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简体

2022疫情下的台湾:昔日艋舺 今日“空城”

华夏经纬网 > 评论 > 深度分析      2022-01-25 16:42:19

再见雨夜台湾


  【华夏经纬网报道】2021年5月中旬台湾地区疫情肆虐,双北巿的万华、板桥等地成了重灾区,台当局宣布全台进入三级警戒,行至年底台湾疫情刚和缓一段时间,2022年1月4日虎年开端,疫情再起。一开始只是4例的本土个案,未料在民进党当局刻意营造的“+0”氛围中,防疫开始轻忽,隐形传播链开始传染。

     回顾去年台湾地区疫情始自于万华茶室,当时疫情发展迅速失控,甚至街友染疫而身亡,让台北市万华区一度成为“空城”。然而,“空城”的伤痛不止来来于疫情的冲击,更来自于民进党高官的口不择言。当时台卫福部门副手石崇良曾称“万华是疫情破口”,这让身在万华区生活的民众实在无法接受,他们除了要面对亲人离世的悲痛,还要背负民进党当局污名化的罪名,虽然大家当已渐渐淡忘,但对万华人来说,无疑是一辈子的伤痛。


本土疫情重災區-萬華

疫情重灾区——万华(摄/义佳钦)

    如今挺过疫情,位在万华的龙山寺尽管重新开放,但入寺上香的人潮稀稀落落,远远不如往年的万头攒动。捷运龙山寺站外墙也挂起“共同抗疫-期待昔日闹热光景再现”的标语,替艋舺商圈打气加油。



疫情下的龍山寺副本

疫情下的龙山寺(摄/义佳钦)

  

疫情下的龍山寺-2副本

疫情下的龙山寺游人稀少(摄/义佳钦)


  万华区,是台北市较早发展的区域,位于台北市西南侧,昔称“艋舺”,邻近淡水河畔,曾是台湾北部地区盛极一时的贸易集散地,在岛内素有“一府二鹿三艋舺”的说法。这里有许多老旧社区及古迹,也有台湾年轻人喜好聚集的西门商圈徒步区引领时尚潮流。伴随着城市发展重心转移,万华所在的台北西区盛极转衰,不复往日的繁华。万华渐渐成为台湾民众眼中“人口密度高、环境较脏乱”的地方。

微信图片_20220125155210副本

疫情下的龙山寺游人稀少(摄/义佳钦)


     万华龙山寺——始建于清乾隆5年,是台北三大寺庙之一,也是台湾地区二级古迹,位于广州街与西园路口,建筑为坐北朝南的坐向,建筑设计采三段式格局由上空乌瞰呈“回”字形,为中国古典之三进四合院传统宫殿式建筑,其周边的传统风味市街具有十分浓厚的民俗气息。

疫情下的龍山寺-3副本

龙山寺

     两岸龙山寺 香火连闽台

   从明朝末年起,泉州人开始大量移民台湾,晋江安海龙山寺的香火便随移民来到台湾。艋舺龙山寺董事长黄书玮在接受福建日报采访时曾介绍,台北开发初期,瘟疫频传,有祖籍泉州的人到晋江安海的龙山寺迎请观世音菩萨分灵来台,并捐建了艋舺龙山寺。兴建之初,为了感念先民开发艰辛,建造者不仅完全依照安海龙山寺的图样而建,连所用木料、砖石,甚至工匠都是从福建来。艋舺龙山寺的建筑形制和做法完全承袭了闽南匠艺,如重檐歇山顶、重檐式钟楼等,就连建筑细部的处理上也竭尽闽南匠师之能事,譬如大殿石工为惠安石匠张木成的作品、龙柱是厦门交趾陶大师洪坤福的作品,无不集中体现了福建寺庙建筑的风格。

微信图片_20220125155157副本

龙山寺

     清代闽台对渡时期,一艘艘满载大米、蔗糖、水果、海产品的商船,从台北起锚驶向福建,这些船只由大陆返回时顺带运回建筑材料和压舱石,一般的梁柱木头多采用福州杉,石材多采用惠安的青斗石,砖瓦多购自漳泉地区。这些石头、木材被运到台湾后,被广泛用于建造龙山寺、行天宫等庙宇。

  艋舺龙山寺的一梁一柱亦华美至极,线雕、透雕、浮雕、阴雕、浅浮雕等比比皆是,尽显深厚的中华历史人文底蕴。200多年来虽经历天灾人祸,但龙山寺经过多次重修,两岸同源的香火从未断过。



责任编辑:黄杨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