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党——局面虽糟,但思路清晰
年前,赖清德作为民进党党内唯一“重量级”参选人无悬念地当选民进党主席。接着,苏贞昌终于提出执政团队“总辞”。这次,蔡英文不再挽留,同意苏走人。
民进党三连败后,苏贞昌确实没有再赖在位置上的理由了,但这次辞职的时机还是有一点点奇怪,原本预期苏应该在台当局年度预算通过后再辞,所以这次苏算是走得仓促。苏是在与蔡英文长谈数小时后宣布的,蔡英文方面则称,是与苏讨论了未来执政团队的人事安排。绿营的学者林浊水对此表示不以为然,质疑究竟是苏贞昌以后要做“太上”行政负责人,还是蔡英文要将行政团队降格成为一个秘书处,没有就要走人的部门首长还去讨论新部门团队的人事安排的道理。
立场偏绿的民调机构“台湾民意基金会”最新的民调显示:民意主张台当局行政团队全面改组的占27.9%,大幅改组的占22%,合计49.9%,小幅改组的也有19.7%。不需改组的只有11.2%,。这也说明了目前岛内民意对于苏团队是多么不耐烦,苏也真是到了不得不走人的地步。岛内媒体有评论:苏贞昌未能在第一时间“总辞”,却拖泥带水,歹戏拖棚,套用其经典名言:“人生的剧本早就写好,只是不能偷看”!所以其结局“竟显悲怆寂寥,难掩落寞。”
大年初六(1月27日),岛内当局宣布由陈建仁接任苏贞昌的位置,郑文灿做副手,参选新北大败的林佳龙则担任秘书长,一如四年前,未能通过民意检验的民进党败选者们再次纷纷进入行政团队,但这次更象是某种派系平衡的结果。2023年是岛内地区领导人选举前的关键一年,民进党一如既往,需要成立所谓的战斗执政团队,陈建仁是一个温吞且服从性很高的学者,比如2020年选举,为了民进党整合,陈建仁毫无怨言地就让出副手位置给赖清德,所以蔡英文选陈建仁的目的在于蔡英文将直接领导行政团队。去年地方选举的失利,民进党受到重创的同时,代表蔡英文的所谓“英系”人马因为其选战领导责任也受到了重大的打击,所以今年也必然进入一种“派系共治”的局面。当然对蔡英文而言,“派系共治”所形成的角力平衡还能维持蔡个人的权威,正如有评论分析的那样:蔡英文用郑文灿做行政副手,笼络“新潮流”派系,压制住赖清德,又用林佳龙、林右昌等“正国会”牵制“新潮流"。这对刚选上民进党主席的赖清德而言,之前信誓旦旦要进行的民进党党内的那些除弊和革新,也就是喊个寂寞而已。虽然蔡英文已经是任期最后一年,但赖清德还得唯蔡英文“马首是瞻”。
赖清德虽然被视为民进党今年参选台湾地区领导人的最大可能性,但激进的“台独”色彩还是引发了各方面的疑虑,即便他正不断地“找补”过去那些激进言论,甚至将民进党所谓的“抗中保台”转为“和平保台”,但他的两岸论述显然不具备说服力,也引发一些美方媒体的批评。岛内时事评论员郭正亮认为,这反映了美方对于赖清德的疑虑,但相关报道可以这么早发出,也代表着美方希望赖清德进一步改进自己的说法。
民进党遭遇去年选举的大败,但毕竟是岛内最具备选举经验的政党,所以溃败之后,可以迅速整合队形,且调整自己选战的策略,所以客观而言,民进党虽然目前局面很糟糕,但他们所面对的问题却是清晰的,就是亟须改善的两岸关系,以及如何挽回民众的信任。当然,赢面还可能来自于自乱阵脚的对手,根据2020年的经验,最后一条反而是最有可能的事情。
国民党——赢面很大,但内部很乱
国民党去年不但赢得了地方选举,且一胜再胜,说明民进党远远没输到止血的地步。另外政党支持度方面,国民党也开始提升并超过了民进党,一切看起来势头大好,但去年国民党胜选总结,也普遍认为,这是民进党做得太烂,所以是民进党的失败,而非国民党的胜利。这主要体现为,国民党确实也没有做出什么让人有感的事情。其次,国民党依旧缺乏让岛内民众普遍接受的政策论述,尤其在年轻人这部分,国民党依旧缺乏吸引力。
