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萧衡钟 台湾联合大学助理教授
台湾地区民意机构新会期报到后罢免案成焦点,朝野民意代表纷纷关切,民进党民意机构总召柯建铭一手主导的大罢免案,因与党中央的不同调,而宣称这是地方民众的自主行动;基于赖清德“双少”的薄弱民意,四成鼓譟少数霸凌六成民意的沉默多数,引起社会内部动乱,也让这场罢免沦为“社会霸凌”。
亲绿团体利用路易莎咖啡埔里酒厂门市进行罢免联署收件,由于业者事后收掉户外桌椅,公告拒绝所有政党的政治活动,竟遭支持罢免的网友出征,而以“罢免是民众权利何谓政治活动!烂店家”谩骂,俨然忽略店家自主意愿,甚至喊出青鸟抵制十万杯的恐吓言词,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讨论。从“投机民主”的政治盘算,到政治霸凌的扩散,甚至对于罢免操作流连忘返,在在凸显民进党当局以小博大的政治盘算。
民进党大玩罢免“投机民主”
民进党利用团体作为前锋,号召罢免操作联署,锁定特定民意代表率先发难,塑造“非政治化”的中立形象,企图弱化蓝绿斗争指控。然而,诸如青鸟集团等的团体早被质疑是“血统不纯”,举凡人力动员到资金来源争议不休,各种政治操作的痕迹明显。民进党刻意避免直接介入,却在暗地支持罢免行动,不仅染指了公民运动的纯粹性,也凸显出“投机民主”政治操作。
“投机民主”的罢免战术在于规避广大民意的集体反扑,由于同属在野的国民党与民众党,蓝白阵营拥有约六成的支持度,轻松碾压赖当局的四成民意。罢免运动本是一种反制手段,民进党利用团体,转移焦点到特定人物,进而弱化公共议题的理性讨论。一旦基层罢免行动失败收场,民进党便与之切割,降低自身的政治出险。这种操作表面上是民众诉求,实则为精心包装的代理人之战,企图翻转朝小野大的劣势,还能在乱局中全身而退。
政治霸凌蔓延民间
民进党在罢免案中已经凌驾正常的政治竞争,针对特定政治人物进行集体抵制,伴随媒体的抹黑及舆论的操作,俨然瘫痪立会运作,民意代表人人自危,谁还有心处理民生法案,已对台湾的政治文化造成伤害。这种霸凌不仅存在于政党之间,由于侧翼团体作为前哨,为求在短时间内达成联署,进而使出各种光怪陆离手法,而让政治霸凌逐渐在民间蔓延开来。
这类政治霸凌的不良风气,呈现一种选边站队的威逼情势,在校园、职场以至公开活动等不同领域,台派“为所欲为”已在舆论市场开始发酵,仇恨动员的投票行为恐将引发民怨。然而,当政治领域充斥着霸凌风气时,对于整个社会的普世价值与行为模式,无疑产生了负面的示范效应。
流连忘返的罢免之路
赖当局上任以来频繁发动罢免行动,迫使行政当局与地方遍地烽火,短短不到一年时间,从县市首长到民意代表的频繁罢免,不仅耗费大量的社会资源,也让民众感到疲惫与厌倦。柯建铭早已宣告“这个会期一定是罢免会期”,辗压绿营剩余的鸽派声量,主张罢免必须先声夺人,喊出“大罢免是由国民党先开始”的谎言,2022年九合一选举才刚结束,民进党就急着在基隆市发动罢免市长;2024民意代表选举结束隔年,就在今年新春喊出“全罢”国民党等在野党民代。显然,民进党当局不是在罢免就是在发动罢免的路上。
民进党掀起的罢免游戏,手拿民脂民膏图谋政治利益,罢免成功者在三个月内必须补选。换言之,今年除了政治罢免以外,也将迫使民生议题荡然无存。明年又是2026百里侯之争,台湾光是空转可是足足三年,赖当局上任三年却一事无成,却还想着在罢免路上争取连任?
民进党的罢免操作恐怕败象已露,才会打着“台派民主”四处点火,从“投机民主”到“政治霸凌”,甚至将罢免视为政绩,都对台湾的政治发展与社会安定产生负面影响。遗憾的是,民进党还在罢免路上流连往返。
华夏经纬网专稿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