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简体

民进党不断作乱 台外资岂能不跑

华夏经纬网 > 评论 > 媒体链接      2025-04-15 09:22:38

媒体链接

作者 朱穗怡

自民进党上台后,台北在“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的排名便跌跌不休。2010年台北排19名,是名次最好的一年,但2018年大幅滑落至第32名,2020年又掉至第42名,2021年跌至第61名,2024年已下滑至第73名。从第19名跌到第73名,这就是民进党主政以来交出的“经济成绩单”,显然是糟糕透了。

金融市场的发展与政治环境稳定与否息息相关。民进党自2016年5月上台后死抱“台独”党纲,拒不承认体现一个中国的“九二共识”,还不断挑起矛盾、制造对立,导致两岸关系急剧恶化,台海局势持续升温。在如此紧张的政治环境中,投资人对台湾营商环境的信心自然大打折扣。正如岛内与论指出“特朗普是全球经济黑天鹅,正推动‘抗中擒谍’的赖清德当局的市场杀伤力也不遑多让。台湾内有独裁专政,政府秣马厉兵全民备战,动荡市场怎会有外资愿涉险押注?”

此外,台湾“五缺”(缺水、缺电、缺工、缺地与缺人才)问题在民进党主政后有恶化的趋势,尤其是“缺电”。这些年岛内几次规模较大的停电事故皆发生在民进党主政期间,主要是其错误的“废核”政策肇祸。民进党当局以“核电站受地震、海啸影响可能会发生核灾事故”为由逐步暂停岛内核电站运作,计划以再生能源代替核能,但这根本不切合实际。过去核能发电在岛内总电发量占大约20%,而风力、太阳能、水力等再生能源的发电占比还不到10%。在再生能源不足以替代核能的情况下,民进党当局就贸然“废核”,台湾怎能不缺电?为了“补镬”,民进党当局只好增加燃煤发电,结果碳排放量大增,岛内空气质量急剧变差。此外,核能发电比较便宜,过去台湾发电成本约每度电1元新台币,“废核”后平均成本增至每度5元。台电难以承受如此庞大的成本,只能提升电价了。如今岛内电价涨幅累计高达35%,大大增加了岛内工商界的营运成本。

民进党当局错误的两岸政策和能源政策不利岛内营商环境。台“德国经济办事处”早前发布《2024/2025年德国商业信心调查报告》,显示受访德商对台湾整体商业满意度降至五年来最低点,愿意在未来两年内投资台湾的德商比例也下降,选择不投资的企业比率首次超过投资企业。此外,岛内前官员在节目中爆料称,曾有AI大厂想在台湾设厂,但担心台海会爆发冲突,最后选择了放弃。

俗话说“君子不立危墙之下”,民进党当局不断在台海制造对立、挑衅大陆,把台湾推向战争的边缘,外资不跑才怪呢。(香港“大公网”)


责任编辑:左秋子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