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霭琳 台湾特约评论人
520后,蔡英文卸任了,上周五台股收盘后,岛内各家媒体开始吹捧其8年来的股市成绩单,以及替台股谱下的“传奇”;包括任内台股指数从2016年5月19日的8095点惊涨至今年5月17日的2万1258点,涨幅1.6倍;然而,歌功颂德人人会说,台股指数翻涨的表象下,其实正透着整体发展不均衡的隐忧,但民进党依然沉醉在浮华盛世中,令人担心台湾经济是否迷失方向。
1980年代“台湾钱淹脚目”,在全民炒作的氛围下,台股在1990年一度飙上12,682点,当年人人疯台股,不少人辞去工作专职炒股。但万点迎来的不是盛世,而是之后台股的崩盘,不少投资人因此赔到倾家荡产,自杀、拖垮家庭经济的悲剧时有所闻。如此惨烈的情景一直刻在台湾投资人的记忆里余悸犹存,加上2008年那场金融海啸,让马英九任内台股从未站稳万点,还自马就任后一路走低,最终马英文8年任期台股大跌18%,还输阿扁的小涨2%。
蔡英文就任之初,一度也担心台股万点魔咒无法攻克,谁料睽违17年后,就在当冲降税、盘中零股交易、蚂蚁雄兵战台股等一连串利多政策下,万点目标居然在2017年5月达阵;之后就这样默默维持在万点之上长达一年,连时任台行政机构扶手施俊吉还为此发表“万点是健康的、万点是正常的、万点是常态的”,帮股民加油打气。民进党一路唱多台股吸引投资人进场,也坐享证交税收屡创新高之利,成为合法赌盘的唯一庄家。
此后,即便新冠疫情期间,台股又接连受惠于航运受阻,“芯片荒”,人工智能(AI)等话题带动一路向上奔腾,今年3月更站上“2万点”,接下来“台股创新高”也时有所闻,见怪不怪了。
台股2万点或许已成“常态的”,但是不是“正常的”以及“健康的”,恐怕就打个大问号,也值得各界深思。因为,小英执政时期的台股成了只为台积电单一公司芳心暗许的市场,媒体常以“一个人的武林”,“拉积盘”(音同垃圾盘)来形容这样的荒谬现象;身为重磅中的重磅、权值股中的权值,台积电股价每上涨1元,台股大盘指数就能上涨8点,台股天天因台积而哭或笑,但其他公司的股票呢?只能作壁上观。
也就是说,股民若没买台积股票,眼见台股的盛世繁华也只是“无感的”,这种不均衡荣景,只是让台湾贫富差距日渐扩大,而且问题更加严重。时隔30年后,台湾终于再次发布家庭财富报告,报告指出,台湾2021年的吉尼系数是0.606,该数值比1991年的0.47还大,代表贫富日益不均。
由于台股的盛世浮华,也让民进党忽视了台湾正逐渐染上“荷兰病”的危机;当前台湾经济情势为除了台积电一家公司,以及沾上台积电商机的“外围商品”,能一并鸡犬升天之外,其他产业都是萧条的,但民进党视而不见只报喜不报忧。
数据也显示,去年下半年以来,岛内的制造业、出口都独尊AI、高效运算、云端、服务器等与ICT产业,其余的钢铁、塑化、纺织、工具机、自行车等产业全都举白旗投降了。
偏重ICT的困境使台湾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全面畸形。学生大学第一志愿只剩电机科系,大学文组科技或传统技职体系全部招不到学生,甚至面临系所关门倒闭的考验。台积电巨兽员工不足,就把揽才之手伸向文组学生,直接向其他产业抢才,变成大学毕业生蜂拥进入台积电公司工作,磁吸效果也加剧传统制造业、服务业缺工的困境。
秉持“打不过就加入”的原则,年青族群如果本质学能无法进入台积公司上班,索性也不工作了,花点小钱开始参与股市投资,买张台积电股票当起了股东,天天看着指数涨跌等发财,就业市场劳动力就此流失。
“积情”效应也让各地方政府积极争取台积电新厂落地投资;地方父母官都觊觎台积电带来就业机会、税收与繁荣,却忘了晶圆代工也是高污染产业,耗水、耗电并掠夺天然资源,大面积建厂还可能要迫使原本居民拆迁失去家园。一旦台积进驻当地,带动的还有房价与物价上涨。原本平稳的消费与物价全都上扬,苦得还是原本过着岁月静好的普通百姓。
遭台积吹皱的春水还有其他制造业,台湾6成5左右的出口都靠ICT货类,以晶圆代工为首的货品出口竞争优势越强,新台币汇率就越强,台币汇率强升的后果,也就让传统产业失去汇率竞争优势,全球货币政策紧缩了2年多来,ICT货品已经复苏,但传统货类仍然奄奄一息。
除了台股与台积电的荣景,或许民进党更该反思和检讨,蔡英文8年还留下哪些不均衡的困境,而不是一昩自满于现状。
华夏经纬网专稿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