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简体

民进党当局阻止元宵灯会交流 理由荒诞难服众

华夏经纬网 > 评论 > 台岛夜话      2025-02-18 10:38:54

微信图片_20220517092659

作者 蔡鎤铭 淡江大学财务金融学系兼任教授

引言

台北元宵灯会盛大登场,吸引大批民众前来观赏,五光十色的灯饰照亮城市夜空。然而,在这场欢庆气氛之下,民众却发现,原本应该参与其中的上海赏灯团并未现身。原来,这场文化交流活动因民进党当局的阻挠而无法成行,理由之牵强让人不禁哑然失笑。当全球都在加强文化合作、推动观光发展时,民进党当局却因意识形态作祟,连灯会这样的传统民俗活动都要政治化,这样的做法令人不解,更显示其施政的短视与僵化。

文化交流变政治议题 灯会竟成禁区

元宵灯会原本是一场纯粹的文化活动,却在民进党当局的操作下,被赋予不必要的政治色彩。今年台北市政府依惯例邀请上海赏灯团来台,但台湾陆委会以“申请时间过晚”为由驳回,明显是刻意设下阻碍。此外,对于上海文旅局的7人团队,则以“行程涉及旅游观光踩线”为由不予同意,这样的理由显得过于牵强,让人质疑其真实动机。

灯会的交流本质上是艺术与文化的互动,却被绿营当局政治解读。试问,传统灯艺展示如何影响台湾安全?民进党的过度反应,反倒显示出其对文化交流的不安与疑虑,甚至连基本的文化活动都要施加政治审查,这种做法实难令人苟同。

盲目排拒交流 与全球趋势脱节

民进党当局的施政往往带有强烈意识形态,缺乏灵活应变的能力。以灯会交流为例,当世界各国都在利用视讯与在线平台促进文化互动时,民进党当局却对与大陆的视讯交流高度警戒,甚至渲染为“统战手法”,这种反应明显与国际趋势背道而驰。

事实上,过去两岸多个城市皆有灯会合作,这些活动对于文化推广与观光发展均有所助益。然而,民进党当局因为意识形态考量,不但不积极促成,反而处处设限,这样的政策不仅让主办单位无所适从,也损害了民众享受文化活动的权益。

更令人费解的是,当全球开展文化交流时,民进党当局却选择自我封闭,使文化与观光产业错失发展机会,这样的决策恐怕很难得到多数民意支持。

大内宣与现实脱节 政策自相矛盾

民进党当局主政以来,一直致力于打造“国际能见度”,甚至投入巨资在海外媒体进行宣传,希望塑造所谓的“国际形象”。然而,当涉及与大陆的文化交流时,却采取完全相反的做法,甚至不惜封锁任何可能的互动机会,这种“选择性开放”的态度显然前后矛盾。

若民进党当局真心希望台湾本地文化能够受到国际关注,理应积极参与各类文化活动,而非因意识形态干扰正常的文化交流。例如,允许两岸灯会合作,能够吸引更多游客赴台,对地方经济发展也有助益。然而,民进党当局宁可选择以政治考量阻挡这样的机会,显示其施政方向与现实脱节。

民间交流受阻 民意未受尊重

台湾民众普遍支持和平发展,但民进党当局却屡次与民意相悖,将文化交流政治化,甚至以各种理由阻止。例如,高雄凤山市与北京市西城区原本计划透过在线连线共庆元宵节,这类活动纯粹是文化层面的交流,却遭到部分人士曲解为“统战行为”,甚至对参与者进行政治标签化,这种做法显然无助于台湾内部的多元共融。

当世界各国(或地区)都在强化文化交流时,台湾当局却以冷战思维处理对外交流,这样的封闭政策恐怕不利于台湾地区的长远发展。民进党当局不应一再干预民间文化活动,而应尊重民众参与交流的权利,并以更务实的方式处理两岸关系。

文化不该被政治操作

文化交流不应该成为政治斗争的工具。台湾在民进党当局的操作下,将文化活动与政治议题挂钩,使得本可促进理解的文化交流变得困难重重。

此外,文化交流除了促进彼此理解外,还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若台北与上海灯会顺利举办,台湾的旅游、餐饮、住宿等产业将直接受益。然而,民进党当局的干预却导致这样的发展机会被白白浪费,进一步影响台湾经济。

结语

民进党当局将灯会交流视为政治问题,甚至以各种牵强理由阻挡,这样的政策不仅不符合文化发展的需求,也无法为台湾带来实质利益。台湾因民进党当局的意识形态因素而陷入自我孤立,这样的趋势若不改变,最终受到影响的将是台湾地区整体的文化发展与经济前景。

文化应超越政治,不应成为对立的工具。若民进党当局继续干预民间交流,恐怕只会让台湾的文化发展受限,并进一步加深内部分歧。唯有回归务实态度,才能让文化发挥其真正的价值,并为台湾带来更广阔的发展机会。

华夏经纬网专稿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责任编辑:左秋子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