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岸风电示意图。台湾《联合报》资料照
苗栗县外海的海能风场自七月起进行海缆维修作业。不意外地,当地渔民到八月中才得知讯息,业者补办说明会也语焉不详。台湾始终未建立离岸风电业者与渔民的联络或协调机制,不利于政策的推动。
在离岸风场施工阶段,开发业者会函请航港局发布碍航公告,告知往来船只避开该区域。这样的惯例有三点缺失:第一,碍航公告并没有通知渔民,业者提供给航港局紧急联络人与项目负责人的联络方式,渔民也不知道。第二,业者申请警戒区,并非依据该年度预计施工的范围,而是一次性申请将至少卅平方公里的风场全部纳入,过度影响渔民权益且无必要性。第三,渔民并不知道风场何时兴建完成,可再度进入风场海域作业。
离岸风场与原有海域使用者建立良性互动关系,应是业者最基本的社会责任。业者如能善用休渔期进行年度检测、保养及维修,则可降低对渔民的影响;作业具体内容与期程,也应渔民让了解。目前亟需建立指引规范的事项至少有:如发生工作船驱赶渔船或绞网争议如何处理、运营商如何确保海缆埋设于一定深度、因维修而划设的警戒区应与渔民沟通合理范围。业者应事前主动提供信息给风场邻近海域作业的渔船,包括但不限于作业内容、作业期间、工作船照片,以及对渔业活动的可能影响。
本次海缆维修区域位在风场最西北角的两支风机之间,距岸超过五浬,作业渔船以拖网船为主,非苗栗龙凤渔港当地的刺网船。沟通说明会议更应该到拖网船聚集的新竹南寮渔港办理;以行政区来决定受离岸风场影响的利害关系人,完全背离渔民海上生活。此外,业者仅说明维修作业有警戒船,却没有告知警戒区范围,渔民无所适从;万一再发生工作船驱赶渔船的事件,恐是所有人都不乐见。
参考英国离岸再生能源发展最佳实务指引有关渔业联络制度的建议,业者应指派渔业联络人即早展开渔民社群的沟通,并维持实时沟通管道。至于警戒区,施工阶段及风场重大维修,是以自升式平台船或其他大型船舶(如海缆铺设船)为中心划设半径五百米的圆形作为警戒区。
当离岸风场大规模地与原本渔场重叠,尽速补上渔业联络制度与渔业影响减轻方案,两个行业才有可能共存;不遗落任何人的能源转型才是公正转型。(作者为台湾云县北港渔民权益暨环境永续中心研究员吴斐竣/台湾《联合报》)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