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方面为展现对美国新上任特朗普政府的支持,目前正积极与美洽谈价值达90亿美元的军购案,其要项包括岸防巡航导弹及“海马斯”(HIMARS)高机动火箭系统,其他尚包括各类精准弹药、防空系统、指挥管制系统、后备部队装备及反无人机装备等,藉此向特朗普传达台湾对自身防卫的承诺。由于特朗普在2017至2021年首个任期内,便对台大量军售包括F-16V战机等,不难想见特朗普2.0也会想扩大对台军售来发防务工业财。
除上揭武器清单外,台军亦已开始检讨优先采购武器项目,包括争取采购6架E-2D空中预警机,台军海军有意采购10架MH-60R反潜直升机,台军陆军将重新建案采购M109-A7自走炮等,此3项军购合计耗资约1000亿元(新台币,下同),预料台美双方还会协商其他新增的军售案。
此其时,台湾正利用台海局势不断升温的背景,积极寻求美国支持,赖清德日前宣示要将防务预算提高到GDP的3%以上。据报导,赖清德当局有意未来将重要军购计划以特别预算来支付,而将一般预算能够弹性用于其他更多的军备采购。
由于2025年度防务预算加特别预算及非营业特种基金仅占GDP的2.45%,若防务预算要达到GDP的3%,就必须每年编列1千亿余元的特别预算才能达标。以今年为例,2025年GDP为26.8兆元,若防务预算占GDP3%,则需8040亿元,以今年总体防务支出6740亿元概算,则尚有1300亿元的额度必须以特别预算来补足差额。
就军购清单而言,台湾应该优先购买F-35匿踪战机、P-8A反潜侦察机,以及KC-135空中加油机等,甚至远程侦察无人机及人造卫星侦察装备,都是台军必须采购的,民进党当局应以争取最新先进武器装备为第一优先,而不是买美国所开出的清单。军购有轻重缓急之分,台湾最需要者优先是最高原则。
既然赖清德要花大笔军费用于添购军备,那就应实时运用新军备,但目前部队缺兵非常严重,虽然录取标准降低许多,但依然募不到兵,形成官多兵少或有官无兵的怪象,情况非常严重,但政府似乎并无积极的改善措施。在大量军购之前必须先招兵买马,兵强马壮再搭配先进武器装备才能发挥战力,否则买了再多武器装备,在缺兵状态下只能闲置,而且现代武器推陈出新非常快速,装备到位若还要再等兵到位势将缓不济急,届时已成落伍的装备,只会浪费大量宝贵公费。
台军目前最大的问题是兵力规模严重不足,仍以30年前台澎防卫作战想定为之,早已不符时宜。此种不能正视台海面临严重威胁、避重就轻、自我感觉良好的建军模式,是目前台军防务战略最脆弱之处,这种得过且过的心态正是目前防务战略最大的问题。
特朗普上任后,台海情势恐有新变局,赖清德当局不能只有撒钱买军备以讨好美国,军备的购买应符合台军方战略所需,不能照单接收美国的清单;尤其兵源的问题更须认真解决,应针对敌情威胁尽快务实修调台军兵力规模、扩大全面征兵范围,否则天天高喊“抗中保台”也只是打假球、自欺欺人的骗人把戏而已。(作者张延廷为台湾新竹清华大学教授、前台湾空军中将副司令、台湾中华战略学会资深研究员/来源:台湾《中国时报》)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