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大学发展研究所副教授辛炳隆18日出席座谈指出,台湾地区目前同时面临大量缺工及失业,产业人力缺口达24万,却有50多万人失业,之所以如此,除了劳工待遇普遍不符期待,产业M型化趋势也是一大原因,现阶段少子化倒不是关键因素,若台湾无法扭转产业发展失衡及待遇问题,后续少子化影响再浮现,劳动人口恐现结构性危机。
台湾中华经济研究院18日下午举办“当前台湾人才供需缺口情势及因应对策”在线研讨会,邀请辛炳隆以“台湾现行因应缺工问题对策成效之评析”为题与谈。
辛炳隆指出,根据台当局行政机构“主计处”公布的“事业人力雇用状况调查报告”,2021年台湾总缺工人数高达24.8万人,行业别以制造业缺11.9万人最多,产业发出人力短缺告急,但究竟台湾目前的缺工是长期的结构性问题,或只是短期的景气因素?
辛炳隆提到,事实上在2014年的时候,台湾的缺工人数也曾经飙到24万多,当时是因为金融海啸导致产业V型反转,带动就业市场需求,而去年到今年这一波缺工潮则是渐进式的持续增加,代表台湾缺工现况,除了短期的景气因素之外,也夹杂程度上的结构性问题,可是就他个人看来,景气因素仍是主要原因。
他指出,根据统计,可以看出中低阶的技术能力人员,包括机械设备操作、组装人员、基层技术工、集体劳力工等职业,缺工的平均时间,远高于服务业及销售类别工作人员,主要除了技术问题外,就是待遇问题。
另外,辛炳隆指出,在缺工调查里面经常会询问资方,职业出缺的原因?服务业尤其在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大部分的原因都是“离退”,代表这些工作并非没有人做或是找不到人做,而是人才留不住,包括在待遇期待及工作环境方面不满足等,进而出现缺工问题。
辛炳隆说,除了景气影响之外,产业的M型化趋势也是一大原因,新冠病毒导致全球供应链重新调整,台湾因为具备资通讯(ICT)产业优势,获得大量的转单效应,从中受惠,却也出现产业劳动人口落差的情况,科技产业的人力需求增加产生磁吸效应,压缩了传统产业及服务业的人力来源。
他指出,台湾当前的产业发展迈向科技业独大,其他的产业都被排挤的失衡趋势,坦白讲,台湾目前经济成长的动能,都是靠少数产业、厂商带来极大的贡献,如此发展到底是好不好?值得省思,从就业市场来讲,若上述情况持续,其他产业大概都会活不下去。
此外,辛炳隆表示,加上外籍移工来台人数锐减,再让其他制造业别人力吃紧加剧,据统计2019年底在台的移工人数约71万8000人,到2020年锐减为66万9000多人,尤其最近疫情严峻,移工人数更是短缺,让制造业人力缺口难以弥补。综上所述。他认为,台湾的缺工情况目前还不算是长期的结构问题,而是景气因素及产业发展失衡问题居多,甚至少子化也不是现阶段影响缺工的因素。
事实上,辛炳隆指出,当台湾面临大量缺工之际,同时也面临大量失业,2020年8月底统计,缺工人数达24.8万,同期的失业人数则高达50.5万,也就是说,缺工并不等同劳动力不足。学理上来说,劳动力供给=就业者+失业者,劳动力需求则是就业者+职缺,显然台湾的劳动力从学理上来讲,劳动力并无不足,至少现阶段是如此。
辛炳隆引用2020年10月的人力运用调查显示,台湾的失业者当中有32.59%是曾遇工作机会却没有去就业,主要原因是待遇不符合期待占53.54%,工作地点不理想占13.44%。没有遇到工作机会的人,所遭遇的最主要困难也是待遇不符,因此待遇的供需落差是造成台湾目前就业市场没办法媒合的关键因素。
辛炳隆强调,纵使台湾的劳力缺口飙到24万多,但厂商愿意付的待遇并没有明显增加,以技术有关的工作人员、机械设备操作及组装人员等职缺最多的,但是最低雇用平均薪资跟去年来比只增加了1.19%,从中或多或少也可反映出台湾的景气样貌。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