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警示教育入脑入心
■丁 帅 李 伦
开展案例警示教育,是部队进行法治教育、强化官兵法治意识的一个重要方式。如何让警示教育切实取得实效,真正入脑入心、触及灵魂,关键在于找准切口、深入挖掘。
以小见大敲响身边警钟。在选择典型案例时,不妨将目光聚焦到日常细微之处。就拿查铺查哨来说,可以选取诸如干部夜间查哨时未按规定询问口令,仅以“刷脸”签字代替,导致哨兵警惕性下降的案例。查铺查哨“走个过场”的问题,直接暴露出个别人员法治意识淡薄、备战观念松懈等问题。对于官兵而言,贴近大家日常训练生活实际的案例,更能让人深刻领悟到法纪无小事,任何违规行为都可能引发负面效应,进而在日常点滴中强化自我约束、严格依法行事。
层层剥茧探寻问题根源。面对选定的案例,不能简单照本宣科,必须进行深度剖析,挖掘背后深层次原因。比如一个战士违规使用手机带来失泄密隐患的案例中,表面看是战士个人行为,但进一步深挖,其背后存在诸多因素:从个人层面看,是战士对保密相关法规掌握不扎实,缺乏信息甄别能力;从管理层面看,反映出部队教育引导不够精准深入,监管制度执行存在漏洞,未能及时察觉官兵的异常用网行为。通过层层剖析,官兵便能清晰认识到造成违规使用手机的各方面原因,进而主动反思自身存在的不足,全方位筑牢安全保密防线。
多元手段强化教育效果。仅靠单一教育方式很难让警示教育深入人心,要尝试探索多元手段,不断提升教育质效。可将典型案例情景再现,如让官兵演绎当时场景,亲身感受违规行为带来的直接后果,从而受到警示。还可通过现身说法、分享交流等形式,鼓励官兵从不同角度剖析案例,深入理解法规要求的内涵,让警示教育从被动接受转为主动思考。
持续跟踪巩固教育成效。案例警示教育绝非一劳永逸,必须建立长效机制。可通过跟踪回访,定期与官兵交流,了解他们对案例的理解是否深入、相关问题是否整改。同时,依据部队发展、任务变化以及新的隐患苗头,及时更新案例库,让教育始终紧跟部队实际,持续发挥警示作用,提升官兵法治素养和法治思维。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