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简体

新中国经济75年 | 奔向繁荣之路——制造业向高端阔步迈进

华夏经纬网 > 新闻 > 热点聚焦      2024-09-06 09:50:42

新中国经济75年

【导语】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一穷二白到如今超百万亿元规模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国家;从基本解决温饱,到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再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彻底摆脱绝对贫困……75年与时代偕行,中国经济巨轮穿越惊涛骇浪,不断开辟发展新境界,彰显了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回首来路,中国经济以势待时,以时取势;展望前路,中国经济长风万里,光明在前!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制造享誉全球,不但使国人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还使神州大地赢得了世界工厂的美誉。从1994年开始,中国扭转了货物贸易长期逆差的局面,进入货物贸易顺差阶段,至今已长达30年。自2010年以来,中国制造业总体规模已连续14年位居世界第一。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斗和强力赶超,中国制造正加速迈向中国智造,为做强做优做大实体经济提供有力支撑。

这是2024年2月7日拍摄的唐山港京唐港区集装箱码头(无人机照片)。(图源:新华社)

这是2024年2月7日拍摄的唐山港京唐港区集装箱码头(无人机照片)。(图源:新华社)


中国制造业怎样强起来

从鸦片战争到民国时期,中国长期处于遭受列强霸凌、落后挨打的悲惨境地,让一些仁人志士萌发“实业兴国”的抱负并着手工业化尝试,但这种尝试在萌芽阶段就面临内忧外患的恶劣生存环境,磨难重重,步履维艰,只是在冶铁、造船、轻工纺织等领域形成了一些零星且低端的制造能力,中国最终与以机械化为基本特征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和以电气化、自动化为基本特征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擦肩而过,始终未能摆脱农业占主导、工业基础十分薄弱、工业化水平极低的局面。

新中国成立伊始,以毛泽东为首的老一辈领导人高瞻远瞩,面对西方国家严密的经济技术围困和封锁,毅然决然走工业化道路。从一五、二五时期156个重点项目的建成投产,到“两弹一星”试制成功,再到后来的大规模“三线建设”,举全国之力投入工业化建设,使中国历史上首次拥有了在世界上比较独特、相对完整的工业体系,艰难地补上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功课。

1978年,全国首家“三来一补”企业太平手袋厂落户东莞。图为位于虎门镇的厂房生产车间。(图源:香港文汇网)

1978年,全国首家“三来一补”企业太平手袋厂落户东莞。图为位于虎门镇的厂房生产车间。(图源:香港文汇网)

中国制造真正驶入发展快车道并融入全球化分工体系始于改革开放初期。彼时,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掀起一轮“去工业化”浪潮,而中国大力实施改革开放政策,打开国门让境外资本、装备、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与国内相对丰富的劳动力、土地与自然资源结合起来,以中外合资、外商独资、“三来一补”以及代工生产等多种方式,迅速在沿海地区形成大规模制造产能和产业集群。

与此同时,国内民营工业也随之异军突起。特别是2002年加入世贸组织以后,中国适应国际贸易规则空前加大改革开放力度,不断优化投融资和营商环境,吸引全球跨国巨头纷纷落户中国,促成中国迅速成为“世界工厂”,中国制造行销全球。中国于2009年成为全球第一大出口国;继之于2010年又成为全球第一大制造国。按照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的数据,中国是全球唯一拥有全部制造业门类的国家,22个制造业大类行业的增加值均居世界前列;世界500种主要工业品种,目前有220多种产品产量位居全球第一。

2023年3月20日,在位于广州的广汽传祺智慧工厂总装车间,机器人手臂在安装汽车玻璃。(图源:新华社)

2023年3月20日,在位于广州的广汽传祺智慧工厂总装车间,机器人手臂在安装汽车玻璃。(图源:新华社)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制造不仅实现了数量扩张,而且在质量上也有了显著提升。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和产业转型升级步伐的加快,中国制造所涵载的产品、技术、装备、品牌、结构与效益得到优化或升级,不断向价值链的中高端攀升,高质量发展的态势逐步显现。特别是一批“国之重器”“国家名片”的闪亮面世,壮大了中国制造的科技优势和产业优势。

