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简体

从“鸭霸绿营”解盲杯葛台湾立法机构改革祸心

华夏经纬网 > 评论 > 台岛夜话      2024-05-30 15:20:32

台岛夜话1

作者 蔡炫 (台湾国际战略学会副研究员) 

台湾地区立法机构历经焦土对抗表决大战,外有民间团体以及“青鸟”包围,最终三读通过攸关台立法机构改革的“台湾立法机构职权行使法”及“刑法”部分条文修正案,未来确定台湾地区领导人进行政情报告常态化、祭出藐视立法机构罚则、确立调查权及听证权入“法”,期待可以杜绝“朝小野大”行政霸权,如今民进党遥想通过“覆议”否决,俨然凸显杯葛台湾立法机构改革祸心。

台湾立法机构改革目的在于监督台当局执政团队,以免沦为“民主独裁”,民进党长期执政下的官僚傲慢,普罗大众也是有目共睹,早已忘了什么叫作为民喉舌。例如前台当局领导人蔡英文将近700天不受“媒体联访”;前台当局行政机构负责人陈建仁从“暖男团队”变身“斗鸡团队”;前台湾卫福部门负责人薛瑞元从“无为而治”到瘦肉精风暴“两手一摊”;前台湾通讯传播委员会(NCC)主管陈耀祥沦为“政治打手”在镜电视争议上“为党护航”等…不难看出民进党团的官僚心态,避免520后再故态复萌,必须通过立法机构改革抑制公然反质询、内政集权以及“抗中保台”的政治乱象。

公然反质询

前台湾行政机构负责人苏贞昌最擅长以“反质询”作为答询策略进行政治卸责,通过“宛如宇宙”的巨大意识贯彻政党意志,利用负面的语言召唤无知大众,弱化讨论公共议题的理性空间,苏贞昌还曾经以即问即答进行“轻蔑答询”,当时台立法机构负责人游锡堃甚至表达赞同,要求民意代表必须“攻守兼备”,自此立法机构质询沦为吵架殿堂,也就成了民进党“公然反质询”的政治舞台。

台湾立法机构改革为了吓阻行政官员进行虚伪陈述,才会修“法”改善没有办法监督行政权的破口,如今已在“院会”中三读通过“台湾立法机构职权行使法”第25条修正案,却引来了民进党痛批违“宪”扩权,甚至指控国民党与民众党强硬表决形同黑箱作业。这类“法案”经历四次会议审查,民进党的民意代表也曾提出藐视立法机构罪,如今“在野”阵营共推却被批是违“法”乱政,凸显这票政务官员仍想展现“公然反质询”的政治口才。

内政集权

以民进党执政下的“促转会”、“党产会”以及NCC早就沦为“东厂打手”,对外无限扩权进行政治打压,对内权力分赃给予政治酬庸,甚至修“法”钳制言论自由,前“监察委员”陈师孟还曾公开表示“办绿不办蓝”。“府”、“院”、党如今已经团结一致枪口对外,外加网军、绿媒、侧翼兴风作浪,俨然成为一个政治帮派,通过“内政集权”垄断政治红利。

“台湾立法机构改革2.0”修正案着实威胁民进党的权力结构,凸显一个行政团队与既得利益者沆瀣一气,过去在台湾立法机构一党独大,同时掌握行政机关资源,只有民进党不想过,没有过不了的“法案”,“完全执政”之下反而助长官官相护的政治文化,只要利用选举战术轻松胜选,谁能监督“内政集权”下的民进党当局。

“抗中保台”

新加坡总理黄循财接受英国媒体《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专访表示,我们不允许自己被任何支持“台独”的事业利用,对比520后赖清德当局,无疑划下坚壁清野的政治立场。反观,民进党依旧带着西方“修昔底德陷阱”式的零和博弈思维,凸显未来赖清德当局仍然陷入“台独”的意识形态,执政格局充斥“抗中保台”的冷战思维。

民进党这套“抗中保台”的意识形态,面对内政问题总能培养“政治化病毒”,通过一种“现代愚民术”刷新世人三观,自然产出荒谬无比的政治话术来做卸责,这类甩锅心法利用无知歧视下的排他战术,最后再以仇中论述挟其政媒两栖洗脑普罗大众,凸显民进党当局“执政不力”鬼扯甩锅大陆的政治戏法。

透视台湾立法机构改革,便是抵御绿营高官的傲慢鸭霸,而民进党早已习惯变出公然反质询、内政集权以及“抗中保台”的政治戏法来作掩饰,政务高官“藐视立法机构”正是符合民进党一直以来的政治文化,对内才能持续晋升成为“权力分赃”的不二人选,对外分化两岸交流炒作“抗中保台”来贩卖焦虑,这套公式恐怕也是“赖清德们”未来在政治事业的生存之道。

华夏经纬网专稿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责任编辑:邱梦颖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