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简体

陈云的粮食安全思想和主张

华夏经纬网 > 评论 > 经纬观察      2024-10-18 14:16:36

  新中国成立后,主管财政经济工作的陈云高度重视粮食工作,形成了一系列有关粮食安全的思想,显示出战略家的远见卓识,对于今天保障粮食安全、提高粮食安全治理能力仍然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全党重视粮食工作”

  对于一个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粮食问题至关重要。作为国家经济工作的主要领导者,陈云历来重视粮食工作,提出“粮食问题已成为农村工作和农业生产的中心问题”,要求“全党重视粮食工作”。

  陈云十分注重从农业生产的重要地位强调粮食安全的重要性。他提出“粮食问题也就是农业问题,是一个最大的问题”,认为重视粮食工作就必须重视农业生产,农业生产不仅是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而且是保证工业发展和全部经济计划完成的基本条件。1955年3月,他在《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报告》中客观分析农业生产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用农产品作原料的工业产品又占目前国家工业总产值的百分之五十以上,而且进口工业设备和建设器材所需要的外汇,绝大部分也是农产品出口换来的。因此,发展农业是保证工业发展和全部经济计划完成的基本条件。”

  另外,陈云从民生的角度强调粮食安全的重要性,提出“改善生活,吃还是第一位”,在“吃的方面,先粮食后副食品”,把解决人民吃饭问题当作首要责任,予以高度重视。早在1949年8月上海财经会议上,陈云就指出,“现在是我们管理国家,人民有无饭吃就成了我们的责任”。1956年11月,他在商业部扩大的部务会议上作出具体部署,要求商业部必须高度重视解决人民吃饭问题。他站在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高度强调粮食安全的重要性,要求必须保障人民吃饭问题。

  陈云还从政治方面强调粮食安全的重要性。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陈云在党的七届三中全会上立足国情提出实现国家政治上和经济上的稳定必须首先解决粮食问题。1957年9月,陈云在全国粮食工作会议上针对全国粮食供给紧张的情况进一步强调“粮食工作是一项关系全国人民切身利益的重要的工作”。他指出,粮食是稳定市场、保证建设的最重要的物资,市场是否稳定取决于粮食局势和粮食价格是否稳定。如果市场物价不稳定,国家建设就无法进行。因此,“粮食工作极为重要,它决不仅仅是一项单纯的经济工作,而且也是一项重大的政治工作”。1985年9月,陈云再次强调,“十亿人口吃饭穿衣,是我国一大经济问题,也是一大政治问题。”粮食安全事关政治稳定、国家安危,陈云一再提醒全党必须高度重视粮食安全。

  “没有粮食是最危险的”

  陈云领导解决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几次粮食危机,深刻了解粮食储备对于粮食安全的重要意义。他提出“没有粮食是最危险的”,强调“国家必须有一定的粮食储备,没有粮食储备的情形是很危险的”。

  一方面,陈云高度关注中国粮食安全形势。新中国成立后,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对农业生产尤其是粮食生产提出了更高要求。但是,我国人多地少、粮食生产率不高,再加上自然灾害的影响,粮食缺口增大,粮食紧张问题突出,成为经济建设的制约因素。对此,陈云始终保持着清醒的认识,随时关注国家粮食安全形势,居安思危谋划粮食安全。1955年2月,陈云在全国财经会议上指出“粮食形势从现在开始起,至少还要紧张十年”,客观分析粮食紧张对农业农村工作的不利影响,进一步强调粮食安全的重要意义。1959年4月,陈云在给中央财经小组各同志的信中再次提醒,“我国粮食问题还没有过关。粮食定,天下定;粮食紧,市场紧。”1961年1月,陈云在中共八届九中全会上明确指出:“现在,粮食供应是紧张的”,从三个方面详细分析了粮食供应紧张的原因,并提出必须集中力量加强农业战线,按照农、轻、重的次序来安排经济生活。

  另一方面,陈云强调粮食储备对于粮食安全乃至国家安全的重要意义。他客观分析中国在粮食储备方面的缺口,指出“我们没有任何粮食储备,这种情况是非常危险的”。1951年5月,陈云在第一次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提出储粮备荒备战的思想:“我常常想,我们在粮食方面要做一点保险工作”“为了应付水旱灾害,要注意储备粮食”。1961年5月,他在外贸专业会议上进一步强调,“没有粮食是最危险的”,从外贸工作的角度强调粮食储备对于粮食安全乃至国家安全的战略意义。

  “用什么办法使农业增产呢?”

  陈云不仅高度重视粮食安全,而且注重探索保障粮食安全的办法,提出“用什么办法使农业增产呢?”这一重大命题,参与制定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保障了粮食安全,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顺利进行夯实了基础。

  陈云主张,确保粮食安全必须坚持自力更生的原则,立足国内、辅以进口。在应对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几次粮食危机中,陈云曾提出进口粮食缓解国内粮食紧张状况。但是,他也清醒地认识到确保粮食安全最根本的还是要立足国内、自力更生。1953年11月,他在给中央的报告中指出,解决城市食油供应紧张的问题,最根本的还是要立足国内,扩大播种面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增加农业生产。1961年11月,陈云在中共各中央局第一书记会议上提出,“在粮食问题上,应该有这样的目标:一是要过得下去,二是不依靠外国。”他强调解决粮食问题要以粮食自给为立足点,进口粮食只是临时性办法,不能过于依赖。

  陈云从人多地少这一基本国情出发,提出保护增加耕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等粮食增产办法,保障粮食安全。1961年9月,陈云主持中央工业支援农业小组会议时提出,“解决吃饭问题,一是开荒,二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一方面,他认为耕地不足是导致粮食困难的重要原因,提出保护增加耕地以保障粮食供给,明确提出“开垦宜于耕种的荒地,是农业增产一种重要的办法”。1962年2月,陈云进一步分析由于水利、工业、交通的基本建设占用的耕地的大量增加而导致粮食耕种面积的大量减少,从而引起粮食产量减少,并提出保护耕地、开垦荒地以增加粮食产量。另一方面,他认为要立足于人多地少这一基本国情,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实现粮食增产。1957年9月党的八届三中全会上,陈云分析对比了我国和苏联、美国、德国、日本等国的基本国情及农业生产方式,指出增产要靠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办法。实际上,陈云此时关于农业发展的考虑已经蕴含了转变农业生产增长方式、走高质量农业发展道路的思想,预见性地指出了中国农业发展的正确方向。

  陈云勇于破旧立新,与时俱进地探索实现农业增产、保障粮食安全的办法。20世纪60年代初,陈云提出把调整农村政策、放宽农民自由作为解决粮食紧张问题的基础性对策,开始探索农业包产到户的做法,成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尤其是农村改革的重要思想源头。


文章来源:学习时报
责任编辑:黄杨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