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简体

中国社会主义“走的是全新的道路” ——读〔德〕埃贡·克伦茨《我看中国新时代》

华夏经纬网 > 评论 > 经纬观察      2024-09-26 15:35:34

埃贡·克伦茨是原德国统一社会党总书记和民主德国国务委员会主席。1989年,克伦茨率团访问中国,参与推动民主德国和中国关系正常化的工作,与中国结下了“破冰”之缘。此后,克伦茨多次到访中国,亲眼目睹了中国取得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进步。他长期关注和支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一直致力于通过各种渠道向世界展现真实的中国形象。

《我看中国新时代》一书主要讲述了克伦茨5次访华期间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悟。他在书中赞扬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各个领域取得的伟大成就,将中国的发展模式与世界其他国家进行对比,深刻反思了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的兴衰成败。

中国人民的生活发生了“一系列积极的改善”

1989年10月,克伦茨代表民主德国访问中国。在北京,他看到“许多人还穿着款式、色彩单一的服装”,马路上还“没有多少汽车”。而在此之后,克伦茨的每次中国之行都让他感受到中国正在“强劲”发展,中国人民的生活发生了“一系列积极的改善”。他指出,短短几十年内,中国在政治、经济和社会上取得的成就非常惊人,“到处都是住宅大楼、社会设施,其基础设施建设不能不让参观者对中国人的巨大成就肃然起敬”。

党的十九大召开时,克伦茨正接受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邀请在京访问,这让他有机会更深入地观察中国的真实情况。他说,大会的报告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特别是报告中提到的“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的宣言。他在书中感叹:“这个国家在最近的历史上还曾经处于赤贫状态”,仅靠这一客观、质朴的宣言就“坚定地展示了人道主义,展示了这个国家为争取实现人权而作出的努力”。他经常问中国人如何解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概念,虽然每个人有着不同的答案,“但在我看来最贴切的答案是:中国的社会主义意味着所有人都能够更好地生活”。

克伦茨认为,不少西方国家和媒体总是从自己的政治立场出发,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贴上各种带有“政治偏见”的标签。他在书中提醒西方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将“以人民为中心”作为制定政策出发点的执政党,“与那些基本上不关心穷人究竟栖身在洞穴里还是流浪在马路上的资本主义国家不同,中国领导人不仅了解民众的疾苦,而且下大力气改变这种现状”。因此,对于中国的未来,“我们充满期待”。

“他们走的是全新的道路”

克伦茨在访问中国时曾讨论过一个核心问题:“究竟哪一种社会主义模式适合中国的特殊条件。”他在书中指出,中国坚持“共同建设,共同受益”,给出了如今已经闻名世界的答案,那就是“继续走社会主义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他说,从那时起,中国只用几十年的时间便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发展历程,“国家进步显而易见,发展的速度令人惊叹”。

然而,面对中国的快速发展,一些西方国家和媒体却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存在根本性的误解,怀疑“中国事业并非真正的社会主义”,克伦茨认为这种偏见“源自无知、源自主流媒体提供的扭曲中国形象的画面”。他指出,一些西方人仍“拘泥于数十年前表述的所谓普遍适用的社会主义革命规律性”,但中国的社会主义没有受到这种观念的束缚,“为了实现初衷,他们走的是全新的道路”。

克伦茨进一步通过回顾民主德国沦亡的历史来论证中国发展道路的正确性。他在书中指出,民主德国及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之所以失败,就在于他们始终固化于“一种以苏联为主导的社会主义模式”,“因此患了‘贫血症’,失去了生命力”。相反,中国清醒地从历史中吸取教训,没有“照本宣科”,而是按照“其改革开放政策清晰地定义了社会主义发展目标”。他对此总结道:“外来的体制不应机械地移植到其他国家或者中国。国家的特点决定国家的发展。”

“中国给予社会主义思想以新的鼓舞”

东欧剧变之后,克伦茨一直在反思本国道路的错误及思考社会主义的未来。他说,东欧剧变后,西方人迫不及待断言,“社会政治大变革已经定局、资本主义已经最终统治整个世界、马克思主义已经死亡、社会主义已被最终战胜”。但令他欣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巨大发展成就有力证明了“资本主义并不是历史的最终主宰者”,“现实存在过的社会主义的历史,并未因为1991年苏联被击垮和欧洲社会主义的沦亡而终结”。

克伦茨认为,凡是真正想要社会主义的人,都绕不开中国人民的经验。苏联及其他国家因为背离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理论,使“符合时代要求的那句口号‘夺取社会主义胜利’,演变成一种幻觉”。结果是,包括他所在的统一社会党,都在“半道上被抛出了轨道!”因此,当看到“中国领导层仍然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毫不动摇将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指南并不断丰富发展时,他表示:中国共产党经受住了考验,“中国给予社会主义思想以新的鼓舞”。

克伦茨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世界发展作出巨大贡献,具有重要的世界意义。在他看来,“社会主义必须积极参与世界经济,从而参与国际分工,进而在生产和科技领域中迅速进步,使之有利于人民福祉”。在这方面,中国发挥了引领示范作用。他在书中指出,“中国一个国家就解决了全世界70%的脱贫指标”,这是人类史上最伟大的成就。因此,他认为,“中国可能成为教科书,吸引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其他国家进行思考,究竟应该怎样塑造本国的今日和未来”。

《我看中国新时代》整书篇幅不长,但展现着克伦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心和美好期盼,他以全球视野真实反映中国在新时代的变化,打破了西方国家对中国的传统偏见和误解,为国际社会提供了一个了解中国新时代发展的窗口。

文章来源:学习时报
责任编辑:邱梦颖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