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元炳(1864—1927年),字健庵,江苏南通如皋人。沙元炳一生致力于兴办实业,并大力发展地方教育与文化事业。沙元炳与张謇是志同道合的好友,张謇称赞沙元炳是“真正的务实者”。
(一)
沙元炳走上发展实业之路,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张謇的影响。光绪二十年(1894年),同为南通人的沙元炳与张謇同时考中进士,二人就此结下了深厚的同年之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沙元炳目睹清政府腐朽无能,对内剥削残害百姓,对外软弱俯首,于是愤而辞职,归隐家乡。
归家后的沙元炳,并没有沉迷于隐居生活之中,而是积极谋取振兴家乡之路。他主动参与张謇的各种实业活动,张謇创办的大生纱厂因规模扩大,原有的运输满足不了货运需求,便准备创办航运公司。张謇邀请沙元炳前往通州(今南通)实地考察情况,后二人冲破重重阻拦,于次年创办了通州大达小轮公司,其中张謇担任总经理,沙元炳为经理,因张謇事务繁忙,航运公司的实际事务由沙元炳操持。在沙元炳的苦心经营下,该公司一年就开辟了扬州至通州间的航线十余条。光绪末年,张謇又在上海创办大达轮步公司,然而多数股东对该公司持怀疑态度,认为上海的航线由列强所控制,公司的业务很难得到开展。张謇力邀沙元炳担任公司董事长,沙元炳为公司制定了制度方案,让大达轮步公司顺利发展起来,并在中国开辟了连接上海和江北地区的航线,有力地维护了我国的航运主权。1918年,上海大达轮步公司更是在商业竞争中击败了英商祥茂,并收购了该公司所属客货轮。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盛宣怀的华盛纱厂准备出售其所购的美国榨油机器,张謇得知消息后,立刻准备收购机器筹办油厂。张謇的决定,得到了沙元炳的大力支持,二人商讨后决定开设油厂,并将其命名为“广生”。油厂建成生产后,由沙元炳任总理,张謇及其兄任协理,共同管理广生油厂,到了1914年,油厂总资本已达30万两,成为当时有名的油厂。除了支持和参与张謇的实业外,沙元炳在家乡也积极创办实业。如皋一直有生产火腿的基础,沙元炳集资10万元,因地制宜创办了广丰腌腊制腿公司。
后沙元炳见到如皋附近有不少荒地,他联合张謇成立了大豫盐垦公司,并担任经理一职。
沙元炳还创办了皋明电灯公司。1919年,沙元炳见到如皋还一直在使用煤油灯,便联合乡贤创办了皋明电灯公司,让如皋百姓告别了煤油灯的生活。
为解决家乡父老的看病需求,沙元炳创办了如皋公立医院。1919年,苏北暴发了大疫疠,疫情蔓延十分迅速,沙元炳便在家乡创办了防疫所,并聘请西医来担任救治员。后如皋县感染疫病人员有600余人,经过治疗,只有41人死亡。经此一役,沙元炳对西医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便主持创办了如皋公立医院,该医院也成为今天如皋市人民医院的前身。
(二)
沙元炳在创办实业同时,大力发展地方教育。沙元炳认为近代中国之所以积贫积弱,是因为民智没有开启,因此他认为教育最应受到重视的就是师范和小学。
1901年,沙元炳创办了如皋公立高等小学堂。光绪年间,清政府为学习西方先进知识,曾下令各地兴办学校。沙元炳怀着满腔热忱,不但四处奔波延请名师,而且亲自勘察校址,筹措经费。1904年2月,如皋公立高等小学堂开学,分甲、乙、丙、丁4个班,其中学生全部为男生,年龄在13岁至18岁之间。1910年学堂迁至孔庙内,此后学堂多次更名,但地址未变,该学堂现为“江苏省如皋师范附属小学”,1982年被列为江苏省首批实验小学。
1902年,沙元炳创办了如皋公立简易师范学堂,该校被誉为“师范教育活化石”。1901年,沙元炳全程参与了张謇创办通州师范学校的过程,回到家乡后,沙元炳便开始了如皋公立简易师范学堂的筹措工作,并于第二年的九月正式成立。如皋公立简易师范学堂的校训为“启迪民智,御侮图强,洗雪国耻,振我华夏”,课程设置以数学、物理、化学、地理等新式科目为主,并设置附属小学、中学以供师范生实习。沙元炳按科分别设立实业学校、普通学校、师范学校的做法,创建了如皋实业乙等学堂和如皋商业乙等学堂。
(三)
沙元炳对文化传承非常重视,他在辞职归家的同时,就着力收集地方先贤的著作,先后收罗到地方先哲的遗著200余种,涉及人员多达100多位。沙元炳的搜集工作闻名于整个晚清文化圈,徐世昌编著的《晚晴簃诗汇》就详载了沙元炳的搜集工作,盛赞该搜集工作对地方文化的保存效果。
沙元炳对如皋地方文化的保护传承,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如皋县志》的编纂。在沙元炳看来,地方志的工作十分重要,它不但可以教化百姓,导民向善,还可以将天下凝聚成一个众志成城的共同体。1915年,如皋县准备修纂《如皋县志》,因沙元炳对如皋地方文化的热心,如皋士绅一致推荐沙元炳为总纂官,全权负责修志事宜。为修纂好《如皋县志》,沙元炳聘请博学通达之士沈文瀚担任县志的总纂官,在沈文瀚去世后,沙元炳又聘任金鉽为总纂官。据载,在病重之时,沙元炳依然对《如皋县志》进行着校对。沙元炳临终之时,对前来探望的金鉽说道:“没有修成县志就要死了,我不甘心。”1933年,《如皋县志》终于刊刻发行,总纂官金鉽对友人说:“我现在问心无愧了,没有辜负沙元炳的嘱托。”
沙元炳编纂的《如皋县志》,具有十分强烈的民生色彩,是近代方志文化转型的代表之作。在沙元炳看来,民生是社会的核心事务。他认为水利关乎农业生产,与百姓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因此在记载之时,沙氏特别重视记载那些造福乡里的设施。对于记载人物,沙元炳认为不能够仅记录名流显宦,更应该注意那些乐善扶义、帮助百姓的人。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