对于全球消费者来说,中国制造的消费品不再是“低端”“低廉”的代名词,质优价廉、高性价比成为中国产品新的口碑。可以说,至此中国已经拥有全球范围内产业门类最为齐全、独立完整性强、产业配套性好且价值链地位不断攀升的工业体系。


制造大国地位无可替代

2024年巴黎奥运会80%的奥运会吉祥物“弗里吉”是中国制造。图为6月27日,小顾客们在选购“弗里热”周边纪念品。(图源:新华社)

2024年巴黎奥运会80%的奥运会吉祥物“弗里吉”是中国制造。图为6月27日,小顾客们在选购“弗里热”周边纪念品。(图源:新华社)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面临重新布局,国际贸易竞争更趋激烈,中国制造能否经受考验?工业和信息化部2024年初公布的数据给出了答案:工业经济在波动中实现稳步恢复,中国制造业总体规模连续14年保持全球第一。

制造大国得来不易,中国制造仅用70多年就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的工业化历程。大而全是中国制造独有的优势。中国制造不仅体量大,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近30%,也是全球产业门类最齐全、产业体系最完整的制造业。曾有外国网友发起“24小时不用中国制造”的挑战,结论是“活不下去”,因为从身上穿的衣服到所用的手机都来自中国制造。

规模优势驱动大者愈大。有些人认为,既然大而不强,大就没有意义。殊不知,规模优势会形成良性循环,不断巩固制造大国地位。比如,同样一个产品,在中国由于原材料充足、零部件可就近配套等,能实现大规模、高效率、高质量、低成本生产。制造业有了规模,其核心竞争力中生产效率的优势就有了重要基础,能通过产业配套优势、产业规模优势等大幅降低成本。

大为强奠定了坚实基础。规模大、门类齐全,才能确保制造业韧性强、回旋空间大、抗风险能力强,这也是中国制造由大变强的重要优势。规模大,还能为制造业技术进步提供更多资金、人才和应用场景,推动制造业加快技术研发投入,提升产品研发设计、高端生产装备、先进工艺设计、先进基础材料水平,实现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转型。

大为新提供了更多空间。传统产业在制造业中占比80%,老树也能发新芽,不少新产业正是传统产业运用新技术改造升级而来的,比如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在现有制造业基础上,不断延链补链强链,或通过数字赋能等方式,能衍生出新应用、新业态、新模式。

2024年1月3日,在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中国中车为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研制的轻轨列车投入商业运营,这是中国制造的轻轨列车首次服务墨西哥城公共交通系统。(图源:新华社)

2024年1月3日,在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中国中车为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研制的轻轨列车投入商业运营,这是中国制造的轻轨列车首次服务墨西哥城公共交通系统。(图源:新华社)

中国在制造业领域取得的一系列亮眼成绩,成为各大外媒关注的焦点。阿根廷《号角报》网站此前刊文称,“中国这个亚洲巨人的工业逻辑正在发生这样的转变:从中国制造升级为中国创造。”

“全球供应链要降低对中国的依赖既非易事,也不现实。”印度Mint新闻网指出,过去数十年,中国以其精心建设的基础设施和完备的工业供应链条满足了全球制造商。就目前而言,仍然没有哪个国家能够建立覆盖如此广泛行业的复杂制造网络。

“中国将从世界工厂发展成智能制造强国。一些相关学科和研究的发展尤其迅速,中国制造业的升级还将继续。”欧洲工具和模具制造网ETMM文章说出了世界对中国制造业前景的信心。


(资料来源:央视新闻、人民日报海外版、经济日报、工人日报)


责任编辑:姚思寒
热门评论
大陆新闻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