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青年 罗鼎钧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重大原创理论性论断,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大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体现。
而讨论到中华民族的概念,一般认为,中华民族是中华大地上各个民族浸润数千年中华文明,经历长期交往交流交融,在共同缔造国家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具有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人们共同体,主要包含具有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大陆各族同胞、香港同胞、澳门同胞、台湾同胞以及海外侨胞。在这一民族群体中,各族同胞已经形成相互依存、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整体,所有成员都认同中华民族这个共同体。各族同胞尽管有着不同的民族称谓,但首先是中华民族的一员,共享着最重要的中华民族身份认同。简言之,中华民族共同体就是中华大地上的各个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和社会实践中结成的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
今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提出对于两岸关系有着非常重要的重要意义,因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国家统一的需要。在香港和澳门相继回归,实现两岸和平统一是新时代的重要使命,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国家认同,也是厚植两岸和平统一历史文化根基的基本需要。
由此可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始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在涉及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等核心利益问题上,必须旗帜鲜明、毫不含糊。这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中华民族是一个整体,海峡两岸虽然尚未完全统一,但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从未改变,也不可能改变。两岸同胞都是中国人,血浓于水、同根同源,理应共担民族复兴的责任、共享民族复兴的荣光。
因此当前讲好和实践“两岸融合发展”的这篇大故事,就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实现两岸和平统一的关键之所在,特别今日福建在《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中更显重要。而要讲好和实践这篇大故事,可以从以下这几个路径着手。
一、以文化认同讲好两岸融合发展故事,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石。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是两岸同胞共同的精神家园。通过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举办文化交流活动,增进两岸同胞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能够为两岸融合发展提供坚实的文化基础。福建两岸融合示范区应注重加强两岸间文化认同和交流。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福建地区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诸如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妈祖信仰等,这些文化因素在海峡两岸都有深厚积淀,可以成为增强两岸同胞民族认同与文化认同的纽带。两岸融合示范区可以对这些文化资源进行梳理、开发、包装,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文化交流品牌项目。例如,可以策划一系列围绕历史文化主题的研讨会、博览会、学术交流活动等邀请两岸专家学者、文化工作者参与,让两岸民众在相互交流中加深理解增强认同。
另一方面,要积极搭建两岸文化交流的渠道和平台。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应发挥在对台交流方面的优势,吸引更多台湾青年学生、文化工作者来闽交流访问。可以成立两岸青年创业基地,为台湾青年来大陆实习、就业、创业提供政策扶持,让台湾青年在融合发展中感受机遇。还可以成立两岸民间文化交流基金会,为两岸文化机构和个人开展交流合作提供资金支持。应用现代科技手段如互联网、大数据等,建设海峡两岸文化信息共享平台,为两岸文化交流搭建网上空间。
此外,应进一步深化两岸教育交流合作。在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内扩大台湾学生就学规模,为台湾学生来闽就读提供奖学金等优惠政策。鼓励福建高校与台湾高校开展实质性学术合作,联合培养人才。加强两岸中小学交流,邀请更多台湾中小学师生来闽参访,让两岸青少年从小培养友谊与认同。深化两岸职业教育交流,为台湾青年来闽学习、实习提供机会。通过历史文化挖掘、渠道平台构建、教育交流深化,积极推进两岸文化认同与民心相通。在互动交流中增强情感认同,最终实现价值观的趋同,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增强民意基础。两岸同胞本就同根同源、血脉相连,加强文化认同,必将推动两岸关系行稳致远。
二、深化两岸经济合作,是助力两岸融合发展实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追求共同利益的基础。
两岸经济互补性强,合作潜力巨大。通过深化两岸经贸合作,推动两岸产业对接,促进两岸经济融合发展,不仅能够提升两岸同胞的福祉,也能够为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在此过程中,应积极推动两岸企业合作,鼓励两岸青年创业就业,为两岸经济合作注入新的活力。在两岸经济融合的进程中,加强经济交流与产业合作是重要手段。福建省作为两岸交流的前沿阵地,在经贸合作、人员往来、中小企业对接等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福建自贸试验区厦门片区自2015年设立以来,累计新设台资企业4366家,注册资本475.89亿元人民币,实际利用台资59.42亿美元,位居全国第一。截至2024年十月底,厦金航线客运量达再次突破一百万人次已经恢复到过去之荣景。为进一步深化两岸产业融合,应着力打造产业合作平台,优化营商环境,推动重点领域先行先试。一是加强两岸产业园区、台商投资区、创新创业基地等平台建设,为两岸企业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合作搭建桥梁。如厦门海沧台商投资区已吸引台资企业1200多家,涵盖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机械制造等多个行业。二是持续深化金融、贸易、通关等领域的制度创新,提高两岸经贸便利化水平。如“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台湾货物通关便利措施”实现“三个优先”:优先申报、优先查验、优先放行,大幅降低台湾货物的通关时间。三是积极开展两岸产业标准、认证、检测等衔接,推动建立共同市场。如“海峡两岸检验检测认证(福建)示范区”聚焦食品、农产品、消费品等重点领域,实现30多项标准互通。同时,要以重点产业为抓手,深化两岸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融合,特别是在集成电路、数字经济、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展全方位合作。如福州软件园集聚半导体企业110余家,两岸产业联盟成员达1200多家,成为闽台集成电路产业合作的重要载体。未来,还应积极吸引台湾青年来闽创新创业,引进台湾现代服务业,促进两岸中小企业合作,为两岸命运共同体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两岸同胞都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是密不可分,两岸同胞都是同根同文同种的中华民族,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立就是建立在共同历史条件、共同价值追求、共同物质基础、共同身份认同、共同精神家园基础上的命运共同体。两岸命运与共,两岸同胞是命运共同体,通过融合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历史赋予两岸中国人的神圣使命。我们应该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不断促进两岸融合发展,让更多的台湾同胞分享大陆发展机遇,在参与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实现个人发展。因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需要厚植广大台湾同胞文化认同的思想根基,构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同利益,强化核心价值的认同,做好聚同化异,促进两岸同胞的交流交融。
总之,两岸中国人要携手踏上民族复兴征程。包括两岸同胞在内的所有中华儿女,都要以中国人的意识和民族自尊自信,共同反对一切分裂祖国的行径,坚决粉碎任何“台独”图谋。全体中华儿女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珍惜和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良好局面,携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两岸融合发展前景光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景同样光明。我们对祖国必然实现完全统一充满信心,也有足够能力、足够智慧实现这一目标。只要两岸中国人在民族大义面前紧密团结起来,就一定能共创中华民族新的辉煌。
华夏经纬网专稿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