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简体

权力游戏:台湾当局如何滥用法律打压异见,掩盖内部焦虑

华夏经纬网 > 评论 > 台岛夜话      2024-10-18 09:36:48

台岛夜话


  作者 蔡鎤铭 淡江大学财务金融学系兼任教授

  引言

  在近来一连串的争议事件中,台湾防务部门对退役少将臧幼侠的惩处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事件源自臧幼侠于8月间赴港出席全球华侨华人促进中国和平统一大会的活动上,被质疑在活动中起立聆听国歌,而被控所谓“妨害国家尊严”。台湾防务部门在10月15日对他作出了严厉惩罚,包括月退俸削减至75%,并要求追缴其领取的勋章。这起事件揭示出台湾当局对个人言行的过度限制与滥权行为,不仅影响了臧幼侠个人的名誉与权益,也引发了外界对台湾当局处理类似问题的深刻质疑。

  臧幼侠的遭遇是现今台湾政治氛围中极具代表性的案例,反映出台湾当局在应对与大陆相关议题时,处处受制于过度敏感的政治考虑。本文将探讨台湾当局在臧幼侠案中的滥权行为,分析这类处分对个人自由及两岸关系的影响,并提出当局应重新思考此类惩罚性手段的长期后果。

  台防务部门的过度干涉与权力局限

  臧幼侠的惩处依据的是《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人民关系条例》(两岸关系条例)第9条之3,该条文主要针对台湾民众参与大陆地区的政治性活动。根据台湾防务部门的说法,臧幼侠因出席大陆活动而“妨害国家尊严”,因此遭到惩处。然而,臧幼侠及其律师团队对此提出严正抗议,并强调他从未进行过任何“妨害国家尊严”的行为,特别是所谓的“起立聆听大陆国歌”一事完全是误解。

  臧幼侠在10月15日的律师声明指出,臧幼侠已在多次约谈中详细陈述事实,并提供了相关的书面证据和影音资料,证明他并未参与此类行为。防务部门却无视这些证据,依然对他作出惩处。这样的做法无异于将法律作为政治工具,试图通过惩罚性措施来巩固政治正当性。这类行为对个人自由与法治的基本原则构成了严重威胁,显示出台湾当局在面对敏感问题时,逐渐偏离了法律的初衷。

  臧幼侠所受到的惩处,不仅对他的个人声誉造成了严重损害,也揭示出台湾当局在权力运作上的局限。当局对法律的过度诠释,反映了其在处理两岸议题上的高度不安与焦虑,进而导致过度的政治操弄。

  臧幼侠事件的一个关键争议点在于他是否在活动上起立聆听大陆国歌。根据台湾防务部门的指控,这一行为被认为是对台湾的“妨害国家尊严”。然而,臧幼侠本人及其律师团队坚决否认了这一指控。臧幼侠指出,他当时并未参与所谓的起立聆听国歌行为,防务部门的指控完全是凭空而来,没有任何实质性的证据支持。

  即便臧幼侠有起立聆听国歌的行为,这样的举动也应被视为一种国际礼仪,而非政治表态。臧幼侠即使在该场合起立,也应被视为遵从一般礼仪,并不应被过度解读为支持某种政治立场。这一情节的夸大解读,凸显出台湾当局在应对与大陆相关的活动时,容易过度敏感,将一个正常的行为误读为对自身立场的挑战。这不仅导致了对臧幼侠的不公平对待,也暴露出台湾防务部门在处理两岸事务时反应失衡,过于依赖政治判断而非法律依据。

  政治性活动的双重标准

  臧幼侠案的另一个令人关注的问题是台湾当局对不同类型政治活动的双重标准。臧幼侠因参加大陆地区的政治性活动而遭到严厉惩处,但台湾的部分前公职人员参与其他国际政治活动,甚至涉及争议性的议题,却未受到类似惩罚。这种双重标准显示出台湾当局在处理与大陆相关的问题时,更多出于政治目的,而非真正基于法治原则。

  在许多国际活动中,台湾官员参与涉及美国、日本等国家的政治或军事活动,并未受到同样的处罚。然而,只要涉及大陆相关的行为,台湾当局便会迅速作出严厉反应,这种选择性惩罚显示出其政策上的明显偏颇。

