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中国的江南,寻一处多水的平原,又是江河湖海通连交汇的地方,那一定是嘉兴了。嘉兴静卧在水的怀抱,东临大海,南倚钱塘,北负太湖,西接天目之水,居杭嘉湖平原腹地,是地理坐标意义上的江南水乡。嘉兴古为水乡泽国,如今的河网密度仍为全国之冠,塘浦河渠纵横交错,1.5万条河流、210万亩良田、120万亩湿地、50万亩水面,绘就了典型江南水乡古城的唯美画卷。
2002年10月,习近平同志到浙江工作不久,离开省会调研第一站就到了嘉兴,并称嘉兴确实是一块风水宝地,人杰地灵,历史文化和革命文化源远流长。“两个文化”如水利万物,浇灌了嘉兴的“根”与“魂”,嘉兴也如水之澎湃,激扬起“两个文化”的“浪”与“潮”。
运河过嘉兴,“箫鼓声中十万家”
“一生水,水生万物。”约7000年前,马家浜人在这里刀耕火种,学会了种植水稻,孕育出被誉为“江南文化之源”的马家浜文化。嘉兴从一个河浜的一粒稻谷出发,逐渐发展成为鱼米之乡、丝绸之府、“江南粮仓”。
“粟转千艘压绿波,万家灯火傍长河。”千年运河是嘉兴文化生生不息的流动。2200多年前,秦始皇从嘉兴修建通往杭州钱塘江的陵水道,奠定了江南运河走向。随着隋唐京杭大运河的开凿,嘉兴“左杭右苏、南北通衢”的运河古城地位奠定,也成为大运河沿线以运河作为护城河的城市,逐步形成“运河抱城、八水汇聚”的水城风貌。
依托运河融入全国水运系统,嘉兴发展迎来拐点。唐代,已有“嘉禾一穰,江淮为之康,嘉禾一歉,江淮为之俭”之说。南宋时,嘉兴为京畿重镇,人烟稠密灯火万家。元代诗人陈孚用“箫鼓声中十万家,垂杨浅映绿窗纱”的诗句记录了当时嘉兴的市井繁华。明清时,嘉兴被誉为“丝绸之府、鱼米之乡”。在运河漕运的舟楫穿梭中,嘉兴经济和人文比翼腾飞,站上江南经济文化重镇的历史舞台,西塘、乌镇、濮院、盐官等一批千年古镇应“运”而生、因“运”而兴。
嘉兴一城的文脉灵韵,皆因运河水而流动。文脉如水脉,数千年恣意流淌、生生不息,厚植出“上善若水、厚德载物”的人文风骨。“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饭,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同菏泽市及县区主要负责同志座谈时,曾讲述了这副对联的主人——清代嘉兴人高以永廉洁自律、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故事。
南湖照烟雨,“一片湖光无古今”
2017年10月31日,党的十九大闭幕仅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带领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瞻仰南湖红船,指出:上海党的一大会址、嘉兴南湖红船是我们党梦想起航的地方。我们党从这里诞生,从这里出征,从这里走向全国执政。这里是我们党的根脉。
“革命声传画舫中,诞生共党庆工农。”100多年前的一个夏日,波澜不惊的南湖,见证了“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一艘画舫停泊在嘉兴南湖上,船舱中坐着中共一大代表,他们扮成游客从上海转移到嘉兴继续召开中共一大会议。从上午10点到傍晚,中共一大顺利完成了全部议程,通过了党的第一个纲领、第一个决议,选举产生了中央领导机构,正式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南湖上那艘本来普普通通的画舫也因此获得了一个永载史册的名字——红船。
而建议和安排来南湖续会的,正是一大代表李达的夫人、“一大卫士”王会悟。在她的出生地乌镇,还有一个“革命一家人”的故事。正是在王会悟父亲开办的学堂,走出了新中国第一任文化部长、文学巨匠沈雁冰(茅盾)。他是王会悟的表侄,带着胞弟沈泽民走上了革命的道路。沈泽民是中共早期重要领导人,1933年在反“围剿”斗争中积劳成疾,捐躯革命,终年33岁。沈泽民的妻子张琴秋,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女党员,中国工农红军唯一的女将领,在革命战争时期和新中国建设时期作出了杰出贡献。
回看历史风云,100多年前的嘉兴,因运河水系与江海通连,再加上铁路修通,交通便利,得风气之先,兼收并蓄、开放包容,新思想新文化在这里广泛传播,涌现出中国民主同盟创始人之一沈钧儒、九三学社主要创始人褚辅成、中国民主促进会创始人之一陈巳生等一大批仁人志士,为中国革命奔走呐喊。
“秀水泱泱,红船依旧;时代变迁,精神永恒。”2005年6月21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光明日报》上发表署名文章,提出并阐释了红船精神,将其内涵概括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初心始发,红船起航。百年革命文化之魂,如奔涌不息的钱江潮,似静水深流的南湖水,已深深镌刻在嘉兴人的骨子里,也必将在嘉兴代代传承、生生不息。
江海潮头立,“涛喧万鼓鸣”
面海倚江的嘉兴,基因里就涌动着通江达海、勇立潮头的大气开放。“潮至千艘动,涛喧万鼓鸣。”嘉兴海港文化历史悠久,宋代官府在地方和港口设立专门管理对外贸易的机构市舶司(相当于今天的海关),其中华亭、青龙、上海和澉浦四处当时都属嘉兴管辖。早在宋淳祐六年(1246年),乍浦港已开埠,到元代成为重要的外贸海港。清代,乍浦港已在中日贸易中独占鳌头,《红楼梦》正是从乍浦港随着商船出海到日本,进而走向世界的。新时代,嘉兴人向海图强、奋楫逐浪。
如水流四方,发展的成果润泽着每一寸嘉兴土地。嘉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20年保持浙江省首位,城乡居民收入比全省最低。城乡一体“10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实现全覆盖,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评估取得全省“十连冠”,全国文明城市“四连冠”,成功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勤善和美、普惠共享”的幸福图景全面呈现。
如水利万物,禾城文化复兴滋养着每一个嘉兴人。加大“江南文化之源”保护传承,建设大运河诗路文化带,恢复子城遗址公园、芦席汇历史文化街区等历史古迹,连续18年举办嘉兴端午民俗文化节,乌镇、西塘、濮院、盐官等18个古镇串珠成链,加快打造“中国古镇看嘉兴”文旅品牌,“嘉禾文化最江南”的鲜明标识不断擦亮。
如水通江海,开放的基因融入了嘉兴发展脉搏。嘉兴正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推进一体化,嘉善成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和县域高质量发展示范点,南湖、平湖、海盐、海宁纳入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南向拓展带,作为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举办地,已连续10年成功举办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高速公路枢纽、铁路枢纽、航空物流枢纽、海河联运枢纽“四大枢纽”齐头并进,地理位置和交通便利的优势正加快转化为发展胜势,向着“长三角城市群重要中心城市”阔步迈进。
潮涌正当时。嘉兴以“勇敢立潮头、永远立潮头”的奋进姿态,强力推进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以交通强市建设构建“大交通”网络,以智造创新强市建设培育“大产业”体系,以中心城区首位度提升塑造“大城市”气质,以高水平城乡融合拓展“大共富”格局,努力在共同富裕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作示范。
河湖连接江海,江海奔向世界。嘉兴从红船起航的南湖出发,在雄踞东方的大港出海,随波澜壮阔的东海与世界握手,从千年繁华走来,向未来之城进发。
(作者系浙江省嘉兴市委书记)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