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贞昌、陈时中 图片来源:台湾《中国时报》
针对台当局流行疫情指挥中心在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期间管制征用口罩等防疫物资作为,台审计部门近期公布“2020年度台当局总决算审核报告”,内容提及防疫物资的整备并揭露口罩战备库存费用1年合计高达新台币1亿1765万余元,目前系以“严重特殊传染性肺炎特别预算”作为支应,然而,特别预算在届期之后恐缺乏相关经费可以支应云云。
据悉,审计部门的决算报告指出,台湾一般医疗口罩每日可生产4000余万片。扣除实名制、医疗及公务用口罩可视疫情状况使库存逐步消化外,台当局战备库存一般医用口罩的“仓储费用庞巨”,现行虽以严重特殊传染性肺炎的特别预算因应,但特别预算届期之后恐缺乏相关经费支应。审计部业已函请台行政机构督促和及早妥谋善策,以有效维运战备库存。
此外,对于疫苗采购事宜审计部门也强调,指挥中心采取“国际投资”(参与COVAX)、“径洽厂商购买”及“台湾自制”等策略方案同时进行,以期取得安全有效COVID-19疫苗。此外,也曾与国际厂商洽谈代工事宜,唯岛内疫苗厂商产能经评估为1亿剂,尚难达到国际厂商要求之3亿剂以上而未能成案,显示本土疫苗厂商产能竞争力尚有提升空间。
坦白说,审计部门此番相对客观、专业的报告,业已“点出”现行民进党当局的“可能疏漏与严重缺失”,一方面,相对技术门坎较低的“口罩队”制造,乃至相关仓储存放费用累计的“聚沙成塔”,显见其边际效用递减的不争事实;何况,从全球化生产的“比较利益”来说,台湾的口罩是否应该“转单生产”?其实,民进党当局实无须一直画地自限。
而另一方面,面对持续不断变种的新冠病毒“最终武器”,亦即国际认证的疫苗获得与接种覆盖率问题,审计部门此番“下级对上级”的文官系统乌鸦报告,从国际认证疫苗取得方式、AZ疫苗代工的最终破局,再到“自产高端疫苗”欠缺三期临床试验的程序不正义等,殊不知,一向言必称“有民进党会做事”及号称“超前部署”的“冲冲冲”有无听到了呢?
(作者胡文琦为前中国国民党发言人)
来源:台湾《中国时报》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