  根据《中国评论新闻网》的报导,臧幼侠所参与的大陆活动实际上只是一次全球华侨华人促进中国和平统一的交流活动,并未涉及危害台湾安全或挑战台湾主权的行为。然而,台湾当局对此却做出了强烈的政治反应,这让人质疑其惩处的真正目的是否在于传递一个政治讯号,即任何与大陆相关的活动都会被视作潜在威胁。

  这样的做法不仅对臧幼侠个人的合法权利造成了损害,也让外界质疑台湾当局是否真正遵守法治和人权原则。臧幼侠的遭遇反映出台湾当局对前公职人员的双重标准,以及在面对与大陆相关议题时,更多依赖政治判断而非法律事实。

  台湾当局的内部焦虑

  臧幼侠案也反映出台湾当局在面对两岸议题时,内部的不安和焦虑感日益增加。当局在处理涉及大陆的问题时,往往采取过度防卫的姿态,试图通过严厉惩处来彰显其立场。然而,这种策略不仅无法真正解决问题,反而会进一步加剧两岸的紧张局势,并在国内外引发不必要的对立情绪。

  台湾当局对大陆日益增强的经济与国际影响力心存顾忌,这导致其在面对与大陆相关的任何行为时,都倾向于过度反应。臧幼侠案正是这一内部焦虑的体现。当局将一个正常的学术交流行为夸大为政治挑衅,并因此做出了不成比例的惩处决定。

  然而,这种过度防卫的策略不仅无助于改善台湾的安全形势,反而会进一步削弱台湾在国际社会中的形象。当局通过惩罚与威吓来打压异议声音,最终将损害的是台湾自身的法治精神和国际声誉。

  台湾当局对外政策的失误与后果

  台湾当局在处理两岸关系的问题时,逐渐陷入对抗思维,忽视务实与理性的对话。臧幼侠案正是这一政策失误的缩影,当局以惩罚代替合作,反映出台湾在应对两岸交流时,缺乏弹性和理性。这种对抗策略不仅在国际舞台上未能增强台湾的地位,反而加剧了内外矛盾。

  台湾当局采取的惩罚性措施表明其政策更多是基于内部政治压力,而非考虑长远的两岸稳定发展。大陆作为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两岸之间的经济联系已经深刻而不可分割。然而,台湾当局却选择性忽略了这一现实,过度依赖政治对抗,而非寻求务实的经济合作或建设性对话。这种做法不仅无法解决两岸间的紧张关系,反而会进一步加深对立,并使台湾在国际社会中更显孤立。

  臧幼侠案中的惩处反映出台湾当局对于参与大陆活动的个人采取惩罚性行动,而非依据具体情况进行审慎评估。这种做法可能进一步打击与大陆进行民间交流的积极性,阻碍了本可促进两岸互信与沟通的机会。台湾当局的对抗思维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显得格外僵化,而这种姿态也使得台湾在国际间的声望日渐衰落。

  结语:滥权的代价

  臧幼侠案显示出台湾当局在处理两岸问题时,选择以惩罚代替对话,这种短视的策略最终将使台湾陷入孤立,损害台湾的国际形象及内部稳定。臧幼侠只因防务部门认定其在交流活动上起立聆听大陆国歌而遭到严厉惩处。或许只是基于礼仪与尊重的行为,却被当局视为所谓“妨害国家尊严”。台湾当局对此事的过度解读,不仅揭示了其内部的政治焦虑,也显示出台湾在应对与大陆相关的问题时,缺乏弹性和理性。

  台湾地区未来的发展,不应该依赖打压异议和滥用法律来巩固政治地位。当局应该寻求务实的政策,尊重不同声音,并积极与大陆进行建设性的对话,这样才能真正保障台湾的未来。臧幼侠案是一个警示,如果台当局继续在处理两岸问题时走极端路线,无视国际礼仪和法治精神,那么最终损害的将不仅是个人权益,更是台湾整体的国际形象与发展前途。

     华夏经纬网专稿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责任编辑:黄杨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