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监督台湾立法机构联盟”,过去原名“社会立法运动联盟”,2007年的时候改为现在的名字,当初成立时,主张是民意代表监督行政团队,但谁又来监督民意代表呢?过去许多民代几乎从不出现在台湾地区立法机构,只有党纪动员时才出现当投票部队,“法案”也永远只是附和行政团队版,于是有“澄社”等民间组织开始监督台湾地区立法机构的倡议,到“公督盟”的出现,逐渐成为最知名,甚至民意代表也最为重视的民间评鉴组织。
“公督盟”数十年来的确有正面的贡献,让民代不敢太过懒散,然而,“公督盟”的评鉴方式,也逐渐显出弊病,由于诉求只有数据才是绝对客观,质量则是主观评价,为了追求客观,大部分评分只采取“数量”而不论“质量”,譬如统计出席率、发言数、提案数,但不管出席有没有用处,发言有没有水平,或是提出的是不是无用废案。
历年来,许多资深民意代表与幕僚,对“公督盟”这样的评鉴方式颇有微词,甚至是与“公督盟”较友好的民进党民代也常发出不平之鸣,因为这样的评鉴方式从根本上就违反专业,一个制度规定的设立,应该是精心推敲到尽善尽美,可长可久,应有安定性,但是“公督盟”的评鉴方式,却鼓励民代与幕僚尽量浮滥提案,常常修改,把专业性破坏无遗。
即使“公督盟”也同意这样的看法,但仍坚持神圣的“数学客观性”,多年来从不肯让步,虽然他们的主张也有一定道理,毕竟,若要审查质量,那由谁来审查,又用谁的标准呢?最后难免变成喜欢的、价值观相同、意识形态相同的就全都是一百分,意见相左的通通零分,这种评鉴当然也就公信力荡然无存。
于是,我们只好忍受,许多民代为了凑“公督盟”的分数,不是认真检讨哪些预算需要那些浮滥,而是到处乱砍一点点都成案就更多分数,不是为台湾规划可长可久尽善尽美的制度,而是到处改一两个字,甚至找五个规定改同一个字,就能有五份业绩,民代幕僚都在忙乎这些对台湾一点帮助都没有的事,专业荡然无存,却敢怒而不敢言。
不料,就在“公督盟”长年来以数字具有绝对的客观性,来为这种只重量不重质的评鉴办法辩护的时候,第10届第4会期民代评鉴结果,却凭空纳入了前所未见的主观标准,针对高虹安,根本与台湾立法机构无关的事务为由,以全然主观的评判认为“脱序”扣0.2分,硬生生把她从优秀民代的名单中拉下。
该起事件是高虹安上网红直播节目时,邀请唱《塔绿班之歌》,歌不是高虹安本身写的,也不是她主动提出要唱的,而是被动受邀。众所周知,民进党网军对“塔绿班”称呼恨之入骨,“公督盟”认为沾上“塔绿班”就是罪大恶极,要扣0.2分,不顾自己主张的绝对客观主义,莫非真的要为“塔绿班”作嫁吗?
民进党既然高喊“民主自由”,网友发明“塔绿班”是自由,写唱《塔绿班之歌》是自由,“公督盟”要为虎作伥打压言论自由也是它的自由,但是客观主义还可自圆其说?当“公督盟”成为一场笑话,民意代表与幕僚们也终于可以摆脱无意义的“公督盟作业”了。(陈妙真作者为台湾律师)
来源:台湾《中国时报》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