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简体

巡飞弹:亦机亦弹的多面利刃

华夏经纬网 > 评论 > 经纬观察      2025-04-28 08:39:21
巡飞弹(Loitering Munition)是无人机技术和精确制导弹药技术结合的产物,能够在目标区域内巡弋飞行,实现侦察监视、精确打击、毁伤效果评估、通信中继、目标指示、空中警戒等多项任务的弹药。巡飞弹通常由战斗部、制导装置、推进系统、控制装置、稳定装置等部分组成。
发展概况
巡飞弹具有多种分类方式,按照发射方式,可分为单兵投放型、车载投放型、火炮/火箭炮发射型和机载投放型。“弹簧刀-300”“萤火虫”巡飞弹属于单兵投放型,“暗刃”巡飞弹则属于车载投放型。按照作战用途,可分为侦察型、攻击型、电子战型和综合型等。其中,“快看”(Quicklook)、R-90和“陨石”巡飞弹属于侦察型,主要用于执行侦察监视、毁伤效果评估等任务;“柳叶刀”“黛利拉”和“火影”巡飞弹属于攻击型,主要用于执行精确打击、防空压制等任务。
巡飞弹的起源可以追溯至20世纪80年代初的黎巴嫩战争。在贝卡谷地空战中,以色列的诱饵无人机发挥了关键作用。受此启发,20世纪90年代,以色列航空航天工业公司(IAI)将无人机和反雷达导弹结合,研制推出了具有巡飞功能的“哈比”(Harpy)反辐射无人机用于反雷达作战。随后,其他国家相继跟进,提出了多种设计理念。1994年,美国率先使用巡飞弹的概念,并着手研制“洛卡斯”低成本自主攻击弹药,奠定了巡飞弹的技术基础。1997年,第一颗真正意义上的巡飞弹“哈比”在巴黎航展亮相,后“哈比-2”巡飞弹在2016年纳卡冲突中崭露头角。一些局部战争中,多款巡飞弹竞相亮相,屡立奇功。
如今,巡飞弹已发展成为左右战争规则的新质武器。以色列凭借其在无人机领域积累的技术优势,在巡飞弹研究领域成果丰富,先后研发了“哈比”“哈洛普”“萤火虫”“英雄”等多个系列巡飞弹。美国的巡飞弹类型最多,包括“洛卡斯”“主宰者”“弹簧刀”“郊狼”“黑翼”等多个型号,以及可垂直起降、攻击中型装甲目标的大型巡飞弹“凤凰幽灵”。此外,波兰的“战友”、土耳其的“卡古”、澳大利亚的Drone40巡飞弹也相继投入实战,接受战火检验。
显著特点
巡飞弹能够遂行战场游弋、通信中继、精确打击等一项或多项任务,可对高危环境中的纵深防空阵地、指挥所等重要目标实施精确定点清除,具有滞空时间长、探测范围广、打击精度高、攻击模式多等诸多优点。
“巡”可以广域侦察、持久巡弋。巡飞弹既可装配小型涡喷发动机或涡扇发动机以获取强劲动能,也可选用静音、低红外特征的电动发动机以实现隐蔽抵近接敌。巡飞弹既可在作战空域内以较低速度持久滞空巡弋,执行侦察、毁伤效果评估以及打击“时敏目标”(TCT)任务,也可对敌方隐蔽目标和雷达系统保持压制态势,为己方行动创设聚优克敌窗口期。在人工智能技术加持下,巡飞弹可通过弹载计算机和导航系统,根据战场态势变化、作战指令,自主规划并优选路线,绕过障碍阻滞,以最优路径飞向目标区域,展现出强大的战场适应性。
“飞”可以灵动穿梭、隐蔽突防。巡飞弹的高机动性得益于先进的飞控系统和气动设计,使其能够以灵动身姿在复杂环境中自由穿梭,敏捷躲避防空火力拦截。巡飞弹通常采取低空或超低空飞行,有效利用山脉、森林、建筑物等地形地物作掩护,有效规避敌方雷达探测。另外,巡飞弹涂层采用隐身材料,减少了雷达反射截面积,且飞行高度低,难以被常规雷达探测跟踪,能够悄无声息接近目标,出其不意发动攻击,具有以暗打明的隐身优势,最大限度实现作战行动的突然性和隐蔽性。
“弹”可以精准打击,高能毁伤。巡飞弹综合采用图像匹配制导、激光半主动制导、GPS/INS复合制导等先进制导技术,可在复杂场景下精准锁定目标、高效打击目标。此外,巡飞弹可以根据任务需求,灵活更换破片杀伤战斗部、高爆战斗部、穿甲战斗部等多种类型的战斗部,以实现对不同目标的高效毁伤。在一些地区冲突中,有的国家利用与他国共享的人脸图像数据库,通过巡飞弹自带摄像头拍摄人脸照片自行比对,以“巡飞弹+人脸识别”的方式,对敌方高级指挥员进行精准狙杀,验证了巡飞弹的独特价值。
未来发展趋势
近年来,多款巡飞弹频频亮相局部冲突,展现出“其势险,其节短”和“并敌一向,千里杀将”的强大威力。放眼未来,巡飞弹的投放平台宽域化、能力进阶融合化、协同作战集群化和功能嵌入模块化的发展趋势值得关注。
投放平台宽域化。为有效应对不同作战任务和复杂战场环境,多国致力于将巡飞弹集成到不同作战平台上。宽域化的投放平台使巡飞弹能够精准适配不同作战场景和任务需求,从不同方向、不同高度接近目标,提升进攻突然性、发挥奇兵奇袭作用,谋求最佳打击效果。有的国家在近期的军事演习中,首次从无人水面舰艇成功发射了远程巡飞弹。未来战场,巡飞弹既可由单兵、车载、火炮等陆基平台,也可由舰艇、潜艇、无人艇等海基平台,又可由固定翼飞机、直升机、无人机等空基平台投放。
能力进阶融合化。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网络技术的发展,巡飞弹将融侦察监视、情报融合、自主打击、毁伤效果评估等多种功能于一身,不仅能在巡弋过程中进行立体、全维、持续的情报收集,还可对目标实施自主火力打击,进行实时毁伤效果评估,为后续行动提供决策依据。通过融入人工智能算法,巡飞弹能够自主分析战场态势、评估目标价值,自主选择攻击时机方式。例如,美国正在研发的“小精灵”项目,其巡飞弹就具备一定的自主决策能力,可根据战场变化自主调整任务。
协同作战集群化。随着以群体智能技术为核心的技术群的深度发展,巡飞弹集群作战成为发展趋势。巡飞弹的集群化作战具有广域分散、动态聚合、全向攻击等特点,陷对手于“打不起、打不完”的两难困境,是近年来创新发展的重要方向。在战场全域网络信息体系支撑下,将具有不同功能的巡飞弹联合编组为不同任务类型的空中突击集群,密集、敏捷、高效地穿透对手防御体系,以全时全域全方位的饱和式攻击战法,谋求以小搏大的作战目的和慑压效果。
功能嵌入模块化。巡飞弹的模块化构件、积木式组装,使其能够根据任务需求快速更换不同类型的载荷模块、动力模块、平台模块和控制模块等,以即插即用的方式满足遂行不同打击任务的需要。根据作战场景需要,不同巡飞弹之间的关键构件能够灵活调配、模块编组,实现“机”“弹”身份的随时互换,在复杂多变的战场环境中始终保持战术灵活性。例如,“阿尔提乌斯”系列巡飞弹就可以通过更换不同功能的载荷,执行“巡”“歼”“侦”等多样化的任务。

文章来源:学习时报
责任编辑:邱梦颖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