恽代英是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的重要领导人之一,著名的教育家、理论家和青年运动的领袖。他一生留下了近300万字的著述,涵盖了哲学、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这些思想既是他严谨治学、学以致用的真实记录,也是他短暂一生中治学经验的积累和实际运用。他对读书治学的目的、作用、方法的论述,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博览群书,笔耕不辍
恽代英博古通今、学贯中西,这与他的广泛阅读是分不开的。他读书非常勤奋,从小时候起,为了看完一本书而废寝忘食是经常的事情。1913年,18岁的恽代英考入武汉中华大学的预科后,更是广泛涉猎各个学科的书籍,他想方设法找各种图书资料来阅读,并且通过订阅、借阅和购买等方式不断拓展阅读的数量和范围。他在校学习的五年,正是中国新文化运动高歌猛进的年代,通过广泛涉猎,恽代英在寻求改造社会、改造中国真理的过程中,完成了从一个民主主义者向共产主义者的转变。
恽代英仅有两段在校学习的经历,他的渊博学识多是通过自学得来的。他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中少有的、懂得三种外语的人才,除英语经过他人简单辅导外,日语和德语都是自学而成。他对坚持自学有着深刻的体认,并总结了自学的四大好处寄语青年人:“一可以增加学生注意力;二引起其疑问之习惯;三养成无师自习之习惯;四便于个别指导。”他特别强调思考对于读书的重要意义,认为在看书的时候下一番综合整理的功夫,才能使书中所说的能成为自己的学问。正是通过自学并伴以读书时的思考,恽代英在许多领域都形成了自己的思想。
恽代英很博学,但又不是仅仅埋头在书斋里看书,而是关心国家大事并诉诸文字将他的思想表达出来。大学第二年,他发表处女作《义务论》,随后发表了《新无神论》《怀疑论》《文明与道德》等论文。1920年10月发表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的有关译文。在《论社会主义》一文中,他提出“世界的未来不应归于个人主义的无政府主义,乃应归于共存互助的社会主义”。大学期间,他在《光华学报》《新青年》《少年中国》等刊物上共发表各类文章80余篇。1923年到1927年间,在《中国青年》上发表文章130多篇。他的文章具有极强的批判性与战斗力,批判国家主义派、新老国民党右派的论著常使他的论敌十分敬畏,同时这些文章又在进步青年中形成强烈的感召力和影响力。
学以致用,服务社会
恽代英反对无目的的“书痴”式、“业儒”式的读书,倡导读书“不要忘了社会的实际生活,社会的实际改造应用”。在他看来,读书的致用就是要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就是要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和现实道路。不论是在新文化运动中,还是在教育实践和革命工作中,恽代英始终坚持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他认为求学要考虑社会的需求,要把学问用在服务社会上,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积极创办社团和刊物。1917年10月,恽代英发起并创建了武汉地区第一个进步团体——互助社,这也是中国最早的进步社团之一。1919至1921年期间,他在湖北创办利群书社和共存社,传播新思想、新文化和马克思主义。恽代英创办或主编了不同类型的报刊,利用这种舆论平台批驳各种错误观点,积极宣传救国救民和民主科学思想,鼓舞社会士气。据不完全统计,从五四时期起,他参与创办、编辑的刊物多达十几种,他站在文化阵地的最前线,用文章解答民众思想上的困惑,引导他们投身革命,为革命引入了大量优秀人才。
讲学和编写教材。恽代英曾到李富春任班主任的中国国民党政治讲习班主讲《中国政治经济状况》和《“五卅”运动》,在毛泽东主办的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讲授《中国史概要》,在邓中夏任院长的劳动学院讲授《中国民族革命运动史》。他在黄埔军校任政治主任期间讲授《军队中政治工作的方法》,还编写了《政治讲演大纲》《政治学概论》《中国国民党与农民运动》等讲义。他的课说理透彻,鼓动性强,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把他的信仰传播给更广大的民众,用他的知识服务社会。
治学、修身和爱国的统一
恽代英明确的治学态度和坚定的政治立场是读书思考的必然结果,他把治学、修身和爱国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有机地统一起来。
他非常重视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因为它是善势力的发源地”,而读书是“修养思想之方”。他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中始终践行这一良方,通过日记记录自己每日所作所为,反思自己的言行,剖析自己的思想,达到自我修养、自我提高的目的。他理想远大,提倡“力行”,指出救国不在空谈,贵在力行,“吾意今日欲救国家,惟有力行二字。力行者,切实而勇猛之实行是也。”对于革命事业慨然担当,始终如一正是他的道德选择。
恽代英在无政府主义、工读互助主义等泛社会主义思潮中,经过探索和实践,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从此就从未动摇过。他一直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自己的头脑,指导自己的实践。正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学习的重点和方法论基础,他对中国社会及革命的性质、动力、对象、任务、前途都有清晰的认识,并提出了许多具有前瞻性的观点和思想。
恽代英从事过不同类型的教育工作,他用雄辩的口才、生动的文章、热烈的激情和高尚的人格,不断激发青年的爱国情感、培养他们的爱国意识,一以贯之地对青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而他自己在身陷囹圄时,仍然以爱国主义热情写就了《忆中诗》:“浪迹江湖数旧游,故人生死各千秋;已摈忧患寻常事,留得豪情作楚囚。”既缅怀战友,又表达了自己意志弥坚的决心,最终他用牺牲证成了他的爱国信仰。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