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岛盛开“红杜鹃”
——走进浙江省温岭市石塘镇雷公山女子民兵哨所
■邵林晔 张沈欣
雷公山女子民兵哨所哨员在巡逻。朱昱达摄
清晨,第一缕曙光唤醒东海之滨的小镇——浙江省温岭市石塘镇,雷公山女子民兵哨所的女哨员们踏上了巡逻路。
“东北方向距离我们20海里有座岛屿,那就是一江山岛。70年前,在那座小岛上打响了我军首次陆海空协同作战成功战例的解放一江山岛之战。”巡逻间隙,哨长王惠安向两名新哨员介绍。
1991年,雷公山民兵哨所成立,主要担负侦察预警、维护海防等任务。建哨伊始就由女哨员执勤,久而久之,当地群众就把哨所的姑娘们称为“海岛红杜鹃”。
巡山频繁、执勤辛苦、蚊虫叮咬、潮湿难耐……24岁的哨员何俞洁抱着“为祖国站岗放哨”的理想来到哨所,可面对现实困难,她一度怀疑自己能否坚持下来。哨员郭晨妮看出何俞洁心事,便拉着她谈心。“哨所建立至今已30余年,哨员换了一茬又一茬,但‘扎根哨所心不悔,乐为海防献青春’的好传统传承至今。”郭晨妮讲了一些老哨员的创业故事,让何俞洁深受触动:“和过去相比,现在的条件好太多了,老哨员能做到的,我也一定行。”两人相约一起拼搏,共同进步。
今年春节期间,有村民在石塘镇燃放烟花时不慎引燃了枯木,火势迅速蔓延。正在哨所执勤瞭望的何俞洁发现火情后,立刻将情况上报军地有关部门,为灭火赢得宝贵时间。第二天,不少村民来到哨所表达谢意:“幸亏你们及时发现,才没酿成大祸,谢谢你们的守护!”乡亲们朴实的话语和满满的信赖,让何俞洁深受感动,扎根哨所的决心更加坚定。
只有把本领练强了,关键时刻才能发挥作用。“当年解放一江山岛时,渔民们积极为解放军侦察敌情。我们要把合格哨员观察‘一眼明’、判别‘一口清’的本领练过硬,才能更好地为祖国站岗放哨。”王惠安介绍,为做到这一点,她们把过往船只照片整理成册,熟记船只特征。如今,随着数字化装备的运用,观测效率大大提升。
今年初,一艘渔船在周边海域发出求救信号,哨员们迅速反应,将渔船状态上报指挥中心,为救援行动研判决策提供了精准信息支撑。近年来,该哨所先后处置船只遇险、参与抢险救灾数十起,为这片海域编织了一张“安全网”,先后获评“巾帼文明岗”“先进民兵哨所”。去年底,该哨所被浙江省军区评为练兵备战先进单位。
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哨员们还充分发挥海岛红色资源优势,开展国防教育和海洋知识宣讲,每年接待1200余人次参观见学。“六尺哨所竟是女民兵在守护,她们太了不起了,巾帼不让须眉!”一位参观者在哨所留言本上写下感言。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