙人。资诚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与财团法人信息工业策进会、信息软件协会一道获得百余项公部门标案,金额累计达2,688,250,503元新台币,这也是刘镜清在资诚系最亮丽的成绩之一。

  2017年刘镜清辞去资诚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出任资诚创新整合有限公司的董事长,股份为200万元新台币,2018年、2019年、2021年先后将股份减持到100万、95万、35万元新台币。2021年资诚创新整合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更换为卢志浩。2021年10月,资诚创新整合有限公司成功标到公股银行“中国输出入银行”“洗钱防制尽职调查流程自动化机器人导入作业案”,标案金额为80.8万元新台币。

  2018年,普华智团管理顾问有限公司改名为诚创新咨询有限公司,刘镜清担任董事长,经理人与董事有卢志浩、周建宏等,资诚创新咨询有限公司在2021年获得台电标案一项。

  表三:资诚创新咨询有限公司基本情况

  

  表四:资诚创新整合股份有限公司与资诚创新咨询有限公司标案

  

  据台湾媒体报道,资诚咨询服务团队原本亏本经营,刘镜清到任后,物色新的助手,使公司扭亏为盈。

  刘镜清本人熟悉两岸供应链情况,2020年新冠疫情发生后,刘镜清关注到台企的供应链问题。他在2020年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指出:“台商有很多厂在大陆,但台商多半是OEM代工,随便缺一个变压器要找个厂商替代,光是认证就要一两个月”“有一家公司在大陆生意很好,6000个员工只有2000人回家,过年后的复工率达90%,但业绩依然掉一半,因为只要缺一个零件就无法进行组装”。

  也许正是刘镜清背后的普华永道系强大的企业背景以及工作经历,使得赖清德找上刘镜清,希望借助其在国际企业丰厚的人脉与企业资源,为台湾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找新出路”。

  三、处事不假辞色,面对蔡英文八年内的“假大空”与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烂摊子,刘镜清如何上场救火?

  1、刘政党色彩淡,但在退休后急于找新舞台,说明刘不甘寂寞。刘镜清长期在外资大公司的咨询界工作,比较少参加政治活动,也没有加入民进党,但有“点子王”的赞誉。刘镜清在资诚系退休后,本欲赴美日定居,但经不起赖清德递出的“橄榄枝”,参与到赖清德在选举期间举办的读书会,就科技与产业发展提出自己的见解,进而加入赖清德的智囊团队,这也是他接下“国发会”主委一职的主要原因之一。

  2、刘早年家境比较清寒,从小养成记日记的习惯,做事逻辑清楚,善于处理与客户的关系,其同事称负责的案子几乎没有收到客户投诉。但刘极重效率,说话不假辞色,对员工相当严厉,曾训斥下属:“不要脑袋空空来开会”。

  3、刘与台湾岛内大小企业老板都有来往,尤其是辅导中小企业进行创新与资安能力提升着力较多。刘过去积累的政商关系,能否转化为行政治理能力有待检验。他强调不管新旧企业,政策参与中透明度与公众信任都是至关重要的因素,这主张恐与民进党当局行政体系的文过饰非、小圈子作风大相径庭,刘能不能洁身自好,大打问号。

  4、管理“国发会”与“国发基金”逃不脱“绿色谋独”的魔咒

  “国发会”成立于2014年1月22日的马英九执政时期,当时由台“经建会”“研考会”、部分“工程会”的重大公共建设管考业务整并而成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台湾整体发展之规划、设计、协调、审议及管考,并针对重大政策、执行计划及执行成效作出报告。蔡英文当局第二任期内的“国发会主委”是龚明鑫。因为获得蔡英文的赏识,又与现任行政部门副手的郑丽君关系密切,龚明鑫即将转任行政团队的秘书长。龚明鑫在担任“国发会”主委任内争议不断的事情陆续发生,给继任者留下一大堆难题:一是屈从美国压力,令台积电赴美、日投资,“情义相挺”下台湾重要产业外移、淘空台湾是不争的事实,台积电能否根留台湾早已引起业者的怀疑。二是配合美国对华贸易战,扮演不光彩的角色,推动两岸产业链脱钩。2023年龚明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越来越多的制造商正设法建立“红色”与“非红色”两个独立的供应链来服务中国大陆和非大陆市场,台湾与美国并不希望成熟的芯片或低端产品全都来自中国大陆。三是配合台外事部门开展金援外交,为“抓紧”立陶宛,蔡英文当局迅速开启“金钱外交”模式,不仅要成立2亿美元的“中东欧投资基金”,还宣布将为台湾与立陶宛企业的合作提供10亿美元融资基金。俄乌战争爆发后,蔡英文当局透过第三方向乌克兰提供援助。而这一金援外交,被国民党民代徐巧芯揭露为独厚中东欧当地一些企业。有学者研究认为蔡英文当局在中东欧的攻势是典型的砸钱买“谋独”作为。四是能源政策规画不切实际,令台电严重亏损,台北、新竹缺电现象频频发生。

  此外,“国发会”下辖“‘国家’发展基金管理会”,是专门负责管理台当局公共投资(公营事业)的机构,基金管理会的董事长由“国发会”的主委担任,因此刘镜清上任后也将陆续接任“国发基金”董事长的职务。“国发基金”系1990年以后,台当局为持续强化产业发展政策之执行,并鼓励对经济发展具重大效益、风险性高且亟需扶植之新兴重要策略性产业之创立或扩充,爰制订“促进产业升级条例”,作为推动产业升级,健全经济发展之行动纲领,并将开发基金政策任务予以扩充,期能为台湾产业创新及研究发展与技术升级提供良好的资金支援基础。长期以来,台“国发基金”直接控股或投资的企业有“汉翔”“台电”“台糖”“中油”“台船”等等公营事业,也向“台积电”等台湾民间企业(入16.5亿股,市值高达1万亿元新台币,占股6%)、台湾奈微光科技公司(投资1463万元新台币,占股4.9%,因转投资大陆,被民进党严重关切)等200多家民间企业投入创新资金,进而更全面地影响与控制台湾的民间企业。这些公股投资或参与的企业中,台当局均派官员任董事长或董事。作为“国发会”的主委刘镜清未来将兼任多家重要公营事业的董事长,可以说权力巨大,当然也一肩背负起解决台湾缺电缺水的职能。但民进党当局将公营事业作为绿营政治人物的“养老院”,恐使刘镜清在处理台公营事业亏损严重甚至直接卷入选举事务的各种积重难返问题上无法有所作为。

  当下,龚明鑫转为台行政部门的秘书长,成为刘镜清的上司。在赖清德执意与大陆对抗的情势下,相信刘镜清,即使个人能力再强,也只能在原来的政策格调上修修补,无法对台湾经济、产业存在的问题、风险提出更有前瞻性的规划,更无法解决因为“台独意识形态”挂帅对两岸经贸关系的持续冲击。台湾学者潘锡堂日前指出,形同“财政小内阁”指挥角色的“国发会”,主要职责是协助赖行政团队就施政规划做长期性与整体性的规划,因此需要对台湾发展有宏观的认识与规划力,对部会协调有人脉与影响力,刘镜清是否有此能耐,有待观察。(作者 周筠 特约评论人)

     华夏经纬网专稿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责任编辑:黄杨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