在今年地区领导人的参选人方面,新北现任市长侯友宜目前是国民党最有赢面的一位。去年,侯非常难得地开始对于一些非新北议题评论,也被视为侯友宜开始动作的信号。但侯表现得还是非常保守,作为岛内目前最可能赢得地区领导人选举的重要政治人物,侯友宜长期以来,从未对于任何新北以外的公共议题给出自己的论述,或表达清晰的立场。甚至在蓝营同仇敌忾搞“四大公投”的时候,侯友宜却以“岁月静好”将自己置身事外。所以侯虽然目前民调最高,但危机感也是非常明显,一方面侯友宜过于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政治风格,使选民对其缺乏信任感,而侯的本土色彩,也让一些深蓝的选民不能接受。最近连战出书,其中也针对侯友宜过往行事的一些批评,实际上也反映蓝营对于侯的疑虑。
另外,侯要不要参加2024年的地区领导人选举,也到了要明确表态的时候,过于扭扭捏捏,使民众开始感到不耐烦。媒体人吴子嘉根据民调认为,侯友宜最大的优点是可以拿到绿营的票,其次侯友宜务实高效的行政风格也是其重要的亮点,但岛内的选举似乎并不注重实际的政绩——历年的选举,那些公认的行政干才往往民调奇低。而很多徒有其表的人往往可以获得高票,岛内这种务虚的投票趋向,使一些有实干能力的人在选举中非常吃亏,至于能拿到绿营的票也不见得就是好事,因为岛内绿营的支持者团结性其实是高于蓝营的。只要绿营整合,推出大家信服的“共主”,侯友宜就不见得可以在绿营票仓中讨到便宜了。所以说白了,侯友宜要真正想选并选赢,还是先得把自己的立场表达清楚,尽量要先和蓝营的精英们取得一定共识,对他过去的所谓“岁月静好”的作为作出修正。
岛内媒体圈还传出郭台铭参选的可能性,以及朱立伦和郭台铭搭配的选项,由此也反映出曾经共事多年的朱立伦和侯友宜关系有多不睦。不过郭台铭有所谓的党籍问题(郭于2020年公开宣布脱离国民党),而且作为商业大亨的郭台铭,从2020年选举表现来看,他对于选举这个事情实在是非常不擅长。
国民党其他如赵少康、张亚中等人,虽然都在第一时间积极布局选举,但在目前岛内的媒体氛围中,似乎都有被进一步边缘化的迹象,所以即便二人非常具备论述能力以及选战的经验,但势头不再,就是不再了。
所以国民党虽然目前赢面很大,但内部整合并不好,明争暗斗的氛围很浓,而从目前的拟参选人结构而言,很像2020年的那种看似强手如林,最后却落得二桃杀三士的结果。
国民党何去何从,考验党主席朱立伦的智慧。
民众党——虽无可能,但有必要
民众党主席柯文哲很早就表示要参加今年的选举,且从台北市长卸任以后,便开始积极布局选举事宜。但无论是民众党,还是柯文哲都明白,他们几乎没有胜选的可能性。之所以积极参与,一方面为了民众党的延续,尽量争取政党得票,使民众党在立法机构有多几席之地。其次,也努力去做大第三势力,成为影响选战胜负的关键第三人。
但问题是,柯文哲虽然具备鲜明的个人风格,但实在缺乏政党领导的格局,无法使民众党做大做强,甚至因为柯文哲的领导角色缺位,而导致目前的民众党内部充满各种明争暗斗,自我消耗。
所以柯文哲还有一个选项,便是与蓝营合作。柯手上毕竟掌握5%到10%的选票,可以左右选情。但政治残酷在于,当他具备一定威胁性的时候,往往就自我膨胀到不与任何人共事。而一旦当他声势下滑的时候,马上就破鼓万人捶,也就是说,等到柯文哲认识到自己不足,需要与人合作的时候,恐怕也没人愿意和他合作了。
于是媒体界忽然传出,柯文哲是最强“扶龙王”,跟谁搭配谁就会上,建议民进党应该拉拢柯文哲与赖清德搭档,对于这个看似很荒诞的传闻,柯文哲却一本正经地表示,从统计数字看得非常清楚,现阶段民众党还算是第三势力,目前的力量还不足以自行当选,但可以决定谁当选。柯称和赖搭配这个想法有创意,可今日的民进党视柯文哲为寇仇,哪里有合作的可能。只能说这是柯文哲为了兜售自己,先到敌方门前喊价的一种做法罢了。
今年两岸的形势依旧不容乐观,不确定因素也因为国际形势的变化而日益增加。所以未来岛内领导人的选举,也有着决定台湾未来局势安定与否的意味。对于岛内这些候选人而言,是到了真正考验他们的一言一行的时候了。
作者丨许亿,深圳卫视直新闻特约主笔
直新闻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