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闯高原路
■李松原
高原上,寒风劲吹,山间的温度下降得很快。尤其是在冬季,风雪弥漫,气温低至零下20多摄氏度,给在青藏公路上执行运输任务的官兵造成很大的挑战。驾车行驶在这片壮美高原,发动机的轰鸣与寒风的呼啸,交织成属于汽车兵的进行曲。
一级上士周伟带领驾驶学兵行驶到一段达坂路时,车辆出现剧烈摆动。见此情景,一旁的学兵忍不住小声说道:“这个路况实在太差了。”“路况再差、再难走,汽车兵也要闯过去!”周伟说到这里,不禁想起两年前的一次经历。
那年9月底的高原,风雪已经到来。这一次,周伟赴某点位运送过冬物资。他驾车行至紧贴绝壁的险峻路段。狭窄处,车身与峭壁距离不足一拳。路面不时还有因道路塌陷留下的洼坑……
“车行六七里,险情四五处;手握方向盘,脚踏鬼门关。”这句汽车兵时常说起的顺口溜,是他们勇闯高原路的写照。在以奇险著称的青藏公路上,塌方、雪崩、泥石流时有发生。在危险路段上,驾驶员必须多次倒车调整方向,才能顺利通过。这段险路,悬崖就在车轮边,非常考验驾驶员的技术和勇气。周伟双手紧握方向盘,小心驾驶、慢慢挪动,最终安全驶出危险路段。
此时,周伟带着学兵驾驶汽车越走越远,两侧车窗上凝结的雾气也越来越厚。原本还是晴空万里,忽然间风云突变、大雪纷飞。很快,山路被雪覆满,车队碾过,路面变得更加湿滑。
行至白雪茫茫的唐古拉山口,周伟驾驶的车辆突然熄火抛锚。他赶紧下车检查。天空还在飘着雪花,冷风不时刺向他的脸颊。周伟脱下大衣、摘下棉手套,口衔手电筒、手提工具箱,钻到车底。经细致检查,他发现,发动机上的一个密封圈损坏,导致机油渗漏。
见状,周伟用一只手堵住渗漏处,另一只手在工具箱中翻找替换零件。车辆已熄火有一段时间,寒风中,冰冷的油液顺着他的手臂滑落。
车辆故障终于排除,周伟从车底爬出来。此时的他,脸色苍白,嘴唇也冻得发紫,眉毛上结了一层霜。然而,他没有注意到,冰冷的扳手已经和手掌的皮肤冻得粘连。手掌上的一小块皮肉被扯了下来。
周伟与学兵整理好工具箱,坐进了驾驶室。学兵给周伟受伤的手掌做了简单包扎。随即,周伟发动运输车,继续行驶在公路上。一路风雪交加,通过一段艰险道路后,天气放晴。他们又行驶了一段时间,终于顺利到达点位。此时周伟的脸上才露出轻松的笑容。
“汽车兵驰骋在青藏公路上的意义是什么?那就是用无畏的勇气,为坚守高原的战友送去所需。”周伟常对学兵说,高原上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当兵19年,每年驾车行驶在青藏公路上至少10个月。一次次安全执行重要运输任务、成功排除险情……风雪路途上的历练,让周伟成长为车队的标杆。每次车队上路,只要有他在,驾驶员们都会更加安心。然而,成长路上付出的努力,周伟最为清楚。
那年,驻训期间的一次长途机动,历时7天7夜,行驶数千公里,翻越海拔4000米以上的达坂20多座,官兵面临着险难路况和恶劣天气的考验。
当周伟驾车行至一处陡坡时,车辆突然失去动力。他迅速靠边停车,进行检查。经初步排查,他发现是动力转向装置出现了故障。根据上级传来的气象预报,暴风雪即将到来。周伟看着车上的物资,眉头紧蹙。他尝试自主排除故障,却因不懂相关原理,多次尝试也没见效果,只能等待专业修理人员前来。
“如果这是在战场上,后果不堪设想!”这次经历让周伟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他开始付出更多努力,抓住机会锻炼自己。此后,在驾驶训练空隙,他铆在修理车间,给维修技师递工具、打手电,借机请教修理知识;晚上,他坐在桌前,看着地图、想象各种路况,模拟驾驶……
“我始终坚信,干成一件事,要有韧劲。”周伟说,学习没有捷径可走,唯有发扬“挤”和“钻”的劲头。“教会更多人,才能让车队的效能更好地发挥出来。”如今,周伟把更多时间精力放在了教学帮带上。面对一茬茬学兵,他不厌其烦、倾囊相授,带出的学兵也在各自岗位开始挑大梁。“别看周班长平时笑呵呵的,但在学习这件事上,他可非常严肃。”学兵们常常这样评价。
又到启程时,周伟坐进驾驶室发动汽车。此刻,这位青藏公路上的老兵已经准备好迎接途中的风雪。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