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简体

立陶宛总统认错了,但有点假!

华夏经纬网 > 评论 > 深度分析      2022-01-06 16:04:07

微信截图_20220106100742

立陶宛总统瑙塞达 图片来源台湾《中国时报》

言未央(特约评论员)

1月 4日,立陶宛总统瑙塞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立陶宛允许台湾以“台湾”名义在首都维尔纽斯开设“代表处”是一个错误,他认为,此举引起了中国大陆的强烈反应。他说,虽然台湾地区和立陶宛都能开设不具外交地位的“代表处”,但“代表处”的名字是个关键,这对立陶宛与中国大陆之间的关系有很大的影响。

瑙塞达认为“代表处”的名字是引起立陶宛与中国大陆纠纷的导火线,“现在我们得处理这个后果”。他补充说,一些非常规举措已被用来针对立陶宛,“我们必须非常积极地向欧盟发出明确信号,表明这是一种攻击,是对立陶宛的一种压力。”

自立陶宛允许以“台湾”名义设立“代表处”后,中国大陆与立陶宛矛盾不断升级,两国外交关系由大使级降格为代办级,双边经贸也遭到前所未有的影响,这下打到了立陶宛的痛处,使其付出代价。

瑙塞达终于认错了,这好像是件好事,但从瑙塞达的“我们必须非常积极地向欧盟发出明确信号,表明这是一种攻击,是对立陶宛的一种压力。”这句话分析来看,其认错态度并不诚恳,甚至是假的。这是瑙塞达迫于国内政治压力作出的一种姿态,更多地是向美国等西方国家诉苦叫屈寻求帮助才是真。在此之前,立陶宛甘为美国遏制中国大陆冲锋陷阵,充当美国马前卒,更是夜郎自大地认为,一方面有美国当“靠山”,天不怕;另一方面立陶宛与中国大陆的直接贸易额体量不大,即便冒犯中国大陆,也拿立陶宛没有什么办法。然而,令立陶宛万万没有想到是,中国大陆利用间接制裁的方式,要求销往中国大陆市场的产品不得使用立陶宛配件和原料,否则停止进入中国大陆市场。这样以来包括欧盟国家在内的公司企业,不会因为小小的立陶宛而放弃中国大陆巨大的市场,纷纷停止与立陶宛公司的合作。这对立陶宛经济是绝杀,冲击巨大。可谓“聪明反被聪明误”。

立陶宛遭到中国大陆的外交、经贸等多重施压,使其深陷困局。立陶宛为美国鞍前马后的付出,并没有得到美国等西方国家实质性上的帮助,得到的只是“口惠而实不至”文宣口号,让立陶宛执政党遭到国内在野党的严厉批评,前总统阿达姆库斯日前公开批评立陶宛政府同意设立“台湾代表处”的决定,阿达姆库斯指出,是否支持或承认台湾当局是全世界大国的事,轮不到立陶宛这种小国出头。在立陶宛经济受挫且孤立无援的情况下,立陶宛多个在野党已经开始向执政党发起猛烈的攻击,要求政府下台。

立陶宛政府如此自不量力地在大国间选边站队,本身就是方向性错误,注定没有出路、要失败。立陶宛政客的短视和鲁莽行径,从而导致立陶宛政府因为外交及经济处理不善,使其在国内信任度大跌,目前信任度只有17.3%,不信任度达47.8%,使瑙塞达政府灰头土脸,危机大增。

小小的立陶宛何来如此大胆挑衅中国大陆?此如台湾民进党当局一样把美国当作靠山,成为美国遏制中国大陆的棋子。瑙塞达没有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而是将美国利益放在了优先位置,成为美国的附庸。而瑙塞达虚情假意的认错,更多地有一种向美国等西方国家讨价还价的味道在里面。言外之意,如果得不到美国等西方国家实实在在的支持和帮助,那就改正“台湾代表处”,回归到之前中立两国关系正常的轨道上来,把球丢给了美国。

瑙塞达向美国叫屈喊冤的小心思,美国当然不屑一顾。瑙塞达想挟美国,向美国讨价还价是缺少对美国清醒的认识,简直是痴人说梦。

中国外交部新闻发言人汪文斌表示:“认识到错误是正确的,但更重要的是采取行动,纠正制造‘一中一台’的错误行径,回到一个中国原则上来。”汪文斌指出,中立关系受挫的是非曲直十分清楚,为自己的错误行为开脱,无助于问题的解决,也无助于中立关系的改善。

立陶宛在对台事务上所做所为,开了一个恶例,中国大陆必须让其在国际上制造两岸“一中一台”恶劣行径付出惨痛的代价,今天把立陶宛制裁的越惨,越能起到以儆效尤的作用,以防“破窗效应”的发生,使那些想无端挑衅中国大陆的国家有所忌惮。

自作孽不可活。中立两国关系受挫皆因立方所为造成的。瑙塞达总统认错只是第一步,关键是放弃美国来“支持”的侥幸心理,立马改正错误。唯有如此,中立两国关系才能恢复正常,方能解立陶宛之困。

华夏经纬网专稿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责任编辑:邱梦颖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