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经通络养好肝
■郝东红 安方静
春养肝、夏养心、秋养肺、冬养肾。春天万物复苏,阳气生长,正是养肝护肝的好时节。肝气舒畅,气血调和,有利于愉悦心情、缓解疲劳,提升人体免疫力。战友们在闲暇之时,可以通过按摩穴位、拍打经络等方法,疏通肝经、调理肝气,促进肝脏健康。
按摩穴位。刺激太冲穴、肝俞穴、期门穴等特定穴位,可以促进气血运行,调节肝脏功能。中医学认为,太冲穴是肝经的原穴,位于足背第一、二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每天坚持按摩此穴,有助于缓解压力、改善睡眠。具体按摩方法如下:用拇指指腹以顺时针、逆时针的方向各按揉50次,力度以穴位处感到酸胀为宜。肝俞穴位于背部,第九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处。用按摩球在肝俞穴上缓慢滚动,或用经络拍轻轻拍打肝俞穴10~15分钟,可起到疏肝利胆、调理气血的作用。期门穴是肝气汇聚于胸腹的位置,位于胸部第6肋间隙,乳头正下方。双手拇指分别放在两侧期门穴,轻轻按揉3~5分钟,可达到疏肝理气的作用。
拍打经络。腋窝藏着一个“解郁大穴”——极泉穴。拍打腋窝,可疏通肝经,促进气血运行。以适中的力度用掌心轻轻拍打两侧腋窝各50次,以拍打处感觉微微发热为宜,建议每日早晚各1次。此外,肝经与胆经互为表里,敲打胆经可促进肝胆排毒、改善气血循环。从臀部开始沿大腿外侧敲打,直至膝盖;左右腿各敲打50次,力度以感到酸胀为宜。
伸展腰肢。经常做一些伸展腰肢的动作,可以拉伸胆经,促进肝胆代谢。在此,为大家介绍一个伸展侧腰的动作:保持站姿,双脚与肩同宽,右手向上伸展,身体向左侧弯曲,维持10秒后换另一侧进行相同的动作,建议每侧各做5次。
调理肝气。中医将肝的整体活动和调节功能统称为肝气。肝气与身体健康密切相关,肝气足则身体健康;情绪波动、压力过大可能造成肝气郁结。当感觉情绪不佳时,可通过深呼吸的方式调和肝气、舒缓心情。保持站姿或坐姿,将双手置于腹部,吸气时鼓起腹部、呼气时收缩腹部;重复深呼吸5~10分钟,有利于放松身心、缓解紧张压抑的情绪。此外,经常揉腹也有助于促进肝气运行。大家在睡前可将双手重叠放在肚脐上,先顺时针揉腹50圈,再逆时针揉腹50圈。
作者:郝东红 安方静
文章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责任编辑:唐诗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