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宅、店铺、祖祠……在闽西,一座座红色交通站遗址串点成线,构成了当年“中央红色交通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见证了当年这条特殊战线上的风雨沧桑。
1930年,在周恩来同志积极筹划下,中共中央同各地红军、苏区之间的交通联系建立起来。其中,从上海至中央苏区的秘密交通线,辗转3000多公里,水陆并用,输送大批干部和苏区紧缺物资,为中央苏区建设和反“围剿”斗争作出了重要贡献。后来,这条交通线被人们称为“中央红色交通线”。
现今,福建省龙岩市共有59处“中央红色交通线”旧址得以修缮,串联起包括“八闽第一站”伯公凹、西溪赤寨会议旧址等在内的闽西红色交通线,成为当地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前不久,我前往闽西,行走在这条红色交通线上,重温那段可歌可泣的革命斗争史,心中升腾起对革命前辈的无限景仰。
上杭县太拔镇院田村,是一个有着7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有20多座古民居。其中的“爱吾庐”,是当年红色交通线上的一个交通站。“努力扩红”“支持红军打胜仗”……如今,在这座民居的大门上和二楼房间里,还留存着数十条红军标语,向人们诉说着那段难忘岁月。上杭县文物保护中心的同志介绍:当年这个村,是远近闻名的红色村;村里的很多家庭,不仅为红色交通员打掩护、传信息,还把自己的子弟送去当红军。
在上杭县溪口镇坑口村,有一座名为“挹春堂”的清代古民居,也曾经是一座红色交通站。屋外的泥土围墙边,一盆种植在“鸡公碗”中的午时花开得正艳。当年,这个“鸡公碗”还有独特作用——联络暗语。如果碗在,说明安全;如果不在,则说明有情况。屋子的主人吴七利,当年就是一位交通员。她家是开造纸铺子的,运送原料、购买纸张的人多且杂,不易引起敌人怀疑。当年,村民运送作为造纸原料的竹子时,就把情报或运往苏区的盐巴、药品等物资藏在竹筒里,再盖上石灰作掩护。
吴七利的曾孙张亮福介绍,当年挑选交通员的条件很严格,除了政治坚定、机智灵活外,还要记忆力强;他的曾祖母吴七利符合上述条件,工作从未出过差错。
交通站除了位置隐蔽,还往往内藏“机关”。红色交通线在闽境内的最后一站,设在长汀县古城镇中街路37号,是一家名为“永源祥”的杂货店。这家杂货店,从外表上看,与别家的杂货店没有多大差别;但我们现在进入店里面,就会发现店内前后共有6扇门。店主人余必胜说:爷爷余景年是红色交通员,曾对家人讲,如果有人先摸门板上的门洞,发出有规律的声音,再敲门三下,即可开门;否则,绝不能随便开门。
现在想来,这叩门声应该就是“接头暗号”;屋内的6扇门,是遇到紧急情况时,为确保交通员随时撤离而设置的。在离开店铺时,余必胜还说:“当年家里来过许多‘客人’,只有爷爷才能与他们接触。爷爷从未向家人透露半点信息。一切都是为了革命胜利。后来,爷爷为我取了这个名字。”
在客家地区,“伯公”是当地人对土地公的尊称,“伯公灯”常被客家人供奉在伯公庙里。在闽西红色交通线上,“伯公灯”有时就是信号灯。如果村里遇到险情,村民就会设法吹灭“伯公灯”。交通员看到灯不亮,就会先让被护送的同志退回山上隐藏;待灯被重新点亮时,再带着他们进村。“伯公灯”又是“引路灯”——“客人”看到它闪耀在茫茫夜幕中,就仿佛看到了希望,代表着可以很快到“家”了……
在那段艰苦乃至残酷的岁月里,龙岩市城郊镇伯公凹村的红色交通员担负着传送情报、运输物资、护送干部等任务。不足30人的伯公凹,先后有10多人为革命献出宝贵的生命,其中包括邹作仁“一门七英烈”……
当年,周恩来同志从上海秘密前往中央苏区,曾住在伯公凹的邹家。他得知邹家房子不久前被敌人烧毁后,拿出三块银元交给邹家媳妇赖三妹,让她贴补家用。事后,赖三妹得知那天的“客人”是周恩来,便把这三块银元珍藏起来。如今,邹家后代将这三块银元无偿捐赠给了龙岩市永定区博物馆。
闽西红色交通线,从1930年建立到1934年中央红军战略转移,从未中断。革命群众用鲜血和生命的代价,掩护了200多位干部安全转移到中央苏区,运送6000多担物资,传递大量情报,被称为“摧不垮、打不掉的地下航线”。
今天,重走这条红色交通线,亲身体验穿密林、对暗号、传情报的过程,对革命先辈机智勇敢的事迹更加敬佩。这条红色交通线,蜿蜒在闽西的崇山峻岭中,也延伸铺展在我的心中。
文章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责任编辑:黄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