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简体

美国汉学家白芝:向世界解读中国文学

华夏经纬网 > 评论 > 经纬观察      2024-07-25 16:50:58

在文化交流日趋活跃也更显迫切的当下,中华文化如何“走出去”,其路径何在,无疑是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就中国文学西传而言,汉学家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美国汉学家西里尔·白芝(Cyril Birch,1925—2018年)不仅在明清戏曲小说领域有着开拓性研究,也是《牡丹亭》首部英文全译本的译者、第一部综合性中国文学作品选集英译本的主持者,在西方汉学界有着深远的影响。

别开生面编译《中国文学作品选集》。在跨文化交流中,编译文学作品选集是以一种系统性、规模化的方式向各国读者传播文学经典。为了让西方读者得以窥见一个秀丽且厚重的中国文学全景,同时感受跨越时空、风格不一的作家们的独特魅力,白芝开创性地选择编著中国文学作品选集英译本。这部选集涵盖了两千多年来各种中国文学体裁作品,上至《诗经》《楚辞》,下到毛泽东、闻一多的诗词,以及鲁迅、张爱玲的小说,贯穿古今、内容丰富。虽然白芝编选的原则是西方的文体观,而非传统中国式的,稍显文化“折扣”,但这样的策略却符合西方读者对文学的理解,有利于选集落地生根,因而被誉为“精致且美味的中国盛宴”。此外,白芝在每篇作品前均撰有小序,简要介绍作家生平和作品主要内容和思想,并提供了一些文化和历史信息。这种方式对普及中国文学、文化基本知识,进而激发读者兴趣,具有催生之效。

这部选集曾风靡于美国20世纪六七十年代诸多大学,成为中国文学和亚洲文学课程的指定教材,也因此奠定了其权威性和经典地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在1965年作品选集上卷出版之后,便将其列入“中国文学系列译丛”之中,这又加速了其在全球的传播和影响。后世汉学家编纂之中国文学作品选集,如梅维恒、闵福德、宇文所安等,均受其影响。

别具匠心译介明清通俗文学。1958年,白芝在三家出版社同时推出了他的第一本译著《明代短篇故事选》,其中收录了冯梦龙《喻世明言》中的六篇作品,成为西方系统译介冯梦龙的第一人。出版之后,大受欢迎,第二年便又在另一出版社再版发行。1960年,白芝出版了《中国神话与传说》。在其生动形象的语言演绎之下,女娲补天、后羿射日以及各种民间流传的鬼神传说,跃然纸上,趣味十足。西方读者尤其是儿童,对中国这个神秘而又古老的国度有了全新的认识。

白芝对中国通俗文学海外传播的另一重要贡献是明清戏曲的英译。从1960年到2001年,其先后翻译了诸多中国古典戏曲:《桃花扇》《牡丹亭》《明代精英戏曲选》《娇红记》。《桃花扇》译本是白芝与陈世骧、阿克顿合译之结晶,白芝在翻译中通过序言精准地介绍了南戏与北戏的区别,并通过恰如其分的注释,有效地传递了诸多典故、意象和双关,并凭借富有诗意的文笔再现了诸多唱词。《牡丹亭》译本在西方更受欢迎,白芝在面对异域文化时能够采取“折中方案”,以兼顾文本阅读和舞台演出效果,依据该译本上演的歌剧版《牡丹亭》,曾在伦敦、巴黎、罗马等全球多地掀起了一股“牡丹热”,成为“二十世纪最为伟大的文化盛事之一”。2002年,该译本还修订再版,受欢迎程度可见一斑。《明代精英戏曲选》共收录了明代六部经典戏曲(《白兔记》《浣纱记》《蕉帕记》《牡丹亭》《绿牡丹》《燕子笺》)中的经典选段,译文优美、点评独到,因而于1999年再版。

白芝在译介中国通俗文学时十分看重译本形态中的诗体效果与音乐式节奏,既能跨越中西界限,又能有效处理图文关系,插入精美图片,发挥以图演文、以图补文的功能,以便西方读者更为直观地体悟东方大国的独特情调。无论是译著封面、标题、序言、注释,还是插图、译文,译者尽可能地兼顾读(文字)、看(插图)和听(声音),这无不透露白芝的别具匠心。

别具特色品评中国文学。白芝的博士论文《〈古今小说〉考》,是西方世界研究冯梦龙“三言”的第一部博士论文,开启了中国古典白话短篇小说研究的新篇章。论文将中国传统的文献考证法贯穿始终,使得中国味浓郁;同时又运用西方现代理论,在比较中促进了“三言”在西方的经典化进程。这种用西方人熟悉的理论阐释中国小说的方法,提升了西方读者的认同感和接受力。在《牡丹亭》《桃花扇》《娇红记》《明代短篇故事选》等戏曲小说译作序言中介绍作者信息、作品艺术特色和主题思想,呈现出中西比较的特色,在译注中又透露着“典故解读、互文阐释”的底色。这种“译—注—评”三位一体的话语策略“学术性”十足,成为其评论中国文学作品的鲜明本色。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白芝秉承世界眼光品评中国文学。他将中国文学置于世界文学场之中,将经典文学作品和作家接通世界,进行平行研究、影响研究。《西游记》宛如东方的《天路历程》,《镜花缘》堪比《格列佛游记》,而徐志摩深受托马斯·哈代的影响,“五四”作家对新的统一文学结构的诉求“也来自西方文学”,这为解读中国文学提供了别样风景。对中国台湾小说的研究更呈现出生态文明意识,甚至将其中的诸多“苦难”形象同西方经典作家亚瑟·米勒、亨利·詹姆斯作品中的人物相比较,大大促进了西方读者对中国文学的深度认知和理解。

白芝因缘际会结缘汉语,进而从事中国文学研究和译介事业,成果丰富、种类多样,几乎每种著译都颇受欢迎,经久不衰。他的著译为西方读者开启了一扇了解中国文学、中华文化的窗户,生动而深刻诠释了何为“融通中外文明的使者”。在其教育和精神涵育之下,美国涌现了一批汉学新秀,比如从事唐诗翻译与研究的魏玛莎,从事鲁迅研究的寇志明,从事中国当代小说研究的傅洛特、聂华苓,影响颇广。2017年,为表彰其在中国文学翻译和研究方面的贡献,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以他的名字设立奖学金,以吸引和激励更多美国学生投入到知华友华的文化沟通之中。

文章来源:学习时报
责任编辑:邱梦颖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