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简体

战旗的背后|“英雄部队”锦旗

华夏经纬网 > 评论 > 经纬观察      2024-09-13 12:22:55

这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司令部、政治部奖给第38军114师342团1营的“英雄部队”锦旗。

1951年1月,在抗美援朝战争第四次战役汉江南岸坚守防御作战中,志愿军第38军114师342团1营负责坚守西线350.3高地。350.3高地位于京安里东北,是利川、龙仁、水源三地通汉城的三条公路的交叉点,也是志愿军第四次战役中西线阻敌的关键。

2月12日拂晓,敌向志愿军第1营主阵地350.3高地发起攻击。第1营领受战斗任务,掩护第114师二线部队占领阵地。美骑1师1个团在24架飞机、52辆坦克、50门大炮配合下数次攻击350.3高地未逞,便用炮火对350.3高地进行毁灭性轰击。营长曹玉海和教导员方新组织小分队机动出击,打退敌人一次次进攻。曹玉海亲率1个班,高喊着“把敌人打下去”的口号,冲上前沿阵地,在组织部队反击中,不幸中弹,英勇牺牲。8班长申德恩左眼负伤,连长赵连山叫他下去,他说:“右眼还在。”1班长涂金头部负伤,血流满面,仍端着冲锋枪东冲西杀,最后仅用一只胳膊把冲锋枪顶在胸前,一直战斗到牺牲。年轻的卫生员孙殿金已经负伤3次,右腿被炮弹炸断,仍不下火线,冒着炮火包扎伤员,连长劝他先包扎自己伤口,他说:“绷带不多了,得先给同志们用。”炮手傅国良,一连打出了100余发炮弹,忽然一发重炮弹落在身边,60炮被炸飞了,炮盘被炸碎了,炸起的尘土把他埋了起来,当他挣扎出来时,毫不犹豫地找着炮筒,用手扶着继续射击,炮筒打红了,他手上烫起了水泡,还在不断地轰击着敌人。15时,3连阵地上只剩下4个人,6次负伤的机枪1连副指导员孙德玉,爬上350.3高地,帮助指挥作战。在打退敌第7次冲锋之后,教导员方新带通信班班长王青山冲上3连阵地,用60炮弹轰击敌人。敌人从四面八方包围了他,他抱起一颗炮弹,勇猛地扑入敌群,壮烈牺牲。当连长赵连山提着没有子弹的驳壳枪,砸向最后一个冲上来的敌人并将其砸下山去时,350.3高地上只剩下他和1班副班长刘占清2个人。

第342团1营用鲜血和生命打退了敌人数次攻击,守住了350.3高地,歼敌680余名。

战后,志愿军第38军的英勇坚守作战,受到中朝联合司令部和志愿军政治部的通报表扬,授予“英雄部队”荣誉称号。第1营被志愿军总部记集体一等功。


文章来源:抗美援朝纪念馆
责任编辑:黄杨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