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养“干一事成一事”的品质
■陈游峰 司 艺
●业精于勤,事成于专。广大官兵应当涵养“干一事成一事”的品质,摒弃浮躁心理,专注做好眼前事,一步一个脚印提高能力素质
清代学者纪昀在《阅微草堂笔记》中写道:“心心在一艺,其艺必工;心心在一职,其职必举。”此语意思是,当一个人一心一意专注于某一件事的时候,他的工艺便会是精湛的;一心一意专注于某一职业的时候,他将会有所建树。这告诉我们,专注是取得事业成功的重要基础。专注不仅体现于做事的状态上,还反映在成事的方法上,其中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干一事成一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我们聚焦于一件事,做到“干一事成一事”,不但能避免因分心走神而导致的一事无成,还能切实从中培养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积蓄应对挑战的底气,为实现既定目标打下扎实基础。
“干一事成一事”,体现的是对目标的执着追求、对过程的全力投入和对结果的负责态度。能够“干一事成一事”,才能不断积小胜为大胜,积跬步至千里。然而现实中,有些人却缺乏这样的品质,有的做事急于求成,“欲速则不达”,事情虽然做了,却没有达到应有的标准;有的做事三心二意,一件事刚开了头,就急着改弦更张,结果事情做得虎头蛇尾、有始无终;还有的做事好高骛远,计划制订得很好,执行起来却力有不逮,不能很好落地,最终“竹篮打水一场空”。业精于勤,事成于专。广大官兵应当涵养“干一事成一事”的品质,摒弃浮躁心理,专注做好眼前事,一步一个脚印提高能力素质,干出过硬成绩,为强军事业作出贡献。
“干一事成一事”,需要着力排除干扰。当我们做一件事时,有时会受到外界干扰,如果一有“风吹草动”就分心走神,无法集中注意力,做事的标准和效率便会降低,更容易出现纰漏。要干事成事,惟有沉下心来,真正做到心无旁骛,专注于手中任务,才能将其执行到位,做到精益求精。要聚精会神地投入工作,将自己的智力、心力和精力高度集中,在日积月累的磨砺中深度挖掘自身蕴藏的潜能,从而练就涉险滩、攀高峰的本领。排除干扰,重在锚定目标,使自己能够在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干扰时不为所动,坚定地朝着目标不断前进,这样才能以“干一事成一事”的坚定姿态,在事业上不断开拓进取,有所成就。
“干一事成一事”,并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需要有敢啃硬骨头的勇气。“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受领核潜艇研制任务时,面对国外的技术封锁和国内的技术空白,毅然选择迎难而上,带领团队攻克了众多关键技术难题,带头研发出我国第一代核潜艇。面对大事难事,不惧险阻方可成事。强军新征程上少不了困难挑战,广大官兵应有“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勇气,在风险挑战面前敢于顶着压力上、敢于打硬仗,在困难挫折面前敢想敢干、勇于担当。只要始终保持知重负重、百折不挠的斗志,战斗在第一线、奋斗在最前沿,就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就能把任务完成好、做到位。当然,敢啃硬骨头并非盲目冲动,而是要在科学分析和合理规划的基础上,把握好节奏和方法,通过精准发力逐步攻克难题。
很多任务的完成都不是一蹴而就的,离不开长期坚持,“干一事成一事”,还需要具备持之以恒的毅力。干事创业就像掘深井,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假如挖到一半还没见水就放弃,这口井只能是一口废井;只有以足够的恒心毅力持续深挖、永不放弃,才能最终品尝到成功的甘甜。“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广大官兵要坚定“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的信念,受领了任务,就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用心用力,不畏惧爬坡过坎的艰辛,甘于忍受坐冷板凳的寂寞,即便遇到挫折失败,也不轻言放弃,以恒心毅力执着坚守,高标准高质量完成任务。在这个过程中,要拿出“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决心,培养“千磨万击还坚劲”的韧性,发扬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在持续前进中积蓄力量,使自己在“干一事成一事”中不断品尝收获的喜悦,成就非凡的事业。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